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视觉/图片

四川古镇

牛佛

牛神庇佑牛佛镇(40个四川古镇全纪录之二十七)

    牛佛古镇位于自贡富顺县北沱江之滨,因其江对岸有山形似牛,传说古镇得其庇佑而水旱无恙,遂在山上建牛佛寺,每逢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五祭祀,盛况非常,故以此名镇。

    牛佛镇兴于明末清初移民之际,现今整体格局尚存,建筑布局师法自然而不拘规制,因此形成了许多弯横倒拐、纵横交错、青瓦高墙的旧街窄巷,现存的老街不太完整,但仍可想见旧时之盛。尤其是几处会馆和大宅,虽已成为民居或遭至颓败,但大家风范仍可领略一二,那在一片青瓦房中崭露头角的封火墙造型生动,变化多端,睹之令人心生振奋。街巷之间,古镇的居民们还日复一日地过着常态的生活,触动起城里人那渐渐淡忘的回忆。              

    沱江对岸山上的牛佛寺座西向东,面江耸峙,令古镇更添情韵。

 

牛佛古镇依傍沱江,山清水秀,青瓦连片。

标签:

视觉/图片

四川古镇

云顶寨

鬼市

摄影采风

古堡鬼市——云顶寨 
 
云顶场日落时分,有一种苍凉的感觉。

    位于隆昌之南云顶山顶的云顶寨,是郭氏家族于明代移民四川后修筑的堡垒式庄园,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形成现在围地200余亩的规模。由于郭家的兴盛,为满足其生活之需,在云顶寨外又逐渐形成了一个场镇,这就是云顶场。云顶场最为人所道、也最神秘的是所谓“云顶鬼市”。云顶场以农历二、五、八为场期,每逢场期,四方百姓凌晨三、四点钟便提着灯笼、打着火把前来赶场,约莫一个时辰,交易完成,人散场空,天刚初明。因是黑夜赶场,故称“鬼市”。这样的“鬼市”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也是云顶独特文化魅力之所在。究其起源,有言当年此地土匪横行,黑夜行抢,劫得物品后当夜即在云顶山进行交易,久之形成一方风俗。

  &nbs

标签:

视觉/图片

四川古镇

肖溪

摄影采风

肖溪,险遭没顶之灾的古镇 

    肖溪古镇地处广安市东北边缘渠江之畔。清初,大量移民入川,其中有肖姓移民在此落籍聚居,规模日大,渐成场镇,人称“肖家溪”。肖溪作为镇名,便沿袭至今。肖溪古镇依山临水,呈长条形的老街长约三、四百米,有如一条大船停在渠江边的台地上,故有“江边一条船”之谓。老街两旁是出檐很深的檐廊,两排廊柱很气派地伸向街的尽头。古镇人家的活动就在这廊檐之下进行,构成肖溪的一大特色。

    我曾两度造访这座古镇,第二次就在今夏,步入古镇,才知道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7月7日,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导致渠江水位猛涨,肖溪险遭没顶之灾,江水已涨至民房的天花板位置,老街的建筑只露出屋顶!洪水退去,很多房子都发生了倾斜。我还了解到肖溪近100年来至少发生过三次大水灾,上两次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和2004年,但水位都没有超过今年。我不禁为这座古镇的命运多舛而感到深深忧虑......

 

肖溪古镇坐落在渠江之畔

标签:

民俗

城隍庙会

四川古镇

郪江

摄影

图片

热闹非凡的江城隍庙会

就在昨天,农历五月廿八,我和一帮摄友来到三台县郪江古镇,这里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城隍庙会,这可是地道民间自发组织的,纯粹体现传统文化色彩的庙会,也是一次民族盛装大巡游,大狂欢!这样的庙会今天已经是凤毛麟角了。郪江城隍庙会现在名气日益大了起来,吸引了远近的村民和成都、绵阳的游客前来一饱眼福。当然,摄友们更是趋之若鹜,谁愿意放弃这样一个拍摄民俗题材的好机会呢!顺便多说几句,郪江可是历史悠久哦,早在2000多年前,郪人就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小国——郪王国。秦灭蜀,置蜀郡,郪为其辖地,至今古镇背后山上还有汉代崖墓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北数里的千年古道观云台观也是一处胜迹,值得一游。

 

郪江古镇,参加庙会的乡亲摩肩擦踵。

标签:

文化

人文

地理

旅行

四川

古镇

龙华

图片

川南兵寨——龙华
 
 

    龙华古镇在宜宾市屏山县西北,地处古川滇通道,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经过这里。明代建龙华寺,镇因此而得名。清代设军营于此,统辖川南数县驻军,并修筑城墙、炮台、衙署等,龙华遂达历史之盛。

    龙华有两溪相汇,称大、小龙溪,为岷江支流。古镇现今保存着三条较为完整的老街,名顺河街、新街和长街。在顺河街口,还保留着清代所建的寨门。青石板铺就的街面窄窄的,上面布满岁月的磨痕。老街全是传统的木质穿逗建筑,建成时代应在清代、民国时期。由于年久失修,建筑都已显现出破败之相,但因整体格局未被破坏,古镇的韵味至今犹存。

2-3

龙华老街,古韵悠悠。

标签:

文化

人文

地理

苏维埃

川陕

旅行

四川

古镇

恩阳

图片

 

红色古镇——恩阳

恩阳古镇位于川东北的巴中市,历史久远,南北朝即已建镇。这个古镇保存比较完整,现存老街巷近30条。恩阳历史固然悠久,但最值得说道的还是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此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次年成立苏维埃政府的这一段,至今古镇还保留了多处苏维埃遗址,因此可以称得上是个“红色古镇”。现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恩阳镇因有恩阳河和之河(一称支河)交汇于此,故而水运发达,历史上是川东北大巴山的物资集散中心。至今漫步古镇街巷中,仍随处可见凸出于木板壁约 50厘米、长2-3

标签:

文化

人文

地理

旅行

四川

古镇

移民

民居

 

我拍蜀中古镇

   我生于四川,长于四川,算是地道的四川人。为什么说“算是”呢?因为现在的四川人,究其两三百年以前的祖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外来的移民。明末清初,四川由于连年战乱(所谓“张献忠剿四川”并非唯一因素),川人十不剩一。清初开始大量移民,移民多来自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以及山陕等省,此所谓“湖广填四川”是也。移民的到来,为四川死寂的土地注入了活力,他们或重建旧镇,或择地而居,在这块陌生而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用汗水和智慧营造自己的家园,同时也创造出极富特色的文化。依偎于青山之麓,绿水之畔的蜀中古镇以其独有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为我们先人的创造性劳动作了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我的脑海中经常浮现出鳞次栉比的小青瓦屋顶,竹篾笆编成外敷黄泥白灰、被穿逗结构的柱和枋分隔成方块的山墙,宽宽的廊檐下,一溜望不尽的漆成羊肝红或黑褐色、又因年辰久远而褪色的铺板,因长年的碾压而现出凹凸沟槽、并在湿润气候中滋生出青苔的石板路,还有路上咿呀作响的鸡公车,头包白色“孝帕子”、背着背篼或赶路或闲逛的乡下人,街边茶铺头打长牌、冲壳子(闲聊)一杯茶喝到淡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