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云两罍轩枫下清芬温葆深时術 |
分类: 求不妄 |
清人写信,说到私密事往往爱用隐语,当事人彼此心知,外人特别是后人看到,则如堕五里雾中,索解为难。
新近出版的《枫下清芬:笃斋藏两罍轩往来尺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12月)中就有这样两封信,即第四十六号“佚名致吴云”和第六十二号“吴云致吴大澂”,主要内容都与办理“顶礼之文”有关。“顶礼之文”就是一个隐语,实为江苏官绅为某人在吏部谋求补官之举,当时未能成功。信中还有一个隐语,则是帮助吴云办事的人使用化名:在第四十六号信中,
标签:
会通馆宋诸臣奏议活字铜版活字印刷铜活字 |
分类: 求不妄 |
标签:
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三统术衍竹汀先生日记钞 |
分类: 求不妄 |
既然说到《嘉定钱大昕全集》,有必要多说几句。这部书以穷尽的方式,搜罗钱大昕著述和传记资料,是了解、研究钱大昕学术、生平的必备著作。但从初版问世,它就是一部瑜瑕互见的书,最大的不足是在整理方面不够完美,断句标点错误较多,这些年也陆续出现一些商榷订补的文章,如陈得芝《<嘉定钱大昕全集>元史著述部分点校勘误》(《燕京学报》新11 期,2001 年),陈高华《<元史艺文志>(《嘉定钱大昕全集》本)点校商榷》(《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7 年第1 期)等。2016年,凤凰出版社出版增订本,“一是体例上稍作调整,二是增补了较多的辑佚内容;三是改正标点的讹误和错字”。陈文和为增订本撰写后记,表达对批评意见的欢迎,认为挑出瑕疵的批评,实际上是给书籍“美容”。他还在这篇总共只有37行的后记中,用了16行的篇幅,纠正陈得芝文章中两处“以不误为误”的错误,益见其精益求精的态度。最后他表示,“与原书比较,全书的质量是会有所提升,但‘无错不成书’的老话依然适用,敬希读者鉴谅”。
取增订本与
标签:
钱大昕辑佚潘奕隽归帆图集外诗 |
分类: 求不妄 |
标签:
连四纸开化纸古代造纸造纸 |
分类: 求不妄 |
“連四紙”
标签:
商学商学起源盛世危言郑观应 |
“商学”词源辨微
汉语中表示商业贸易之学的“商学”一词,是清朝末年随着中西通商和西方商业学说、商业教育传入中国产生的新词。对“商学”名词的起源年代,学界有所研究,但现在看来,已有研究对细节不够重视,结论也稍欠准确,因此还可以再加考辨,以尽量接近这个词的源头。
分类: 留爪痕 |
博客开通,不想到今天十年了。我是前几年勤快,这几年懒,基本只把发表过的文章放在这里,但这样,还有劳各位朋友不时前来指教,实在感激。
未来希望能更勤快些,继续耕耘这块小小园地,也希望能得到师友们更多指导。
标签:
印刷史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佛祖直指心体要节铸字印刷术发明权 |
分类: 求不妄 |
从技术角度研究解析印刷史
标签:
印刷史铜活字罗振玉 |
分类: 求不妄 |
从文献角度看罗振玉旧藏铜活字
2018年春,有中国收藏者从日本发现一匣97枚古代铜活字。根据匣内附带的大正元年(1912)十二月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出具的“假预证”,即暂时保管证书,这些铜活字曾由罗振玉拿到该馆求售,可以说是罗振玉旧藏。3月8日,十余位从事版本学、金属学、钱币学和印刷史研究的学者在北京召开学术论证会,对这批活字的性质、年代、国别和学术价值等问题进行讨论,一致初步认定这批活字是中国古代青铜活字,制作年代在宋元时期,认为它们被发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研究中没有早期活字实物的空白,学术意义重大。
标签:
魏孝文帝改革冯熙冯熙墓志 |
分类: 留爪痕 |
敬复艾俊川先生
艾俊川先生《疑惑难消的“三场葬礼”》(2018年8月10日《文汇学人》),对拙文《两方墓志与三场葬礼: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另类风景》(2018年7月20日《文汇学人》)提出了质疑。所言切实入里,极有见地。对于作者来说,得到这样的关注无疑是幸运的。下面借此机会再对拙文论旨做一些说明,以回应艾先生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