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庆昆虫摄影自然蝉羽化生命蜕变过程文化 |
分类: 昆虫篇 |
蝉的若虫在土里生活了几年后,已经成熟了。它要完成自己生命中最辉煌的过程,使自己变成成虫。它从土里钻出来,爬上树杆、树枝甚至草叶等可以依附的地方,开始它最后一次蜕变。
它选好了地方,会停留一小段时间,也许是爬得太累,需要休息。在不知觉间,它的背上破开一条缝,这便是它羽化为成盛的生命通道。
它努力的挣扎着,头部和背部已经钻了出来。
它使劲地向后仰,继续挣扎着,想尽快的完成羽化。这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它的脚应该还没力气,全靠胸前几条丝状物拉着。
翅膀开始展开……
继续中……
翅膀基本上完全展开了,身体也从壳里全部钻了出来。
已经完成了羽化过程,成为一只成虫。当然,这时候它的翅膀还软弱无力。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它才能开始飞行。而后鸣唱,交配,完成它的生命周期。
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视觉/图片摄影植物珍稀松金钱松 |
分类: 植物篇 |
金钱松
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Lindi.) Gord.(Pseudolarix amabilis(Nelson) Rehd.)
松科Pinaceae
地质年代的白垩纪金钱松曾经在亚洲、欧洲、美洲都有分布,更新纪的冰河时代各地金钱松都相继灭绝,唯有中国长江中下游残留少数,成为现今仅存于中国的单属单种特有植物。由于其特殊的分类地位,金钱松成为植物系统发育重要研究对像。这一宝贵的植物遗产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钱松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0米,胸径达1.5米,树干通直。树冠卵状塔形,雄壮美观,入秋叶色由绿转为金黄,形成美丽动人的景色,深为园林家所钟爱,成为江南地区园林观赏树种。枝分长枝与短枝两种类型,长枝上的叶螺旋状散生,短枝叶数十枚簇生,平展如铜钱,故名金钱松。线形叶,长3-7厘米,宽1.5-4毫米,叶下有两条灰色气孔带。球花生短枝顶端,雌球花单生,苞鳞大于珠鳞。成熟球果有短梗,卵圆形,长6-7.5厘米,直径4-5厘米,种鳞木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有凹缺,基部两侧耳状。种子卵圆形,具膜质种翅。
本种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北部、福建北部、四川东部和湖南、湖北等地。多生长于低海拔山区或丘陵地带,适宜温凉湿润气候。现已作为造林绿化树种,广为栽植。
拉丁名 Pseudolarix amabilis
中文名 金钱松
拉丁科名 Pinaceae
中文科名 松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湖北、河南(固始)
——摄于四川都江堰
——文字系转贴
标签:
视觉/图片 |
分类: 植物篇 |
我国特有树种—喜树
拉 丁 名: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英 文 名:Common Camptotheca
科 名:蓝果树科
属 名:喜树属Camptotheca Decne
中文别名:旱莲 、千丈树 、旱莲木 、水栗子 、千张树 、水白杂 、天梓树 、水桐树
喜树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高大落叶乔木,199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级别为B级。
形态特征:
喜树高达25米,树冠倒卵形,主杆耸立,姿态雄伟。树皮淡褐色,光滑;枝多向平展,幼时绿色,具突起黄灰色皮孔。叶长椭圆状卵形,下面疏生短绒毛,羽状脉弧曲状,叶柄常红色。花单性同株,雌花顶生,常排列成头状花序,7-8月开淡绿色花,痩果长三菱形有狹翅,11月成熟、褐色。
生态习性:喜生长在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常野生在山地沟谷潮湿的地带。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强。
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分 布:喜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区)有四川、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等省(区);河南、安徽、江苏、福建有栽培。
用途包括:
喜树全身是宝。它的果实、根、树皮、枝、叶主要含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喜树碱,具有抗癌、清热杀虫的功能,主治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外用可治疗牛皮癣。果实含有供工业用的脂肪油,其木材轻软适于做造纸原料、胶合板、火柴、牙签、包装箱、绘图板、室内装修、日常用具等。
喜树,为我国阔叶树中的珍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绿阴树和风景树。由于较耐水湿的特性,近来湖南滨湖区、平原区在农田防护林的营造中有较大面积的发展。
——文字系转贴
——摄于重庆綦江鸡公嘴
标签:
视觉/图片 |
分类: 植物篇 |
鹅掌楸
