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佛教

古塔

辽宁

四川

福建

分类: 中国古塔

4.辽宁(包括赤峰),福建,四川(包括重庆、汉中)

 

(感谢风山堂,吉奥,热热,古迹寻游,天下人物,网然,而知,驿动的心,耶律一溜烟,风雨行进,野娃,小胖等提供部分照片)

 

(2015-12-12 15:39)
标签:

佛教

古塔

少林寺

塔林

文化

分类: 中原古塔寻踪

少林寺究竟有多少座古塔?众说纷纭,网上的各种资料鱼龙混杂,不求严谨、自相矛盾的说法居多。作为对每一座古塔都有收集癖好的人,一直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2008年去考察时遇上下雨,只拍了很少一部分;时隔7年后再去,塔林已装上了栏杆......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翻墙而入,东躲西藏勉强拍了半个小时,还是被管理员发现并礼送出境。

好在朋友老松赠送了一份《嵩山志》​,疯旅人则提供了一张塔林地图,热热、古迹寻游、江河湖海四方客等朋友帮忙拍了一些零散的照片;经过努力终于把少林寺塔群(包括塔林和寺院所属的其他古塔)的分布彻底搞清楚了。

少林寺范围内现存1911年以前建造的(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古塔​246座:其中塔林229座,寺内2座,寺周边11座,二祖庵3座,三祖庵1座。在有纪年的历代古塔中,最早的是唐永昌元年(689年)的法如禅师塔(位于塔沟),唐代的共6座,个个精品;最晚的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善修府公塔(位于塔林东北的山坡上)。

从建造年代上来看,明塔最多,​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元塔;两者合计占了80%以上;

从建造用途(目的)和来看,​除了极个别的特例(寺

标签:

佛教

古塔

古建筑

旅游

分类: 中国古塔

时常有朋友向我询问关于游览古塔的问题,比如哪里的古塔好看,哪里的古塔数量多,某地区的古塔有何特色等,这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我国现存的古塔数以万计,分布极广,跨越千年,时代、地域特色迥然不同,若是系统的分析不同地区、时代古塔的各自特征,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为了偷懒,嘿嘿,本文仅简明扼要的把各地区(省级)现存古塔资源及各自的精品做一介绍,抛砖引玉,作为各位古塔、古建筑爱好者们的访古、出游参考。

根据现存古塔的历史、艺术、科学和其他(如宗教、民俗等)价值的高低,以下分省逐一简介:

 (感谢 古迹寻游、江河湖海四方客、老松、崇寿寺、爱浮屠、馨假、野娃、珠联璧合、老扁、佐罗、耶律一溜烟、拜罗伊特、老红军、千钧一发、陈吉吉等朋友提供部分图片。另外排名这种事嘛,见仁见智,欢迎不同意见)

1. 陕西

陕西的关中平原是汉、唐时代的政治、经济中心,厚重的历史文化无以伦比。在我国各地现存的古塔中,时代最早且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是唐代古塔。(南北朝时期的古塔现存数量极少,无体系可言;且仅有

(2014-12-21 11:13)
标签:

古塔

石塔

经幢

密檐

幽云十六州

分类: 中国古塔

在河北北部、津京地区,分布着一种造型独特的幢式石塔。这种塔的尺度不大,高度一般在5米左右。采用当地特产的汉白玉为材料,精雕细琢而成。

http://s5/mw690/0016D2n3gy6OyjXj4nqf4&690

从造型上来看,这种石塔介于密檐式塔和经幢之间,暂且可称其为“密檐型”幢式塔。其风格明显是受到辽式密檐塔和汉式(唐式)经幢的共同影响,塔身结构和装饰特征同时具有了二者的特点,而却又有所不同。例如,“密檐型”幢式塔的塔身很瘦削,且其直径和塔檐部分的直径相比要小得多;而辽式密檐塔的塔身粗壮,其直径仅比檐部稍小。又如,经幢上最重要的构件——华盖,也是“密檐型”幢式塔所没有的。

标签:

古塔

经幢

王龙村经幢

固安

文化

分类: 燕赵古塔寻踪
此经幢原位于河北省固安县王龙村,1976年发现,随即在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建于辽圣宗(972-1031年)后期,(有些网上资料说建于金太宗时期,实为“天辅皇帝”之误解),高约7米,幢身刻“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及“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另浮雕有佛、菩萨、乐伎、飞天、狮子、迦陵频伽、共命鸟等形象。整体造型比例匀称,雕刻技法娴熟,实为不可多得的辽代早期石刻珍品。
http://s7/mw690/3c71dba54dc985c7815f6&690
上图:王龙村经幢(右)和前南庄经幢(左)

标签:

韩国

石塔

新罗

高丽

古建筑

分类: 异域古塔寻踪

朝鲜(包括韩国)和日本的佛教体系都是起源于中国的,当然佛塔也不例外。朝鲜半岛上佛塔的造型和雕刻基本继承了中国唐代的传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自身的特色。这次去汉城,主要是参观一下位于国家博物馆内的一些古石塔。

