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6月20日,上证指数探底2695,收阳星。

从07年10月16日6124开始下跌以来,市场已经出现清晰的5浪形态,作为998-6124这个升势的调整,已经达到998+(6124-998)/3=2706即调整2/3的位置,应该说,指数的调整已经很到位。

而6月20日是6124以来至08年4月22日前面下跌三波的128个交易日的1.309倍,前面的1.236被即6月6日之后出现的跳空下跌说明这个分割系列有效,我们不得不防在1.309的分割参数再次生效,因为1.236是加速点即顶的形式出现,1.309出现底的概率比较大。

周五,道琼斯再次大跌收跌220点但是已经接近今年1月及3月的底部,由3月10日至5月2日的反弹波浪形态来看目前似乎仍运行在B浪中,这个B浪可能是以罕见的喇叭型完成,而07年10月11日至08年5月2日两个高点相隔141交易日,至6月20日为141*1.236=175,能以这样的长阴构筑最低点?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

杂谈

    关于市场的临界点。所谓临界点有两种含义:第一,变盘,也就是趋势改变。第二,趋势加速,在江恩理论中有一个何时何价的说法,这个说法一方面是指在什么时间见到什么价格的预测,通过某些方法有时候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不是总能做到,因为这毕竟是市场中最神奇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由于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规定时间周期的正负含义,另一方面是指在某一时间不破某种形态,这种分析需要综合形态的水平位置、角度及波动幅度。

    综上所述,临界点的预测就是预测什么时间市场在什么位置转向或是预测什么时间行情启动。以浙大海纳为例,2000年12月14日这个临界点就可以预测,方法是以2000年6月26日40.98元到2000年11月14日41.77元两个循环高点时间也就是96个交易日的1.236倍118,也就是12月14日。
    胶带股份可以用同一个参数进行预测,在周线上,99年3月初该股探底8.61,到2000年7月28日出现高点19.27,共上升71周,71的1.236倍87在2000年11月24日,当时周线收顶部射击阳星,第二周破高则可断定大行情出现。以上实例临界点的预测是属于趋势加速。都是以时间周期的方法实现的。用价格破位的

标签:

杂谈

    时间价格模型的应用过程中不排除其随机性,即选择参数的随意性。但市场多数的转折点经常伴随着“共振”,这一点今后还有论述。如2000年8月的顶部2114点受制于99年的5.19行情,计算方法:1047+(1756-1047)*1.5=2110,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从2000年行情的启动点1341之后的波段计算今年8月的顶点2114。

    在前面介绍了一般波浪形态的预测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推动浪的特殊形态。

失败形态,第5浪出现清晰的推动浪形态,但其不能超越第3浪的顶点。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二:1、第2浪调整不充分、通常为单式调整;2、第3浪升幅过高。一般说来,前三浪的整体升幅近似第1浪的2.618倍时第5浪通常失败。92年11月至93年4月上证指数的走势即是5浪失败。其第一浪的幅度为841-386=455,386+455*2.618=1577,与实际3浪顶1558误差19点。第5浪的顶只达到1379。

    倾斜三角形,表现在第5浪又可分出5个小浪,并在两条向上倾斜逐渐汇合的两条直线内运行。

扩延浪,是指第1、3、5浪的某一段又出现明显的5浪走势,形态的冗长伴随的是巨大的升幅,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形态中的第三浪也可视为扩延浪。一般来说

标签:

杂谈

    在波浪理论中提到,当走势形态不清导致市势无法判断时,应等待波浪形态清晰时再行买卖。这个等来的形态经常是调整浪。

    调整浪包括平坦型、曲折型、双重三及三重三、三角形。

    平坦型的A及C浪通常在一个水平箱体中,且幅度大致相同。C浪的结束时间为:A浪起点至b浪终点时间乘分割参数。理论上,平坦型的3-3-5结构,是在一个水平箱体之内,但实际上也有逐级下跌的情况。