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本种和北美洲的北美鹅掌楸是著名的姊妹孑遗植物。早在地质年代的白垩纪,在欧洲、格陵兰和日本都有鹅掌楸属植物的化石发现,新生代冰河时代之前本属植物曾广布北半球,经过冰河的侵入之后绝大多数灭绝,当今只留下这两个间断分布的种类。因而鹅掌楸对古植物学、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本种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鹅掌楸为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叶互生,叶外形似鹅掌,长6-12厘米,先端平或微凹,两则各有一裂片。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纺锤形,长6-8厘米,直径1.5-2厘米。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厘米。 本种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和云南等省零星分布。对产地野生大树应严加保护,同时大力发展园林绿化植树。本种具有观赏价值,木材通直,材质细密,韧性强,亦是较好的材用树种。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植物。叶形独特古雅,先端近截平或微凹,两侧通常各具1浅裂或深裂, 形如鹅掌或马褂故名,又称马褂木。白垩纪的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及法国有鹅掌楸属植物的化石。新生代有10余种,分布广。经第四纪冰川期后,多数绝灭,本属现仅存2种,中国1种,另1种为北美鹅掌楸(L.ulipife-ra),产美国东南部,中国长江流域有栽培。鹅掌楸属两个种洲际间断分布于东亚和北美,是孑遗植物的突出例子。鹅掌楸分布于中国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横断山脉以东、东海以西的中、北亚热带海拔900~1700米以下山地,在温凉湿润的溪谷中星散分布。常与木荷、黄山松、锥栗、缺萼枫香等混生,偶见小片纯林。已被中国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鹅掌楸乃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纵裂,灰色。小枝灰色和灰褐色,枝叶无毛。叶长4~18厘米或更大。两侧各具1裂片。花淡黄绿色,单生枝端,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绿色,萼状,向外弯垂,内两轮直立,花瓣状。具黄色条纹,雌蕊和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花药外向开裂。聚合果纺锤形,成熟心皮木质。种皮与内果皮愈合,项端延伸成翅果状,成熟时脱落,花托宿存。本属花的各部形态及花粉粒椭圆形,远轴单沟,染色体基数=19,保存了木兰科的原始共同特征。鹅掌楸的幼叶在芽中下垂、席卷;花药外向开裂,成熟心皮翅果状,种皮与内果皮愈合,花粉粒外壁具极粗的雕纹,木材管间纹孔对列等内外部特征与狭义木兰科其他各属不相同。聚合翅果长7~9厘米。鹅掌揪系喜光树种,喜温暖,喜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快,是中国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可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或嫁接繁殖。天然林可用萌芽更新。主要害虫有大袋蛾、樗蚕和卷叶蛾等为害叶部。木材淡红褐色,轻软适中,纹理清晰,结构细致,轻而强韧,硬度适中,干燥少开裂,无虫蛀,是胶合板的理想原料,也是制家具、缝纫机板、收音机壳与室内装修等细木工的良材,但抗腐力弱。叶和树皮药用,祛水湿风寒。树干挺直,树冠伞形,叶形古雅,为世界珍贵树种之一。
【别名】马挂木、双飘树
【来源】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树皮;秋采根,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根或树皮0.5~1两。
标签:
视觉/图片重庆花卉摄影蔷薇科栒子千年木帚栒子 |
分类: 植物篇 |
平枝栒子
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蔷薇科是植物分类中的大科之一,苹果亚科栒子属又是其中的大属,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属共有111种。作为一个初入门的植物爱好者,实在是搞不懂那些细微差异,只好笼统以栒子称呼。其中有一千年老树,人家写得明白,我也就认得明白,是为千年木帚栒子(千年只是指该树树龄已逾千年,非该种名的一部分)。其他的是啥平枝栒子,葡匐栒子还是其他啥栒子,就只有留待植物学家来辨认了。
下面从网上找来平枝栒子的资料,给朋友们留一个深一点的印象。
平枝栒子, 又名铺地蜈蚣,为蔷薇科栒子属落叶或半常绿匐匍灌木。株高0.3米至0.4米,枝条水平开张成整齐两列,叶近圆形至倒卵形,长6毫米至15毫米,革质全缘,表面暗绿色,入秋后逐渐变为红色。花粉红色,单生或2朵并生,近无梗。果实近球形,直径4毫米至6毫米,鲜红色。花期5月至6月,果期9月至10月。
平枝栒子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它喜光,但也耐半阴,可植于疏林下,较耐寒,在-20℃的低温时不会发生冻害。喜湿润环境,亦较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平枝栒子枝叶横展,叶小而稠密,花密集枝头,晚秋时叶色红色,红果累累,是布置岩石园、庭院、绿地和墙沿、角隅的优良材料。可用作绿篱,做地被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