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傩戏”在百度词典的解释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演员戴木面具,多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动作表现请神驱邪、祈福及简单的战斗故事。
贵州傩戏历史久远、种类繁多且保存完整,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同时傩戏也是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贵州的傩戏按地域主要可分为德江的傩堂戏、安顺的地戏与威宁的撮泰吉三类。
德江傩堂戏:
德江县是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的“傩戏之乡”。 德江傩堂戏演出程序为为开坛、开洞、闭坛。开洞和闭坛为酬请神和送神,表示对祖先、神灵、先师的祈求与忠诚。开坛时要设置“香案”,挂上“三清图”和“司坛图”。演出时,演员要净手、焚化纸钱、燃放鞭炮、跪在坛前
标签:
杂谈 |
分类: 经济 |
匀酒和习酒商标之争(一)
贵州民族报记者 吴园园 发自贵州都匀、遵义
最近,习酒和匀酒为“商标”一事闹得不可开交,竟然还引发了习水、都匀两地人民的口水仗。在“我爱匀酒论坛”上,不断有网友推波助澜。
支持都匀的网友说:都匀的匀酒本来就是有多年历史的名酒,根本不需要借助习酒之名, 而且两种酒的读音和包装都有很大差别。对贵州酒业有点基本常识的人都应知道匀酒在贵州也是很有名气的酒。习酒的做法,是想打击一个新生酒业的诞生,毕竟酒业之间是存在竞争的,少一家,就会少一个竞争对手,于是,就拿商标的事堵匀酒的发展。
支持习水的网友说:习酒名声在外,现在弄个匀酒出来,还标榜自己是名牌,我都不明白在搞什么?商标不会是通过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化 |
《灵山》:高行健笔下的灵性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