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凯心理
韩凯心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54
  • 关注人气: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投射

认同

神经症

解释

精神分析

杂谈

分类: 精神分析学理论

一. 理解为何要用运用投射性认同
   问题的设置与目的:谁在搞投射性认同?或说是人的什么在搞投射性认同?弄清楚这些,是处理投射性认同的前提。
   所谓的心理投射是移情背后的一种心理机制,在无意识中发生。一种主观的意象变成了客观的现实。
   投射性认同的临床运用,是以客体关系理论为核心的关系精神分析取向。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人及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这样说,是人的“内部关系”在搞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本是人自出生后就有的一种心理机制,大部分是正性的。心理治疗关注的是神经症的防御性投射认同。大家知道,神经症的痛

标签:

个案

f5

f8

焦点

改变

杂谈

分类: 心理师咨询技术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基本精神                                                      
 (一)、事出并非定有因 
     '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基本假设是指目前有一个明确的问题,而造成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
标签:

狄浦斯

吴江

gb2312

楷体

故事

杂谈

分类: 精神分析学理论

午夜精灵按:

   虽然一直没有好好学习过现象学、和叙事疗法。但根据我浅薄的理解,我知道我在我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就是故事的重构。我的工作就是一个听故事的人,每天都在我小小的治疗室里短短的一个个小时里上演着无数精彩纷呈的故事,看的故事多了连电影、电视都不是很感兴趣了。

   我是个随性的家伙,靠直觉混饭吃,脑神经并不十分发达。不会用专业名词说话,这篇文章引发了很多思考。文中绿色的字体均是我的联想和体会。

  “痛则不通,痛则不通”是我治疗以来最大的体会。看来看去,其实通与不通着实与事件本事实际是什么样的关联不大。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人身上一定演绎着不一样的结果,“钱”、“性”等等敏感的词汇放入每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都演绎出一幕不一样的故事。嘿嘿~真的是乐趣无穷的工作。

标签:

贝蒂

加州

奥利弗·史密斯

心理治疗师

装饰板

杂谈

分类: 成瘾问题

这些讨论让她无法再逃避面对死亡。她开始觉得很没有安全感,时刻惟恐自己受伤——无论是开车、骑自行车或过马路时,她不断想着死亡是多么无常:“死神可能在我最没有意料到的时候来临。”她父亲存了很多年的钱,计划全家到欧洲旅行,结果竟然在出发前不久罹患脑癌。她、我或者是任何人,随时都可能倒下——其他人如何承受这样的念头,我又是如何承受的?

这时我已决心要对贝蒂完全“用心”,尽可能不回避她的任何问题。我告诉她我也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死亡,但死亡的事实虽无法改变,面对死亡的态度却可以有很大的调整。依据我个人和专业上的经验,我相信对死亡恐惧最甚的人通常是自己觉得没有充分活过的人。简单地说:一个人愈是没有真正活过,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死亡的焦虑感便愈强烈。

我告诉贝蒂,我直觉认为她如果能更热烈地投入生命,对死亡的恐惧便会减轻——不是全部,但至少是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有一些死亡焦虑,这是拥有自觉的代价。)

有时候贝蒂愤怒地指责我不该迫使她想那些病态的事情:“何必去想死亡?面对死亡又不能做任何事情!”我试着让她理解,死亡的事实固然

标签:

健康

贝蒂

德州

青酱意大利面

诊疗室

杂谈

分类: 成瘾问题

那几个月非常辛苦。她厌恨一切,觉得活得太苦——讨厌的流质食物,踩脚踏车,难受的饥饿感,电视上可恨的麦当劳广告,还有那些香味,无所不在的香味:电影院的爆米花,保龄球场的披萨,购物中心的牛角面包,渔人码头的螃蟹。这世界上难道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香味的?

每一天都不开心,生活中没有一件事带给她快乐。饮食失调诊所减重班的其他成员都放弃了——但贝蒂坚持不懈。我对她愈来愈敬佩。

我也很爱吃。我常常一整天都在期待特别的一餐,当食欲来时,什么都无法阻止我去点心餐厅或冰淇淋摊。贝蒂继续苦战,我则开始有罪恶感——仿佛对她不诚实。每当我坐下来吃披萨或青酱意大利面或墨西哥青酱玉米卷饼或德国巧克力蛋糕冰淇淋,或吃着贝蒂喜欢的美食时,我都会想像。想到她拿着开瓶器准备用优体纤流质食物当作一餐时,我会禁不住一凛。有时候我会为她默默致意几秒钟。

刚好这段期间我的体重超过自己设定的上限,于是开始了三周的节食,主要方法是去除冰淇淋和薯条。我无法对贝蒂说我基于同情正和她携手节食,但那三周我更强烈地体会到她在体验着的被剥夺感。当她告诉我她哭着睡着时我听

标签:

贝蒂

加州

宋体

心理治疗师

治疗效果

杂谈

分类: 成瘾问题

世界顶尖网球选手为修正击球时的弱点会每天练习好几个小时;习禅的人会日复一日追求心灵的寂静;芭蕾舞者会不断追求完美的平衡;牧师则是在永远检视自己的良知。每一种职业都有一个可臻完美的领域,对心理治疗师而言,这个领域——这个永远学不完也毕不了业的自修课程——称为反移情。移情(transference)是指患者误将早年人际互动中产生的情感转而依附(移转)到治疗师身上,而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标签:

有性生殖

客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

边缘型人格障碍

假设

杂谈

分类: 精神分析学理论
哈尔滨市苏晓波私人心理诊所

摘 要  本文试图从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和适应的角度,探讨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并提出这样的假设:“施虐-受虐”是形成客体关系的第一步,施虐受虐关系,是客体关系的最原始模式,是爱的开始。施虐受虐是客体关系形成的贯穿始终的基本运动方式,客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进化史。施虐与受虐的进化,是一个施虐受虐的驯服过程,伴随着去性化、去攻击化与个性化。施虐与受虐的主要适应意义在于,使客体关系面临施虐受虐的选择压力,有利于淘汰不匹配的性配偶,从而不断形成势均力敌的、个性化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能量的、可以比较圆满地完成生存和生殖任务的配偶和个体。施虐与受虐的进化过程,受到所投注的能量,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能量的平衡和运动方向,决定着施虐受虐的发展或退行的阶段和时间。施虐与受虐的表现和运动形式,取决于主体和客体“容器”的能量效率。临床上出现的施虐受虐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力必多不足,导致的向客体关系的低级水平的退行和固着。所谓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施虐受虐,本质上是客体关系在施虐受虐进化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一个能量效率低的
标签:

依恋

宋体

活动基地

有效沟通

探索行为

杂谈

分类: 精神分析学理论

安全依恋、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上一篇的文章中列出的三种不同类别的依恋关系。后两种的不安全依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常常碰到,有的也会是两种不安全依恋的混合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