    曲折型调整浪是5-3-5结构,其运行的时间及价格均可通过分割参数预测,如99年6月1756点至99年末1341点的回调,A浪在99年7月1471点结束,跌幅285点,C浪从1695点至1341点,跌幅354点,285×1.236=352,与实际跌幅相差2点。复式曲折型的预测也同样。

    艾略特把双重三及三重三的形态置于一个水平箱体之内,实际上,双重三可以以逐级下跌的方式出现。上证指数在94年9月1052点至96年1月512点的三波下调即是一个双重三调整。这种调整方式在个股中比较常见,其第一重ABC在时间及价格方面与第二重ABC一般没有联系,只是各自本身符合分割参数。

三角形的结构只能作形态分

标签:

杂谈

    一般认为,推动浪的判断较调整浪来得简单容易,这只是因为调整浪的种类繁杂。但如果牵涉到波浪的级次,则数浪者其实更易为推动浪所迷惑。

    推动浪是指一个5段浪的上升,关于其波段间的运行时间关系与价格幅度关系概括如下:

    1、一个完整的趋势,运行时间最短为第一波(1浪或A浪)的1.618倍,最长为第一波的5.236倍。如果第一波太过短促,则以第一个循环计算(A浪与B浪或1浪与2浪)。

    2、推动浪第3浪的顶至少为:1浪底+1浪幅度乘1.618。如果1浪强劲而2浪的回调较为短促,则第3浪的顶很少超越第1浪幅度的4.236倍,否则第5浪可能失败。

    3、推动浪5浪的整体升幅至少为第1至第3浪总体升幅的1.236倍。

    4、推动5浪的极限幅度为第1波的5.236倍,通常不超过4.236倍。

    推动5浪有三种特殊的变化:扩延浪、倾斜三角形及失败形态。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三者出现的原因在于这个推动浪所在的更大级次波浪对其升幅的特定要求。简单地说,目前运行的上升5浪是一个更大级次推动浪的第3浪,而这个第3浪将在特

标签:

杂谈

    在时间周期及价格的计算中,较为困难的是参数的选取,在总论(3)及(5)通过每个参数在波浪中的特性介绍了一些选择方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的关键在于正确地数浪,这也是预测市场走势的关键。

    如果抛开数浪,可以选择一个重要的波段,计算其后所有参数给出的时间或者价格。通过这个波段,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时间或者价格来判断市场是否可能发生逆转,注意这并非预测。举例说明:

93年2月至94年7月上证指数从1558跌至325,历时75交易周。以这段跌势计算时间周期,可以得到其后几个较为重要的市场转折点:75×1.5=112.5,即95年5.18行情前的底;75×1.764=132.3,即95年最后一段跌势的起点;75×2=150,即96年牛市的起点;75×2.618=196.3,即96年12月股市暴跌的起点。 

    同样的方法,99年6月至99年12月上证指数从1756跌至1341,历时123个交易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以这段跌势,通过所有分割参数计算其后的时间周期,来观察其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通过价格观察市场的方法与之类似。

用分割参数计算出的价格一般与实际走势误差不应超

标签:

杂谈

    利用分割参数在波浪运行中的特性,是正确数浪的关键。第三期曾阐述时间周期在波浪形态中的特性,某种意义上,价格的走势与之相似。

    1,推动浪第3浪的顶至少为:1浪底+1浪幅度乘1.618。如果1浪强劲而2浪的回调较为短促,则第3浪的顶很少超越第1浪幅度的4.236倍,否则第5浪可能失败。

    2,推动浪5浪的整体升幅至少为第1至第3浪总体升幅的1.236倍。无论时间周期还 是价格走势,1.236是行情展开后所遇到的第一阻力。如果一个上升三波的总体升幅在第1波幅度的1.236倍位置遇阻,则应视此3波为ABC反弹,同理,如果随后的下跌跌破了A浪的起点,则三波升幅的1.236倍为第一支撑。