一直不习惯把汉城称为首尔,明明就是汉文化的继承者,从国家政治、经济、教育、宗教、艺术,到日常生活的饮食、称谓、民俗等各种习惯,哪一项不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非死不承认,要和汉文化划清界限,有意思么?不仅如此,还要得寸进尺,把长白山,甚至半个东北都硬说成自己的地盘,唉,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不多说了,浪费时间。

 

朝鲜半岛盛产石材,古塔几乎都是石塔,砖塔极为罕见。经幢也极少,可能因为密教在此地没有市场;但是灯幢却极多,几乎每个寺院都有,而且保存得很好。从造型上来看:

1. 佛塔几乎都是平面方形,底部为双层基座,下层扁平,上层高大。各层塔檐均为涩叠式,出檐平缓而深远,深得大唐技法之精髓。

2.僧人墓塔多为八角亭阁式。底部须弥座、仰莲座,束腰刻壶门;塔身雕刻假门、窗,以及天王(金刚);塔檐仿木。

3.灯幢多为八角形,其中底部采用狮子承

标签:

古建筑

古塔

三圣瑞现塔

陵川

晋东南

分类: 秦晋古塔寻踪

金代统治者推崇佛教,其统治中国北方的一百多年间营建了诸多佛塔,造型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多以模仿前朝(唐、宋、辽)的式样为主。其中,在中原地区现存四座大中型密檐式方形砖塔,均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为金代仿唐塔的优秀代表。这四座古塔中,三座位于河洛地区(洛阳白马寺、陕州宝轮寺、沁阳天宁寺),另一座位于晋东南,也是最早的一座。

http://s16/mw690/3c71dba5gd20fca28a78f&690

从晋城出发,坐往陵川的班车到达西河底镇。下车之后,本打算打车前往积善村,不料也许是人丁不旺,也许是时间太早,居然半天没有找到任何出租车或摩的。算了,哥有腿,走吧。从地图上看,西河底镇到积善村的直线距离也就不到3公里,不过真走起来还是颇费了一些功夫,尤其是在头顶烈日的情况下。走着走着,远远看到了村里的双塔。

标签:

栖霞寺

南唐

舍利塔

文化

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

分类: 江南古塔寻踪
提起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大家都会想起其末代国君李煜的那一曲悲情挽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国前后共38年,历经三主,均极力推崇佛教,虔诚度丝毫不亚于毗邻的东南佛国-吴越国。期间以首都金陵为中心,在境内大规模营造寺塔,新建、重修的寺庙不下百所。可惜由于战火,绝大部分南唐佛教遗物均已飞灰湮灭,而南京城外栖霞寺的一座石塔却幸运的保留了下来。更为难得的是,这座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南唐孤塔”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建筑和雕塑艺术,称其为南唐佛教的艺术极品,当之无愧。
 



栖霞寺位于南京的东北郊,从火车站出发
标签:

安国寺经幢

海宁

盐官

石刻

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

分类: 江南古塔寻踪

海宁,位于浙北,古称盐官,秦汉时朝廷在此设立管理地方盐政的官员——盐官,后遂成地名。明代改名海宁,“盐官”一词仍为县治所在地的名称。解放后县治迁硖石,目前盐官为海宁下属的一个镇。海宁名人辈出,是王国维、徐志摩、金庸、蒋百里等名人的故乡,又如清代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誉的海宁陈家;民国时期总理唐绍仪曾计划迁都至海宁;另外海宁还是久负盛名的观潮圣地。海宁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海宁最古老的遗物,2006年晋升“国宝”的安国寺唐代经幢。

去的时候正值观潮季节,然而在路上耽误了太多时间,只得与近在咫尺的观潮公园擦肩而过,直奔主题而去。

安国寺始建于唐玄宗初年,始称镇国海昌院,北宋时期改今名。原来规模宏大,至解放初期还有诸多殿堂,可惜60年代随着上百狂热的教徒一声呐喊一阵铁锤,寺院化为废墟,仅剩三座石经幢,成为千年古寺的唯一见证。

安国寺目前已经重建,但不在原址。后者由于没有任何建筑物,所以不是很好找;问路时“经幢”一词却

标签:

梵天寺经幢

杭州

西湖

吴越

钱俶

古塔

经幢

五代

文化

分类: 江南古塔寻踪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在浙江一带的一个割据政权,从钱镠受封为吴越王(后梁开平元年,907)至钱俶北上汴京献土归宋(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止,共经历三代五王。其全盛时期的统治范围包括现在的浙江省全部以及江苏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吴越国素有“东南佛国”之称,在其统治地域内佛教极为兴盛。而吴越国的五位国王中,尤以末代国王钱俶对佛教的虔诚最甚。


钱俶(929-988),原名钱弘俶,后为避宋太祖父赵弘殷之讳,改名钱俶,为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之孙。钱镠执政后极力推广佛教,广建塔寺,仅在杭州兴建、扩建的寺院即达二百余所。钱俶奉佛极诚,自谓“凡于万机之暇,口不辍诵释氏之书,手不停披释氏之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