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0-08-07 06:57)
标签:

杂谈

新能源的优缺点

 

http://paper.cs.com.cn/html/2010-08/07/content_109877.htm?div=-1

 

□郭信麟

 

 其实,新能源这个名字并不能完全概括我们所要提及的以下能源,有人喜欢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或者替代能源来概括,但是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足之处,而新能源或许是一个更加能为大家接受的名词。

 在新能源当中,太阳能是最为大众熟悉的一种,每天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足可以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20多年,而且几乎无处不在,剩下的问题只是人类怎么通过技术进步去尽量捕捉太阳能。

 太阳能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是太阳能热水器,这个在中国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是全球应用太阳能热水器最广泛的国家,第二是聚光系统(CSP)发电,第三种是光伏发电。目前主流发展方向应该是第三种,而多晶硅是光伏发电中的主流,不过薄膜技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而纳米技术目前在应用方面还需要努力改进。

 太阳能应用最大的优点包括:无温室气体排放及不会耗竭(包括太阳光和多晶硅的原材料),而且今

标签:

股票

全球掀银行抽水潮 银根更紧 A股港股面对更艰难的第三季度

 

郭信麟的评论

 

 

全球掀银行抽水潮 银根更紧

 

--香港经济日报

中国银行(03988)若在短期内加入集资行列,将令市场资金扯得更紧。银行透过股本融资补充资金已成全球性趋势,直至银行拥有充足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银行持续减杠杆,信贷收缩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中国及欧洲的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或达838亿美元(约6,536亿港元)。

 

标签:

股票

上半年的港股跌8%左右结束,相对于内地市场(跌超过25%)来说,这个成绩相当不错。我今年上半年也多次表达与大多数分析人士不同的观点,港股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从指数总体表现来看,基本是对的。

 

我们可以很多理由来解释上半年,欧洲债务危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最为核心的还是内地打压房地产而做出全面收紧的动作,主要在第二季度反映在股市当中,但是收紧的动作其实去年年底已经展开,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国有银行加紧抽水(增发)的动作,连银行都在寻找资金,这点基本常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判没有意识到,还不断地喊恒指上望24000、25000甚至更高,结果如何,大家也就知道。

 

下半年会如何走,笔者认为第三季度仍然艰难,至少在7-8月会是这样,关键的关键还是在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房价假设继续“顽抗”,估计紧缩措施仍然不断,加上通胀压力已经从资产市场转至日常生活,加息的压力也不会不断加强。因此,我认为港股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会继续承压,而19000点能否稳守实在值得怀疑。

但是相信在第四季度开始会有所好转,一来是房价可能在第三季度见底,国家会在一些经济刺激措施有所动作(在房价没有下降

(2010-05-28 22:26)
标签:

财经

时间:2010年5月15日

地点:香港湾仔会展

主讲题目:  国策下的低碳投资机会





标签:

杂谈

参与聚会的媒体朋友有: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证券报、腾讯网、新浪网、北京电视台、金融界、搜狐、和讯、港股通、时代周报。

其他:苏格兰皇家银行梁丽珊、许子佳及港股评论员郭信麟

 





(2010-05-08 07:18)
标签:

财经

上半年港股难乐观

 

http://paper.cs.com.cn/html/2010-05/08/content_79846.htm?div=-1

 

 

港股周五随美股跌穿20000点,A股市场继续疲软,港股看来短期很难转强,即使从技术上看,相对强弱指数已经跌至最超卖的水平区域,我们或许能期待一个短暂的反弹,但整个上半年的情况很难根本好转。

 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美股,美股周四的波动虽然有人为和突发性的因素,但是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经显现出来,而华尔街巨头高盛受到当局调查,不排除这些集团抱团起来让恐慌情绪更恐慌。

 现在说已经开始出现金融海啸第二波或许过早,但相关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我们从2008年底开始发生海啸,但是百年一遇的海啸在一年当中已经得到“解决”,随着股市上升,人们到今年年初基本认定我们已从海啸中“复苏”过来,而海啸的最坏时期也只维持数月,海啸不可怕,流动性是灵丹妙药,这些相信不少投资者是认同的。救市没有错,错的是毫无原则、只求即时效应的指导思想。

 本次下跌虽说还没有完结,但再现全球性恐慌的

标签:

财经

新能源股或走出困境

 

http://paper.cs.com.cn/html/2010-04/17/content_70127.htm?div=-1

 

