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很关注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发展和本土家具设计师的成长。因为中国设计实在还太弱小了,家具设计更甚。和国内其他类别的设计,比如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相比还
---- 摘自 《九型人格说话术》
李国辉著
九型人格分门别类,说话沟通各有侧重
九型人格,各不相同。关于九型人格的介绍请点击参看博文《九型人格概论大纲》,针对不同人格的人,说话要各有侧重:
同完美者沟通,话语要肯定,说话要条理清晰;
同给予者沟通,要对他们的付出表现出感激之意;
同成就者沟通,要配合他们说话,并分享他们引以为傲的成就;
同悲情艺术的浪漫者沟通,要密切地配合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在关心他们;
&nbs
光明乳业:“轻资产战略”的危机
——兼谈麦肯锡战略之误
“轻资产战略”不仅是近期“光明”事件的祸根,而且还将导致其更深层危机的爆发
文/邓德隆 火华强
近期,光明乳业的回炉奶和早产奶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单从事件层面看,光明出现危机的原因似乎是内部管理出了问题,企业应从此入手治乱扶正。但实质上,回炉奶和早产奶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光明在外部遇到了障碍——产品在市场滞销,致使牛奶不能及早卖出去,所以要回炉再加工,要借助产期标后以延长可售时间。究其根源,问题出在光明实施的“轻资产战略”上。
“轻资产战略”的误导
侧翼理论
在本身的号码相邻的就是侧翼,绝大部份人会有侧翼的性格特征。
如2号会有3号或1号的侧翼(记作2w3或2w1),一定不会有其他(如2w7)。
按此理论,性格即可分成18个类型:
2w1、2w3、
3w2、3w4、
4w3、4w5、
5w4、5w6、
6w5、6w7、
7w6、7w8、
8w7、8w9、
9w8、9w1、
1w9、1w2。
有关侧翼理论有很多讲法,有些人会同时有两个侧翼,有些则没有。侧翼亦有机会因个人经历或训练转变,如4w5(艺术型 -
放浪诗人)将MBTI 理论中的I 倾向E ,侧翼会倾向4w3(艺术型 - 贵族)。
1 W 9 ; 1 偏 9
一号控制自己, 九
标签:
设计意识
视觉沟通
视觉认知
注意
记忆
识别
杂谈
|
分类: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
人的视觉认知规律
人的视觉不但具有观察外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具备了对外部信息的感知、认知、记忆与思考等能力。我们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外部复杂变化的信息,但人总能正确地做出反应:选择、判断、识别、辨认、记忆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也正是认知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派,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学,所以也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
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作为一个独立学派的认知心理学的成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跨越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艾伦·纽厄尔(
Newell)和赫伯特.H.西蒙(Simon)等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解释人的复杂行为,如概念的形成、问题的求解以及语言等问题,它与格式塔等心理学派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是有所不同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高层次思维活动与初级加工的关系。”2认知心理学将人的认知心理活动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认为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类似于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过程,都是对信息的
记忆:学习策略
记忆是个体最重要的心理机能之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都离不开经验,人们能够辨认周围的事物,或者按照习得的动作学习、生活,都依赖记忆。记亿是个体过去所经历的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只是不像其他痕迹,例如纸张上记录的信息能观测到,而人的记忆无法直接观测,所以只能通过个体的外显行为加以研究。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于记忆有着不同定义,普通心理学将记忆定义为“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1,设计学科则普遍采纳认知心理学中对“记忆”的定义:“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或者“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遗忘是与记忆相对的概念,是记忆减退的过程。最早对记忆与遗忘现象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设计的实验中,被要求学习无意义音节,然后,使用再次学习所能节省的学习时间(百分比)来测量人遗忘的规律,最后得到了如图3-37所示的“遗忘曲线”2。从遗忘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人们最初对于所学习的材料遗忘得很快,额外的学习次数可以提
标签:
设计意识
设计理论
格式塔
知觉组织律
完形性原则
杂谈
|
分类: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
完形性原则的认知
完形性原则是指我们知觉中的空间秩序趋向稳定的组织力,它总是趋向于使各种单元形成闭合的紧密的整体。这种视觉单元倾向于形成简单形式的闭合,并尽可能使它与其周围完全分离的视觉本能,形成了视觉单元之间空隙的心理填充,且构筑了人们潜在的心理连接。换言之就是人的眼睛有趋向于使不完整的形完整化的趋势。这是非常有用的视觉规律,它能使我们在进行视觉表达时更加科学,更加理智(图4-29-1/2/3/4)。
举个例子,晚上当你回到没有开灯的卧室,灰色的床上一团黑色的影子的某几个特征使你能判断出床上睡着的人是谁。你完全是根据你的视觉经验进行判断。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曾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格式塔心理学家拿一张贵族舞会的照片给非洲土人看,结果他们怎
标签:
设计意识
设计理论
格式塔
知觉组织律
类似性原则
杂谈
|
分类: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
一、类似性的认知
类似型原则,即类似的各部分有被看成一体的趋势。
在(图4-12)中,圆圈和圆黑点看起来有相互“隶
标签:
设计意识
设计理论
格式塔
知觉组织律
临近性原则
杂谈
|
分类: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在视觉过程中,时间或空间上相近的各个部分倾向于一起被感知。
在(图4-7)中,我们的感觉是三行纵列的圆圈而不是一个大的集合体。一般地讲,感觉单元之间相对距离最近,它们相互连结阻力最少,且因此使视觉单元有可能定形而成为稳定的形体。
一.邻近性的认知
在(图4-8)这幅邻近性构成的练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些红色的元素是分为明显的两个阵营:画面中左下部分的那一群红色的线条的个性特征被掩盖在群体的形态中;而右上角的那几个红色的线条则被看成另一群体,画面中出现了一大一小两组群体。
20世纪前的画家在处理画面关系时,往往凭借的是艺术家自己的艺术直觉,虽然艺术家也知道在“统一中求变化”的构图原则,但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律用以指导,在创作中难免会出现画面构图“呆板”或“散”的效果。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群化”的原则后,就建立了一个科学严谨的造型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学说还有诸多弊端,但因其学说的切入点为视觉行为,它的诸多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在视觉传达艺术领域内,尤其受到广大视觉传达艺术家的推崇。
格式塔心理学是视觉艺术家、尤其是视觉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研读的一门学说。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就不难从纷纭杂乱的视觉元素中寻到其变化规律。这些理论也为理性地理解视觉传达艺术的精神内涵奠定了基础。
格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