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评红亮 |
标签:
杂谈 |
作者:敖红亮
敖家古墓分南北,
刻字浮雕艺术高。
贵地金沙留历史,
神游览胜令人骄。
敖家坟石刻
敖家坟石刻位于贵州省金沙县石场乡鹿楼村,由南北两组墓群组成。南墓群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北墓群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两墓群间隔30余米,依山而建,逐级升高,墓围占地1200余平方米。[1]
该墓群系葬敖正科祖孙三代七人,据北墓群碑文记载:正科祖辈,家境贫困,到其父敖治国时,家境渐富,治国死后,正科继承家业,成为一方巨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4),正科独子年轻早丧,又二年正科亦忘,只剩下两代居孀,历经两年,敖氏遗孀建成北墓群。事过不满十载,敖氏遗孀先后全殁,正科一门绝,族中人悯之,罄其遗产,修建南墓群安葬,名“敖氏节墓”,南墓群平面形状如钟,分为四层台,底层是一石墁坝,由此登上十五级石,穿石门,便是第二层台石坝,原为石刻屏风和石桌、石凳,今
标签:
杂谈 |
四月的敖家花园
敖家花园,占地面积为二万余平,位于文山市恒丰桥头的敖家花园,是私人投资建造,园林式的餐馆。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园内有亭、台、楼、阁、厅、堂、轩、廊、桥,还有盆景、青竹和花草。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显得幽曲有趣。尤其是四月,各种花卉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敖家花园
敖红亮
文山四月敖园美,
小雨楼台景醉人。
聚气藏风庭院阔,
流连忘返误归辰。
标签:
杂谈 |
《慎言集训》
明 代·敖英
校对:敖红亮
序
敖红亮
慎言古己有之。《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刘向在《说苑·政理》中“君子慎言语矣,毋先己而后人,择言出之,令口如耳”。
三教同哉。
儒之《论语》:“敏于事而慎于言。”;道家修者以话少为戒;佛家以语四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来独守心戒。先古之大德皆慎言,后世之学永持此戒。是为序。
丁酉二月敖红亮志
《慎言集训》
明 代·敖英
上卷
戒多言: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戒轻言:不要轻率地讲话,轻言的人会招来责怪和羞辱。
戒狂言:不要不知轻重,胡侃乱说。
戒杂言:说话不可杂乱无章。杂乱无章就会言不及义,伤害自己的美德。
戒戏言:不要不顾分寸地开玩笑,否则会引起矛盾,招来祸害。
戒直言:不要不顾后果地直言不讳,否则会引起麻烦。
戒尽言:说话要含蓄,不要不留余地。
戒漏言:不要泄露机密。“事以密成,语以漏败。”
戒恶言:不说无礼中伤的话,不
标签:
星座文化 |
分类: 风水八卦 |
《青囊奧旨》杨筠松
序、总论
是经,大唐国师杨公筠松传家之奥旨也。以二气五行,一节二节之法成赋。门人曾文遄掇合成篇。曲尽地理造化,运行之机,真参赞化育之大道也。首言寻龙之法,审来龙以辩雌雄,察金龙以定水路,观血脉以究源流,认三叉以明聚散,识阴阳以明运气交媾之情,分顺逆以求祖宗来历之旨。于堪舆,无馀蕴矣。
用来龙三合以量山,收十二方山龙之吉,以向上玄空三合纳音而论水,收十二路水神之妙。山管山,水管水,而五行各专,生旺之气,吉凶之应,昭然矣。次又分廿四山之阴阳,以定穴情之可否。或正来,或饶减,而进退迎缩之法,明矣。所以穴顺来龙,向依水法,而山与水之杀,无不消矣。至于沟壑水路,出入之法,生剋会自然之运,而不失其度。俾鬼神不得以司祸福之机,天地不得以擅化育之宰。真所谓改天命,回造化之玄术也。岂时师之所能与知哉。
洪武四年秋玉屏山人刘基伯温序。
总论
年来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
雌为阴,雄为阳,二气也。而以雌雄言者,犹夫妇之义也。夫妇媾而男女生,雌雄交而品彙育。此天地化生之大机也。故杨公首看龙家之雌雄,有四,察雌雄于来龙行度之间,则仰为
分类: 精心编著 |
第三章
分类: 诗歌诗歌 |
http://s2/middle/4c5e1dfagb75aa6d719a1&690
《林间小道》霍贝玛
乡村的林间小道
静谧的荷兰乡村七月,微风。天空瓦蓝阳光斜射
一条小小的林间小道,长时间被牛车深深压出
车辙,通往乡人幸福的密道,在那一刻定格在画家的眼中
村人自由自在的牵着动物散步,右侧的弯路上两个村妇
快乐的谈话。而那右边植物园的老妇人收获希望的幸福
这条近大远小的林间小道,擎举着那乡村安乐的天空
标签:
文化 |
分类: 转来之贴 |
新疆诗人铁梅
【个人简介】铁梅,黑龙江人,1994年流浪到新疆,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于辽宁文学院作家班。得全国诗歌奖若干。从事新闻工作10年。“将乡音带到流浪地,在放牧心灵的生活现场,你用雕塑身体的泥土和疯狂的记忆铸造你的诗歌轨迹”。诗作散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报月刊》《红岩》等杂志,诗作曾入选《2000年中国最佳诗歌》等书籍,出版诗集《果实与野兽》。现居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