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密欧
罗密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34
  • 关注人气:9,7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8-01-01 19:06)
浦阅洲:5段。20062月出生。实验小学六年级。201171日接手入道。
标签:

围棋教材

少儿围棋培训

韩国围棋

黄焰

金成来

分类: 黑白乾坤

     http://s16/mw690/001qijvkgy72Elg5aof3f&690     青岛出版社引进并出版的、由中国女国手黄焰和韩国棋手金成来合著的韩版围棋教材《速成围棋》,自20066月开始至2011

课文原文

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标签:

少儿围棋培训

围棋定式

石田芳夫

沈果孙

黄焰

分类: 黑白乾坤

http://s10/mw690/4dc3dfd2gx6DenzJDUB39&690本版自按:本文是3年前所发博文的修订版,根据3年教学实践的体会以及新出版的围棋教材而作改进。

旧版自按:围棋定式成百上千不可计数。通过定式的学习,可以明了其间的围棋棋理。所以即使不能立竿见影地套用,常识却不可不知。本文所谓“经典”,含义有二,一是最基础,二是不包括近年新型。此200个变化,大概是业余入段所应知应会。这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逐一列出

标签:

电视剧歌曲

红妆

张歆艺

汤镇宗

范志博

映日荷花

娱乐

分类: 大音希声

按:苏州电视台近日在黄金时间播出连续剧《红妆》。张歆艺、汤镇宗、范志博等主演。这里不拟置评剧情。该剧头尾有2首主题歌,采用的是艺术歌曲风格,比较好听,与通常的电视剧歌曲走流行路线不同。特记下片尾曲,便于品味。词曲作者的名字都比较陌生,猜想是后起之秀吧?本当附上一个音频或视频链接,但网上搜索时发现提供的网站屈指可数,并且都必须下载他们的“快播”软件,我以前看新水浒时不得不这样做了,但我讨厌那些不断自动跳出来的网游页面,所以这次不去做了。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找到。

 

http://s12/middle/4dc3dfd2na66a4a1c01fb&690
附记:该剧将荷花作为女

(2010-08-03 20:09)
标签:

我等不到了

文学报

中华读书报

吴拯修

陈歆耕

文化

分类: 读书小札

    http://img.jrjimg.cn/2010/05/20100518102838227.jpg上周报纸到手,上海的《文学报》(7月29日)和京城的《中华读书报》(7月28日)竟都有涉及余秋雨的文章!怎么余秋雨的是非就是多?也就是出了本自传性质的书——《我等不到了》,就惹得一身骚?

 

    《文学报》的文章就是上次我在博客中提到过的吴拯修所写,这次他的文章标题叫做《余秋雨的“垃圾信息”》,http://wenxue.news365.com.cn/7b/201007/t20100729_2783098.htm极尽对《我等不到了》一书冷嘲热讽之能事。《文学报》另有一文是主编陈歆耕所写,标题叫做《何谓“记忆文学”?(读余秋雨新作〈我等不到了〉断想)》,文风与前文相仿。我开初以为主编亲自撰文,可能是为报纸的卖点考虑,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不真有什么过节。但该文一稿两发,《中华读书报》也予揭载,南北呼应,我就有点惊讶了。

 

    文化名人很多,尤其是近年被强势电视媒体造就的。虽然学术观点上

标签:

中国作协

《文艺报》

文化

分类: 读书小札

    偶然从网络电子版发现中国作协机关报《文艺报》的通栏版别注有“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的不同命名。我觉得很奇怪。不订《文艺报》已有7年了,不知是从什么时候的改版开始给出这样的不同命名?尝试着在网上搜查往期报纸,发现不是从虎年开始的,也不是从2010年开始的,再往前就查考困难了——原来老早就有这样的区分了,只是我从没在意过。

 

    奇怪是因为历来大家都知道 “批评”和“评论” 在这里是同义语。《现代汉语词典》给“批评”一词2条义项。1.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例:文艺批评。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例:批评她对顾客的傲慢态度。显然在文学、文艺学领域的专门概念中,“批评”取的是第1义项。参阅同书“评论”一词的解释,有2条义项。1.批评或议论。例:评论好坏。2.批评或议论的文章。例:发表评论。(第2义项是词性的转变,从略。)也可知二词同义。

 

    历来的文学概论或文艺学概论的书籍都是将二词作为同义语使用的。不明白《文艺报》是从什么意义上做出区分?浏览报纸相关版面文章,似乎“文学批评”名目下的文章综合性居多,但也有单篇作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小札
    《中华读书报》是我订阅已逾十年的一份报纸,它使我保持了与社会文化领域的精神联系,历来读得比较仔细。但由于兴趣关系,我对该报的国际文化专版关注较少。这一次是在准备把该期报纸(2008年1月2日)收入书橱前,粗略地浏览一下最后一张纸上的“国际文化”时,在整期报纸的最后一版20版,读到了这篇好文章,差点就失之交臂了!

 

    注意到并仔细去读,是因为美国建越战纪念碑是个比较引人的话题,还因为作者杨牧之是个知名人士,好像曾担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署长还是副署长,现在可能是退下来了。一读开头就放不下手,文章写得好极了,不愧是位新闻界的老手!这实际上是一篇极其出色的通讯。

 

    文章从自己拍过2幅美国的越战纪念碑照片说起,引出美国老百姓怎样评价这场战争的问题。接着述说自己编文集时如何处理这照片的考虑,显示了他职业的敏感性。确实如此,假如贸贸然把美国修建的越战纪念碑放入中国人的著作中,其政治性质会引起质疑,甚至可以被比附为参拜日本靖国神社?最终他为照片撰写了富于智慧和技巧的说明文字后,还是编入了书里,说明文字以最后一句话“可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