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篇中向大家分析了“上善若水”,老子通过水的品质引申我们做人也要学习水。而且,我在上一篇中,借助乾坤两卦的文言传思想指出,上善就是孔子主张的“仁”,因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品质都属于德的范畴,但是“仁”是众德或众善之长。仁的特征是爱人,是宽恕人,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再回顾一下老子《道德经》第8章的内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又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在上面给出的第8章内容,与通行版本的《道德经》有点不一样,我是根据郭店出土的道德经楚简和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帛书甲乙本修正过的)
今天,我们聊“居善地”。
我在讲《觉悟智慧》的时候,会有很多学员来到现场修行处道,体悟水的品质。
居,每个人都想找一个好的地方待着。什么样的地方是好地方呢?低洼的地方。因为水是往低处流的,所以,做人也要待着低的地方。
上一篇我谈到了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是基于欲望上的追求。本篇文章我们分析“为什么人降低了欲望反而更能做好事业?”
追求欲望不好吗?不能追求欲望吗?
不是不能追求,钱很重要,成功也很重要,关键是我们要做一个成功的老板必须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否则,做一辈子老板也没有幸福可言。
上一篇我讲到了佛法中的四圣谛,第一圣谛就是苦谛。追求成功不能感到辛苦吧?追求成功内心不能痛苦吧?追求成功精神不能空虚吧?追求成功不能导致身体不健康吧?追求成功不能导致妻离子散吧?追求成功不能与人反目成仇吧?
如果整个追求成功的过程充满了这样的感受,即使你赚到钱了,你的事业做大了,你到底成功了吗?你感到幸福了吗?
有的人事业做的很大,实际上是一个失败者;有的人事业做的很小,但是非常成功。在这里,我们必须对什么是事业成功做一个分析。
什么是事业?
事业是“事”和“业”的合成词,事就是做事,业是在做事的过
分类: 著作与培训 |
《觉悟智慧》的现场,我们有一个行者修行的体系。所谓行者就是行走在路上的人,是一批追求内圣外王的人。行者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学员,是通过《觉悟智慧》的课程与我们结缘的企业家、高管或者力求内在品质高尚的人。
他们为什么要来到《觉悟智慧》的现场来修行呢?因为,他们要通过《觉悟智慧》这个修行平台达到“水”的品质。
今天与一个培训公司的销售聊天,谈到了培训公司的客户定位。这个客户定位包含两层含义:
1、你的客户都是什么类型的人?
2、你准备带客户去向哪里?
纵观培训界,绝大多数培训公司的讲师都是业务员出身,后来走到了讲台上。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好学的人,当然也是复制能力
摘要:这是对巴菲特所推崇的“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做的细致分析,阅读此文后,也就明白了过去贵州茅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价值投资者为何把贵州茅台当做标杆企业。
我们从来不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计算企业价值,但是我们必须得理解,否则,我们就没法称自己为价值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