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德黑兰伊朗设拉子、细 |
分类: 行走 |
伊朗,对于我而言,这个国家充满着许多的问号。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经沉浮,至今仍充满着各种纷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两伊战争到今天与美国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似乎是我们听到的关于伊朗的所有了。而这一切又似乎离我们又如此的遥远。
或许是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研究院)
标签:
王国维偶开天眼去红尘 |
分类: 行走 |
(一)
当冯小刚举着刀,在冰面上跑动的时候,阳光是如此的刺眼,以致于他的小眼有点睁不开。但他的心脏可能更是承受不了他想完成的任务,就是手刃那个把他儿子打成脑震荡的什么叔。不过,还没跑到“战场”,他自己先挂了。
这是电影《老炮》的结尾,我有点心有戚戚,有心杀敌,可是力气在哪里呢?
电影的开头,“六爷”似乎很有面,摆平胡同里发生的一些事,似乎警察也很给他面子。但是很快,两件事就说明六爷所能解决的问题,几乎出不了胡同。一是他的哥们被关进去,要五千块钱,他居然要筹款。二是他想跟相好震颤一下,却一下分了神。这几乎就是六爷的宿命,他对于新的世界的无力。
有些评论说,这是北京土著和新北京人之间的冲突,这样讲有些怪,因为北京几乎就是一个没有土著的城市,那些胡同里的人,那些大院里的人,他们或许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北京人,但是那些权贵、那些富豪,即使是在别的地方当官,而在北京飙车的人,何尝不是这个城市的斑驳的一部分。所以,电影所喜欢坚持的“规矩”都只是阶段性的,而不是北京的。
所以,六爷的问题在于将规矩的转移放到一个胡同的背景中的时候,北京似乎
2015-10-26 14:27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康有为的孔教方案类似于卢梭的“公民宗教”。卢梭的公民宗教是一个补充方案,为了解决其所构建的现代契约式宪政的根基不稳固问题。与此不同,康有为的孔教方案除了为现代国家奠定精神根基之外,还有中国问题本身的考量——多元民族的现状。
米塞斯
徐斌/文
今年是新文化运动百周年纪念。新文化运动本身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学术讨论,反而是它当年“征讨”的对象儒学在当今呈现出一副繁荣景象。比如2015年6月,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举办主题为“康有为与大陆新儒学的过去、现状、未来”的会讲,月底又在康有为家乡广东南海举办的首届康园论坛“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学”研讨会。紧接着的8月,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和重庆大学经略研究院联合举办暑期会讲,请国内政法学者就“康有为与世界秩序的大转型”的议题展开交流。
康有为的儒学思想引发学界关注并不是偶然的。康有为所处的时代是古今中西交汇之处,对于近代中国而言,其思想不仅
“儒家的使命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暨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
会议日程
10月
来源:《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9日 02版)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国社会转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文化景观,也对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文化评析”栏目将刊发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系列评论,约请专家,从儒学复兴、对外学术交流、比较文学等多个角度,谈一谈中国故事的“讲法”,以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些启示。
我有一个法国朋友,中文名字叫杜瑞乐,对中国的中医教育很有兴趣,也曾去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了解中医教学的状况。经过几年的跟踪调查,他发现许多中医学院的学生毕业以后去做了西医。除了西医更容易找到工作这个原因之外,杜瑞乐发现,按西医的教育体系进行中医的培养似乎是不可行的。
杜瑞乐先生将问题的思考推进了一步,他接下来提出的问题是,如果西医的教育体系培养不出中医,目前中国大学的儒学教育体系能培养“儒生”吗?换句话说,目前中国的大学儒学教育是要培养儒学的研究者还是新一代的儒家价值的传递者呢?在杜瑞乐看来,中医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大规模的课堂教育难
标签:
军事保教立国康有为与儒学的“新世 |
分类: 儒学 |
康有为是新儒家关注的焦点人物。
《保教立国》
出版社:北京三联书店 2015年3月
《康有为与儒学的“新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4月
近日,北大哲学系教授干春松出版了两种有关康有为的作品:《保教立国》、《康有为与儒学的“新世”》。在此之前,多位新儒家都研究过康有为,并有多部专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