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写作审美 |
分类: 文学·创意写作心得分享 |
近来整理早年做的读书笔记卡片,在原有分门别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归置,同时选择一些专题与读者谈议,今天的题目是:浅谈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创作与生活。
一、文学创作目的
早年阅读《高尔基选集》做了摘录,这位苏联时期的作家写道:“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美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的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
中国作家端木蕻良在1983年发表在《文汇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文学要总括人的未来,文学必然也是要引
标签:
文学意识流小说写作审美 |
分类: 文学·创意写作心得分享 |
“意识流”最初是西方现代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后来被东西方更广范围内的作家所采用。
“意识流”的称谓首见于心理学。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断的流水,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
在这种假说以及弗洛伊德的下意识学说和直观主义哲学的推动下,西方作家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特别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用这种手法写的小说被称为“意识流小说”。
标签:
文学写作诗歌 |
分类: 诗词新解**文史聊斋 |
什么是诗?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它饱和着丰富想象和感情。
作家刘白羽说,诗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
刘白羽指出,诗不是在诗人主观臆想中出现的,而是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磅礴的生活海洋中出现的,来源于对于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和理解。
英国浪漫主义散文家、文艺理论家赫士列特认为:“诗歌是幻想和感情的白热化。诗歌就其内容和形式来说,都是激情、想象相结合的自然的形象或感觉”。
俄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依赖于自身而伟大,他既不能依赖自己的痛苦,也不能依赖于自己的幸福。
别林斯基指出:“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只有渺小的诗人才由于自身和依赖自身而喜或忧,然而,也只有他们才去谛听自己小鸟般的歌唱”。
标签:
文学审美文化 |
分类: 文学·创意写作心得分享 |
文学欣赏就是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到欢欣愉悦。
美学家蔡仪认为,文学欣赏不只是一种感性活动,而是明显的有理性活动,并且随着欣赏的过程,认识得到深化,而认识愈深入,理性活动也愈起到主要作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还说:“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
实际上,每个文学欣赏者多有偏好,不可能全面具备品评一部作品的能力,因此,性情激昂的人看见激昂的文字就会击节赞赏,性情含蓄的人读到思路细密的文章就会不自觉地跟着文章的思路走,有些小聪明的人看见绮丽的文字就动心,爱好新奇的人听见怪异的是就非常有兴趣。凡是合自己口味的作品就称赞,不合口味的就没
标签:
文化文学写作自媒体文笔 |
分类: 文学·创意写作心得分享 |
看到自媒体作者提出写文章如何才能文笔优美的问题,曾撰文陈述己见,认为好的文章应以感情真挚而文辞质朴见长,并引用自己所尊崇的作家孙犁的话做例证:“朴实无华,而真情毕见。作者能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人物最复杂的心理。不失其真,不失其情。使人看到生活的精华和情感的奥秘”。
孙犁还这样写道:“文学艺术的主要标志,就是用最少的字,使你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情意和状态,返璞归真,给人以天然的感觉”。
作家孙犁图
无独有偶,翻书时读到英国哲学家、史学家休谟的一篇文章《谈谈写作的质朴与修饰》,文中也同样阐释了写文章保持质朴避免文饰的重要性。
休谟指出,描写人物、行为和情感的一切作品,应当努力避免过分的文饰,在单纯质朴和文采修饰两端之间应该优先强调前者。
休谟说,人们最常读并放在心上的作品,都有使人喜欢的质朴,除了附丽于这种质朴感情之上的优美表现力与和谐的辞章而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