    3,推动5浪及反弹3浪的极限幅度为第1波的5.236倍,通常不超过4.236倍。

    4,在扩张的推动浪,即7段浪或9段浪中,通常第5浪幅度最大,这种情况在个股及小盘的商品期货中尤其多见。一般这种升浪的整体升幅能达到前三波总体升幅的4.236或5.236倍。以真空电子为例作综合分析:

该股99年1月5日至99年8月19日的9段浪上升,第1浪在1月29日6.10元结束,运行19个交易日。第3

标签:

杂谈

    首先来看上证指数在97年头部1510点及99年头部1756点的价格特征:1510点之前的重要顶部,即96年12月1258点之后,回调的底部为855点,855+(1258-855)×1.618=1507,与实际高点误差3点;1510点见顶后,回调的最低位置在1025点,1025+(1510-1025)×1.5=1753,与99年的头部相差3点。

    以上实例即是波段间第一种价格关系:低点+前一波下跌幅度×分割参数=未来顶部,或高点-前一波上升幅度×分割参数=未来底部。

    同样以1510为例:94年上证指数曾有一波上升行情,其低点在325,1052点结束。325+(1052-325)×1.618=1501,与下一波上升行情的顶部1510相差9点。此例体现了波段之间的第二种价格关系,即:

低点+第一波上升幅度×分割参数=第三上升波的顶,或高点-第一波下跌幅度×分割参数=第三下降波的底。

这是主要的两种波段间的价格关系。在波浪理论中,艾略特曾提出过一些预测未来波浪幅度的技巧,其中包括:3浪(C浪)幅度为1浪(A浪)幅度的1.618倍或2.618倍。这即是波段间的第三种价格关系。所不同的是,1.6

标签:

杂谈

    2000年初行情中的大牛股当推阳光股份,距底部有400%以上的升幅,我们可以从时间周期的角度看到该股是如何在99年底筑成底部。

以价格还权计算,阳光股份曾在98年4月13日及99年6月29日出现两个中期的顶部,分别为23.88元及18.28元。这两个顶之间共运行297个交易日,其1.309倍时间为388(297乘1.309)个交易日,即99年11月10日,当日该股在12.85元筑成右底;1.382时间为410(297乘1.382)个交易日,即99年12月10日,当日该股正式启动。

由此可见,在时间周期的预测中,基本的方法为:一个已知的周期×分割参数=未来市场的转折点。

从形态归纳,已知周期有两种:1、循环周期,指两个顶之间的运行时间或两个底之间的运行时间。2、趋势的周期,指一段升势的运行时间或一段跌势的运行时间。

    一般来讲,用循环周期可以计算出下一个反向趋势的终点,即用底部循环计算下一个升势的顶,或用顶部循环计算下一个跌势的底。       

而用趋势的周期计算出的,可以是下一个同方向趋势的终点,也可以是下一个反方向趋势的终点。举例

标签:

杂谈

    2000年2月17日,上证指数冲高1770后出现大幅回落,次日探低1583,振幅达10%以上(例2-1)。令许多未在1770点派发的投资者追悔莫及,只要掌握一套简单的公式,就可以精确计算股市的转折点。具体方法如下:

2000年初出现的上升行情之前沪市曾经历ABC三波下跌,A浪在99年7月20日探底1471、C浪在99年12月27日探底1341,2个底部之间共运行109个交易日,

109×1.236=134.7,从99年7月20日始数135个交易日,即是2000年2月17日。

    以上预测包括两个因素,1、波段之间运行的时间,即109个交易日。2、所使用的参数,即1.236。前者是以已经出现的波浪形态、即图表事实为依据。而后者则以《波浪理论》中8浪循环模型为基础。

    波浪理论对以上模型的解释为:前5浪为上升趋势,价格上升13,回调0.618倍,即回调8,后5浪为下跌趋势,价格下跌13,反弹0.618倍,即反弹8。其中前3浪共上升13+13-8=18,前5浪共上升13+13+13-8-8=23,计算它们与第1浪升幅的关系,可以得到两个系数:18/13=1.382、23/13=1.764。

  &nb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