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xwang仰望星空
dxwang仰望星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487
  • 关注人气:2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合肥物质院举办“破冰深潜,筑梦极地——
TS3-5北极科考”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11-11 18
11月10日下午,合肥物质院智能所林新华研究员“挺进北极深渊:TS3-5航次北极科考经历”分享会在科学岛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合肥物质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与合肥现代科技馆联合主办,孙裴兰科学探究工作室、合肥物质院青促会小组协办。青科协会员及北京101中学矿山分校师生等200余人参与活动,青科协执行理事长罗宇涵研究员主持分享会。

宇宙磁场国际研讨班在京举办 共绘宇宙磁场的壮丽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30
    磁场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它贯穿于从行星、恒星、星系形成和演化等各类天体演化过程,是理解众多天体物理过程的关键。对宇宙磁场的探索,不仅深化着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持续推动着天文观测技术和理论研究的进步。我国科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这一前沿领域,从太阳磁场望远镜的开拓性工作,到银河系磁场结构探测,显著提升了我们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未来利用精确测量太阳磁场的中红外望远镜等新一代设施、积极参与平方公里阵列(SKA)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我们正逐步夯实从太阳到宇宙深空的磁场研究能力。

LHAASO 实验探索原初黑洞爆发信号最新成果

文章来源:粒子天体中心  2025-11-07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国际合作组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关于原初黑洞搜寻的最新突破性成果。该研究利用LHAASO数据,对原初黑洞寿命末期产生的“原初黑洞暴”进行了首次全天空搜寻,并给出了国际最严格的观测限制。

原初黑洞是理论上存在于宇宙极早期的物质高密度区域直接引力塌缩形成的黑洞,是探索宇宙早期物理的重要探针,也是暗物质的候选体之一。原初黑洞通过霍金辐射过程产生高能辐射现象,特别是,质量约为10亿吨的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空间应用系统上行六项科学实验

025-11-01 来源: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本次共上行6项科学实验,实验样品及装置总重量63.2kg。来自中国科学院的载荷专家张洪章将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在轨开展“面向空间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此外,空间应用系统还将开展3项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包括“空间动物品系筛选与饲养关键技术验证”“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的关
我的新浪博客已经16岁了!

我亲爱的博友们,大家好!
      2009年11月11日我在新浪网上发表了第一篇博文,至今整整16年了。共转发天文学方面的进展博文5700篇。16年有5840天,也就是说我几乎每天发一篇博文。今后还能不能继续发下去,要看身体状况允不允许,我本人希望能再坚持5年,直到2030年。希望各位博友继续关注我的博客和微博。
我国正在地下700米狩猎“幽灵粒子”,为何去那么深?
找到了吗?


地下700米的“幽灵”捕
吕新友教授课题组在波导量子电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5-11-09

10月9日,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刊发了我院量子光科学中心吕新友教授课题组题为《Disorder-Induced Strongly Correlated Photons in Waveguide QED》的研究论文[Phys.Rev. Lett. 135,153604(2025)]。物理学院2022级博士生田国庆为论文第一作者。

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强关联光子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高效制备强关联光子,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了波导量子电动力学系统。该平台提供了一个高度可控的环境,让光子与量子发射体在一维波导中进行相互作用
吕新友教授课题组在波导量子电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5-11-09
10月9日,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刊发了我院量子光科学中心吕新友教授课题组题为《Disorder-Induced Strongly Correlated Photons in Waveguide QED》的研究论文[Phys.Rev. Lett. 135,153604(2025)]。物理学院2022级博士生田国庆为论文第一作者。

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强关联光子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高效制备强关联光子,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了波导量子电动力学系统。该平台提供了一个高度可控的环境,让光子与量子发射体在一维波导中进行相互作用,从而使其成为一个
我国首次实现基于熔盐堆的钍铀核燃料转换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成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简称“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在国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发布时间:2025-05-23
    北京时间2025年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罕见的毫秒脉冲星,与伴星以3.6小时的周期相互绕转,且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即掩食,犹如日食或月食)。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天文学家对于单个恒星如何演化已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但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都是成对出现,以双星系统的形式共同演化,过去几十年里,双星系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