加载中…
  
博文
标签:

人本

心理学

心理学课程

个人成长

教育

分类: 课程广告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发展“新人本整合心理学”,为了令感兴趣以及终至参加新人本整合心理学课程学习的人员形成更有组织和层次的学习网络,新人本整合心理学属下的Q群现拟进行整顿和重组。整顿措施如下:

 

  1)原有的“新人本心理学大厅群”和“新人本心理学A群”将合并为一个群,统称“新人本整合心理学大厅群”(

标签:

个人成长

人本主义治疗

教育

情感

健康

分类: 心理治疗理论

9型人格理论目前已经在国内广为流传,各种课程和书籍充斥市场蔚为壮观。然而它们的流行领域多为企业管理和企业人士中,主流心理学界则很少注目于它。就如灵修一样,一方面它已然成为一个热门领域,但是同时充满争议,为人诟病。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源于它是在一个古典传统智慧(宗教的(灵性的),哲学的), 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将其在商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的三者交汇点上。这种命运与超个人心理学不无相似之处。事实上,如果我们将9型人格理论定于为超越个人心理学的一部分的话,我们将能更容易看清它的优势,它的弱点和陷阱,以及种种复杂性。本文将深入探讨9型人格理论的渊源,借此澄清一些广为流传的谬误和吊诡之处,最后提出我们如何对待9型图和9型人格

标签:

情感

分类: 我的生活和记忆

新人本心理学祈祷词:

 

改自皮尔斯完型治疗祈祷词  韩岩

 

 

我做我的事,

你做你的事,

我活着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

你活着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

如果你足够好,

我们将相遇;

如果你不够好,

我就完蛋;

这是小猫咪和猫咪妈的相遇。

 

标签:

情感

        

    新人本主义(neohumanistic)心理咨询, 原语出罗杰斯之后以人为中心学派阵营内衍生发展出的众多新支派予以自己的描述。在这里,它指的是生长于中国,受训于澳大利亚的华人心理学家韩岩,整合西方心理治疗各流派精华(如人本主义情感聚焦疗法,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建构主义发展观,认知治疗,存在思想,超个人心理学思想等),以及自己归国后针对国内受众大量工作经验基础上而发展出的一套整合的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咨询思路。

 

    而新人本整合心理咨询课程目前分为一级系列,二级系列。一级系列课程名称为:“关系和觉知”;它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为三天工作坊。

 

    新人本整合心理咨询基础工作坊为其第一单元。

 

    

标签:

讲座

爱情

亲密

成长

婚姻

情感

分类: 爱,婚姻和性

    明天上午9点半(7月7日),我将在福建省图书馆做一场关于什么是心灵成长的讲座。关于心灵成长这个词,歧义甚多,我将从一个综合发展心理学和世界智慧传统的成长阶段论的角度来谈它。不过大约听众热点不会在这,这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讲座,(当然也不是没有理论和研究支持的个人经验发挥),它将以《山楂树》作者艾米的另一部小说“其实我是爱你的”为原料,呈现心灵成长阶段理论在剖析复杂问题上的妙用。

 

    聚焦的问题领域是亲密关系,但是它和市面上流行的许多婚姻教导不同点有以下几个关键:

 

   1)亲密不恒等于婚姻,也不恒等于浪漫爱情。一千个人,就有一千条情爱的道路。

 

   2)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和简单方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直通生命中核心梦想和恐惧的挑战。我提供的是地图的分析,当不同或相同心灵发展层次的人在一起发展亲密关系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戏剧?但愿这地图分析可助你探索自己的道路。

   

 

 

郑薇:“我现在知道了,我们爱一个人,就要像爱祖国,山川。孝正你知道吗,我们为什么怀念青春和爱,因为那里有个无畏无边宽广的我的延伸,就像蓝天一样。相反的,是我们的恐惧害怕受伤而引起的收缩,我们建造起盔甲和外套。你的楼其实是这山,这水,它不会有差错。”

 

陈孝正写的一首诗:

 

“我后来去了美国
娶了个日本的妻子
但没有生下混血的子女
离婚,回国
我的人生不是一个设计精确的大楼
坍塌了,我可以从头再来
我爱我所爱
做我所爱
我的人生其实是一个诗意的人生
只有智勇者才能理解这种美丽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阮菀:“青春不朽,致死方休;未入涅槃,下辈再来”。

 

标签:

健康

    应福建地区之外学员的需求,“个案研究法学习和个案督导网络班”现面向全国扩招。该班只向福建地区之外的学员开放。福建地区学员请注意我的另一个福建班的广告。本课程是以个案研究和个案督导为核心的课程,不同于理论主导或个人成长主导的课程,请申请者注意。

 

 

 

课程设计理念

 

    心理咨询师在其职业发展道路上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有些教条地抱着理论对个案进行分析,其描述语言充斥固有理论的术语和想象;另一个极端是不要理论,排斥理论思维,以难以言说的本能经验方式工作。这样两个极端都匮乏一种科学的精神:即在经验材料和理论架构之间严密系统地来回循环,检验理论,发展理论,提高心理咨询疗效。

 

标签:

罗杰斯

以人为中心治疗

人本治疗治疗学派

共情

心理咨询师培训

分类: 心理治疗理论

    1987年,罗杰斯去世,如今已经是2013年。30年已经过去了,国际上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治疗学派有了哪些发展呢?以下这篇米克·库柏的文章很好地描述了一些它的当代发展轮廓,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加深国内读者对于人本治疗学派精细深入的理解,而不再局限在人本治疗几个著名的概念和玄奥的精神。

 

 

标签:

情感

分类: 心理治疗理论

   人们时常会根据以下阵营划分进行争论,比如佛教对基督教,心理治疗对宗教,信教对非信教,东方对西方。似乎这成了理所当然的划线标准。

 

  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假说,看是否能有助益人们将思索推向未知的边缘。

 

  这个假说框架是如此:

 

  以垂直水平两轴划分,纵轴向上依次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或叫超现代以区分于某些后现代)。横轴则是如佛教,基督教,心理治疗流派,心理学等。

 

  于是结果就出现这样:我们可以有前现代的佛教,现代的佛教,超现代的佛教。同样,心理学也如是,可以有前现代的心理学,现代的心理学,超现代的心理学。

 

 好,说了框架,具体如何放入实例?这样地放入实例,是否对你更深入的思考区分有用处,这里我只留给读者自己去得出结论。而我只想先放几个实例,来体现这样一个框架对我思考的助益。

 

 谁是前现代的佛教,据我观察,由台湾去澳洲后来在大陆传播最广的净空法师传播的那一系净土,加上提倡学习弟子规,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后现

标签:

情感

分类: 社会文化评论

   每当我听到人们指称一些现象属于东西文化之别时,对于我这个在海外受教育并且生活了20年的人来说,实在深不以为然。

 

  说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去问他的母亲和婆婆(他的母亲和婆婆结婚了快50年了),“你们夫妇关系中是如何互相交流的?” 婆婆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关系’,只是在你们这一代人这里,才花这么多时间去谈论‘关系’。”而年轻人的母亲则回答他:“我们关系所遵守的规则是:‘不要把生气带到床上!’那要伤身的”。

 

   这个年轻人是70年代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阅读这个故事,你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变迁和进化吗?

 

   回国后我发觉一件有点奇怪的事,似乎人们很少再用“现代性”这个词语去思考问题,我们看见“后现代”这个词语在心理咨询圈中有时颇为时髦。这是在说明在今天的中国,“现代性”已经过时呢?现在应该是“后现代”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