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财经

  证监会近期对新股发行采取了严查、行政干预等强力手段。市场走势表明,大多数投资者认可拥护。在此前,股票市场有一个极大误区,就是股票发行市场化,就是让市场决定发行价,证监会不应该干预。这种误区本质在于,照搬西方国家做法,脱离国情,脱离实际。中国目前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与西方国家大不相同,散户不光在数量上居绝大多数,而且合起来的总量也远远超过机构。由于散户投资文化,就连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也不得不跟随散户心理进行投资和投机。在这种市场氛围下,新股发行不能一步到位市场化,不能让上市公司和少数投行来决定新股发行价。可以这么推论,如果证监会这次不对中金公司承销的奥赛康等8家拟发行新股采取特别行政手段,这几天新股发行价很可能高达100元。就是100元新股发行,照样1%的中签率这就是中国股票市场,4倍左右的银行股没有人买,100倍左右的新股照样供不应求。这就是现状,如果证监会不采取行政干预,不及时全面抽查、检查,此次新股发行的乱象将令市场全面崩溃。

  这次证监会采取有所作为的做法,尽管是第一步,还不够,但开了一个好头。证监会需要进一步全面核查新股发行制度的各种漏洞,坚决堵住高价发行、违规发行的苗头,
标签:

股票

   华尔街股市有句名言,明天股市不可预测。对于中国来讲,股市更加难以预测。对于2014年来讲,预测沪深股市的高点和低位无异于博彩游戏。2014年影响股市的三个重要因素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其一,资金面难以确定。中国目前资金状况完全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一方面全世界货币供应量和总量中国绝对属于排列靠前,无论绝对量,还是与GDP实体经济比例,中国当属高位。但是每到年底、季末,资金紧张状况到处可见,资金利率逐月趋高。明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肯定又会出新措施,这在一般情况下又会推利率上行。在市场借贷利率上行趋势下,股市资金面承受压力,股市难有较好表现。面对房价、物价上涨幅度,央行难以释放松动银根信号,至多通过短期操作烫平过高或过低的利率。在资金利率难以配合的情况下,股市大行情难以出现。当然,类似创业板的局部板块,比如国资改革等还会有好的表现。
  其二,新股发行量难以确定。明年恢复新股发行虽然有市值配售,但又需要锁定相应认购资金量,这就对资金量产生新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新股显得很珍贵,炒新股和认购新股必然再次成为沪深股市风景线,这必然会分流二级市场资金。于是广大二级市场投资者必然要求
标签:

财经

    近期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的新办法,国务院关于优先股的发行办法,还有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的新规定,最后,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支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 设的意见》这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市场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部消化完毕,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对市场利多效应逐步体现。改革将改变沪深股市的股价结构,将把沪 深股市推向稳中有涨的慢牛格局,并扭转熊霸全球的困境。目前市场不少人对明年一月恢复新股发行还在忧心忡忡。确实,发新股对市场总是利空圈钱,但是,近期 投资者应当仔细学习领会一系列改革对市场中、短、长期各种作用。笔者认为,尽管有发新股利空,但已经无法阻止一轮慢牛行情。
  其一,新股发行市值申购加上资金申购彻底解决“摇啊摇”大军对股市二级市场的深深伤害。市场上会有一批资金被迫逐步进入二级市场,否则与股市永远脱离关系。这种利多效应随着新股正式发行之时会慢慢体现。
  其二,银行股的下跌空间基本上被封死。由于现金分红和优先股作用,银行股会进入企稳慢慢涨阶段。社会上资金总量并不少,只是多数人不愿意、不喜欢买银行股。银行股跌到目前这个水平,物极必反的时代会到来。银行股不再下跌,那就意味
标签:

