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找到我说他家的孩子被她同桌欺负了,在操场上打她,上课时还打她等等,还说他家孩子老实,希望能给孩子调调座位,不知这位家长所说是真是假。我说先调查一下,因为我没看到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看看事情的真相如何再说。
回去问了这位被告的孩子,果然他动手打了他同桌,问他打的原因也说不出之所以然来,我把他“教训”了一顿,反问他:别人要打你愿意吗?他也摇头。还是个小男子汉呢,怎么会欺负女同学?我让他给同桌道歉,说声对不起。其实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过了两天,我又问那位被打的孩子“你同桌还打你吗?”她也笑着摇头,我还告诉她以后有什么事先给老师说。也许有的家长会误解小孩子的话,也怪我该嘱咐孩子们有什么事先给老师说,其实很简单的一句“对不起”完全可以化解。
班里的卫生实在让人着急,一开始就嘱咐孩子们不要乱扔纸,而且见到字纸主动捡起,可每天看到教室的地面让我知道语言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尽管不停地说,我也战胜不了不会说话的废纸。
当时不知从哪来的灵感,谁的地上脏谁就是当天的值日生。也许在某些情况下人真的是被逼出来的。当天班里的地面就比以往干净了许多,但总有几个一时还是改不过来,我就点名让他几个留下值日,也让其他孩子知道老师说话算数。接下来的两三天,地面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只有星星点点的纸偶尔会与大家见面,真是为我自己感到高兴,竟然这种方法会如此有效。
WHJ已经连续好几天没写作业,一次,两次,可以原谅,但一直这样就不太正常了。我找他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会说忘抄作业、落在家里、留在辅导班……而且一问他就哭,很委屈的样子。
但我发现他做题做的很好,趁机表扬了他几句:做得真好!作业要写这么好更好了。我以为这样会改变他,但无济于事!这让我想起原来班里的GZJ,低年级能考90多分,从上四年级开始不写作业,越来越懒,以至于到后来“0.1×1”他都不会了,那个孩子本身也很聪明。
想到这些有点可怕,也许这不会影响他现在的成绩,但是这种坏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必将让他变得越来越懒,也会影响到其他方面。我得想办法不能让“悲剧”重演,慢慢地努力改变他。
QBW是一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小男孩,这几天发现他在做操的队伍里总爱说话,只要离开老师的影子他就开始“撒欢”。并且他站在队伍中间,只要他站不好,后面的队伍都跟着变形。
我让他和第一排的一个同学交换了一下位置,并且告诉他现在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他是排头,大家都要以他为标准,不能乱动,不然整个队伍都会跟着他动。他依然用那具有代表性的微笑冲我点头,不管对他说什么,这孩子的心态很好,值得表扬。不知道这样会不会让他有所改变,心态好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遵守纪律,爱护集体。
六天的集中研修眼看就要结束了,在这看似短暂却又“漫长”的路途中,我们一路辛勤耕耘,一路满载收获。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没有阻止我们一路研修的热情。
马上要见到“胜利曙光”之时——最后一天,学校的网络不断出现故障,时不时的就会出现网络断开,大家开玩笑的说:把它也累坏了,电脑需要休息啦!嘴上如此说,但是我们所有老师仍然坚守“阵地”,等待维修人员修理。刚一试,
标签:
教育 |
班里有几个学生的试卷,每次看都头疼,特打击人。有天我突发奇想让这几个学生拿着答案自己批阅,很想知道他们看的时候什么感受。先从LJL和GZJ开始,一个40多,一个30
标签:
育儿 |
开学伊始,学生的心大多还沉浸在假期中,有些日常行为习惯需要我们去提醒,而且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一开始就要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
从做题中发现孩子们生活经验太少,而且有点摸不着头绪。例如:一间长方体的屋子,告诉长、宽、高,在四周贴高1.2米的瓷砖,求贴瓷砖的面积。这里的“高1.2米”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指哪里。正好教室里也有瓷砖,虽然不是长方体,我让他们把教室想象成长方体,让知道的孩子指给大家“1.2米”,再让大家一块儿指,这就明白了。
“虽然很喜欢上课,但一直害怕当教师,尤其害怕当中小学教师,----害怕当教师,是因为大家对教师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就拿一节课来说,知识肯定是要教的,不但要教,而且还要教得准确教得扎实,要确保学生能够学到位,最直接检测的方法就是在最近的考试中学生能否考出成绩;方法也是要教的,不但要教方法,而且还要确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得有趣味,教得有成效;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也是不可缺少的,课堂教学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要宣扬核心价值观。于是,一堂本可以上得轻松自如的课,在众多教学目标的重压下,变得沉重和枯燥起来。”
《课堂方法》这本书一开始,便道出了积压在小学教师心头多年的无奈。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师,自
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21米,高2米,有三根进水管,每分钟共进水10立方米,要将空池注满,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