□郭信麟

 

 港股在经过两周上涨后在本周终于出现回调,人民币升值预期终于难敌中央的收紧政策,幸好21800点最终失而复得。周五最为令人关注的除严厉房产调控措施外,内地股指期货也成为港股的焦点之一,但是内地股市也同样因宏观调控而下跌,相关炒作并未如期而至。港股经过一周下挫后,技术指标由超卖得到修正。

 人民币升值目前似乎是港股最大的利好因素,汇率成为今年股市一个最大的动力,而高盛的分析师也不断叫嚣让人民币升值。分析师最大的作用是制造市场动力,不管向上或向下,对于投行都是有利的。而这些分析师最大的特点,总是能以自己的传统角度看待人民币升值,因此有自弹自唱的特色,我们只能当成表演看待,姑且一笑置之。

 而美股方面,情况的确令人喜出望外。道指在2月见底后出现连续向上的势头,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个金融海啸的源头国家,美国出现房屋断供数字回升的迹象,反而可以消除退市的疑虑

标签:

经济

理财

香港证监会

无畏

港股

财经

 http://paper.cs.com.cn/html/2010-04/10/content_67629.htm?div=-1

 

□郭信麟

 

 港股踏入第二季度有个非常不错的开始,股指在周五成功突破了22000点,这个是三个月前的高点。成交量增加是一个最好的现象,从技术上看,上望前期高点22671也可能在下周发生。

 资金流入当然是个最大的利好,背后的最主要原因恐怕与赌人民币升值相关。而内地收紧政策和股市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负面的因素,因此在一正一负的作用力下,港股恐怕很难再现牛市,我对二季度股市仍然抱一种观望态度。

 香港证券市场未来的成败关键在与内地的融合。国际化这个词只有在与内地市场逐步融合的情况下才显得有意义,不然的话,世界上有多少地方都挂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头衔,要么就是停滞不前,要么就是江河日下,发展腹地有多大才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根基所在。因此,在《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粤港的合作在金融业方面确定以香港为龙头,在证券行业的合作方面,协议支持香港证券公司在广东设立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从这点看,笔者认为港股市场

标签:

财经

http://paper.cs.com.cn/html/2010-04/03/content_65783.htm?div=-1

■ 港股直通车

 □郭信麟

 

 恒指本周五放假,而美股也同样休市,按一般常识,连续三个交易日休市都会令股市较为平淡,但是由于受到良好数据的刺激,港股在长假期前表现比较突出,四月的首个交易日就有点要摆脱第一季度低迷的冲动,指数创了两个月以来的新高,罕见地返回100天均线之上。

 回看第一季度,港股表现是远低于去年年底分析员的普遍预测,特别在美股累创新高的背景之下。原因是现在的股市好像已经跟基本面没有多大的关系,更多是跟随流动性走。美国当局实在不敢轻言退市,因此股市就无所顾忌,加上美元因欧元转弱而转强,是令美股强于其它股市的两个主要原因,当然经济数据转好只是炒作的借口,无论是内地股市还是香港股市,在经济基本面好于美国的情况下,居然弄得个半死不活的表现,如果今天有人再告诉你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知道你是否还会相信。但是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股市始终是经济的晴雨表。

 周四全球股市炒复苏

(2010-03-20 08:46)
标签:

财经

港股直通车

 

□郭信麟

 

 港股这周以窄幅震荡为主,围绕21500这个重要的压力线不断累积向上的动能,相对于A股和美股来说,表现相对而言是比较弱的。内地经济政策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人民币汇率怎么走相信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港股表现的最主要动力所在。

 美国政客加上一些由美国“控股”的国际机构,都开始对人民币的汇率采取一种压迫性的态度,连所谓诺贝尔奖得主也张牙舞爪,尽管他们心知肚明,人民币汇率不是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看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当然,本周的市场焦点远不止这些,内地地产界屡现“地王”,也成为港股一个主要看点。市场对于中央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调控房地产持一种观望态度,地价纪录不断被刷新,说明收紧是必然的事情,银行呆坏账则是投资者将来最担心的事情,从目前内地银行股都有增发新股的压力来看,这点担心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我认为这个因素是导致本周港股表现一般的主要原因。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投资者的确心里没底。

 业绩方面,成为轮动的炒作题材。腾讯尽管业绩属于预期上限,但周四上演典型的“见光死”,股价跳水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