财经

本周股市出现矛盾现象,一方面市场认可三中全会公报。改革涉及大范围,大力度,入市资金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市场资金紧缺现象又出现,短期回购利率、拆借利 率上升,年末资金紧缺结算的因素对股市产生压力。这种复杂矛盾对股市年底走势产生两难压力。从投资者结构和资金结构看,市场做多因素会略占上风。
  近期做多的主力军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境外QFII资金。近期央行新批大量QFII额度,在香港及境外一销而光。境外资金再次看好沪深股市,理由 在于欧美股市明显偏高,沪深股市估值偏低。包括港、澳、台居民个人在沪深交易所近期开户数明显增加,保险、券商、银行股及ETF受到大资金关照。这些资金 来源于境外,其利息成本低,进入股市不受国内高利率影响。另一方面,生力军是各类私募资金。这些资金在国庆节前后就结算清理账户了,到年底,大部分资金提 前结账。由于这些资金今年主要决战创业板、自贸区概念及各类小股题材股,收获较高。前一段时间休整观望调整,等到三中全会公报后,发现改革力度较大,有题材可炒,所以近期在调整基础上陆续进场。这两大力量是目前做多的主力资金。这些资金与银行系统资金关联度低。
 
标签:

股票

    去年冬季,一场400余点的行情突然拔地而起,广大投资者反而群起抛股离场,被戏称为“解放军进城开仓放粮,”结果老百姓吓跑了。本周五,沪深股市一反近期低迷常态,突然放量大涨,大有“解放军”再次进城的态势,对此,广大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其一,看大盘蓝筹股有没有下跌空间。证监会近期表示,将从完善现金分红制度着手,保护投资者利益。据传闻,原来要求上市公司加强现金分红的指导性意见,将以法规形式加以保证,上市公司税后利润的现金分红比例大幅度提高。目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还是软约束,上市公司承诺的现金分红比例一般不低于10%,如果提到30%左右的幅度,那就意味着目前大部分银行蓝筹股现金分红比例达到一般理财产品的幅度。这对大部分稳健投资者完全有吸引力。这是银行股没有下跌空间的重要因素。
  其二,银行股涨不动的重要原因是盘子大,资金量有限炒不动。证监会正在推动的优先股等措施,非常可能吸引养老金、社保基金入市。只要保证养老金、社保等基金5%以上的收益,这些资金就可批量入市,这就会缓解银行资本金扩充的压力,改变资金不足的困境。
  其三,创业板的活力和领涨作用并没有消失。本
标签:

股票

2006年是连结熊市,跨向牛市的盘整、震荡,最终走出熊市的一年。

2006年压在投资者头上最大的利空是,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开始推进,一年后小非开始解禁,市场担心源源不断的大小非解禁之后,市场是否有承接能力,这个最大利空使2006年大盘指数难以上行。但是,在最大利空的压迫之下,沪指不再退回998点这个熊市标杆点,而是在1000点上方顽强地企稳。这个过程对许多投资者是痛苦的,当大盘和个股有所上涨,部分解套时,不少投资者立马解套走人远离股市,这部分投资者当然与其后2007年大牛市无缘。但是也有许多投资者从股改中看到了机会,变大利空为大利多,专门寻找正在改制个股的机会,结果从股改中获利丰厚。

2013年市场也有大利空压顶,就是新股何时恢复发行。许多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游击战中,只要一听到新股何时发行的传闻就立马抛股走人。这个最大利空压制2013年全年的市场走势,使大盘指数难以单边上行。但是,每当投资者抛股走人,回头一看,大盘指数并没有因恐慌持续下跌,而是顽强地向上挺进,虽然每一个目的地的攻克都是那么艰难,但大盘在下半年逐步企稳已成为共识。

投资者实际上是这
标签:

股票

金融观察家顾铭德
  本周银行股暴跌,市场一片惊恐,纷纷质疑今年银行业是否出现问题?或者业绩拐点到来?笔者认为,本周银行股向下调整,合情合理,但幅度过大,市场过度反应。从今年国际金融环境、国内经济增长、银行业存贷款利差及资产状况综合因素看,银行业仍然会稳健发展,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不会出现拐点式下降。
  其一,今年是各级政府换届之年。从今年各省市公布的全年GDP增长目标,大部分都超过8%,达到10%左右。全国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地铁、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规模仍然比较大。这就使全国总贷款需求量比较大,仍然会超过全国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贷款总供给量。国务院、人民银行为控制通胀,稳定物价,稳定房价,仍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仍然会把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增幅控制在与GDP加物价总和的区间。如此,银行业的利率市场化和市场竞争尽管激烈,但银行业总体的贷款利率不会下降,总存款平均利率也不会大幅上升,银行的存贷利差就会相对稳定,保持3个点左右的平均水平。去年,央行第一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时,许多股评家预测今年银行利差会大幅缩小,从今年前2个月全国商业银行利差状况看,根本没有出现利差
标签:

股票

  上证指数从2009年7月份3400点下跌以来,其中虽有几次反弹向上行情,但都在3000点下方。沪深股市呈现明显的牛短熊长、熊霸全球的特征。这次从去年12月份启动的股市行情,虽然分歧较大,看多看空的理由都很多,但是,有一点大家应当承认,这轮行情有许多新特点、新特征,这对判断后市行情有多高具有重要参考性。
  其一,此轮行情的领涨板块是银行板块。从2009年开始,银行股业绩平均每年增幅在25%左右,三年来平均业绩增幅达1倍左右,但银行股股价并没有上涨,反而比最高点时下降很多。银行股价下降除了大家担心银行坏账多,业绩拐点外,就是担心银行股盘子大,炒不动。去年12月份银行股领涨大盘的事实说明银行股业绩并非虚假,坏账并没有大幅增加,业绩能够稳定,并且表明市场并不缺乏炒动银行股的大资金。只要具备信心和观念,沪深股市没有理由熊霸全球。
  其二,这轮行情境外QFII资金发挥了抄底作用。经常有媒体报道,境外资金抄底或撤离沪深股市,有些纯粹是媒体炒作,因为媒体根本没法统计外资流入或流出的实际状况。这次,外资批量进入我国股市完全属实。只要关注一下人民银行外管局前几个月批的总QFII额度规模,和单个QFII规模的额度超过10亿美
标签:

股票

1、沪深股市从2008年初6000余点跌到今天2000点,四年期间经济增长率平均在9%左右。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在经济增长率如此高情况下,股市跌幅如此深,时间如此长。

2、全世界股市牛市规模广大,熊市规模下降。因为熊市不能发新股,上市公司回购减少股份,独有沪深股市在股价指数跌去2/3的情况下,照样每周几家新股发行上市,还解释说今年比去年少发新股,少融资了,还继续制定远大规划,要把交易所上市规模扩大到多少亿等等,还继续创新推出新板块、新交易品种。

3、全世界股市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重,唯有沪深股市,投资者利益在如此受损情况下,不见最高层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救市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还口口声声说从制度层面完善股市,保护投资者利益。

4、全世界股市涨跌都与资金量有正相关联系,美国、欧洲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出,股市会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是全世界最多的,中国的居民存款、游资、闲散资金全世界最多,相比股市规模,实体经济规模也是比例最高的,可是资金就是不进股市。三大交易所高管联手全球兜售A股,游说海外基

标签:

股票

  新一任证监会为繁荣发展中国股票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其中大力推进战略投资者入市;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抑制炒新股现象等等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市场仍然低迷,投资者仍然缺乏信心。市场实际反响与证监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形成很大反差。证监会领导层应当冷静思考原因在哪里?这个原因广大投资者心里很清楚,一目了然。就是证监会对市场扩容与股价关系的判断和做法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观点一直存在极大误区、失误。我们认为,证监会如果对这个市场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不弄清楚,不辩明白,仍然坚持原先的错误理念,那么振兴中国股市所有利多措施的推出都会被市场扩容这一个利空所抵消。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在回答投资者反对扩容时的重要观点是:股价与IPO扩容没有必然联系。其中两个重要理由是,沪深股市前二十年股价与融资规模关联数据是,股价上涨年份往往是新股发行量多,融资规模大的年份,反之是股价下跌年份;另外,今年新股发行比去年有所减少。由此说明,股价涨跌与新股发行量没有必然联系。这个观点及论据能够成立吗?不能。从事后统计数据看,沪深股市当年的股价与当年新股发行量确实存在正相关联系。但是,我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