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引导下的新课改,让许多学校发生了一些变化,让教育者的目光集中到课程内容的改变。但是,除了课程内容的改变,课堂教学的变化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元素,许多学校的学习机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深化新课改,须以问题为导向,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深层问题。
许多深陷学习负担之中的学生,课后作业仍然是“读写算”这些内容。其实,课堂本就是“读写算”的场所,为何还要学生到课外去完成?只能说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进行“读写算”,或者在做着与“读写算”无关的事情。
教师在课堂上又在做什么呢?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师教的大多是学生一学就懂的内容,是教师方便教或认为精彩的内容,而不是学生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内容。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活动”比较有结构,有完整、丰富、多样等特点,而学生“学的活动”则非常零散、机械、单调,难以形成结构。
因此,可以对日常课堂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基本判断:课堂上学生“学的活动”太少,许多应该学的内容没有学;教学过程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对话,而不是学
一、百年积淀 文化传承 开拓创新 形成特色
清末民初的安东,三间厢房的学堂是学校百年历史的开始。从开创新纪元的商业学堂,到战火中的安东县立林科高中,最终成为培育安东人才的摇篮。
历尽沧桑,积淀百年,如今我们昂首阔步地走进了蓬勃发展的崭新时代。承载着“我健康,为了民族兴旺;我高尚,为了人类理想;我创新,为了文明进步;我奋斗,为了祖国富强”的重任,以“身心两健、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佳”为办学思想,以“全市领航、全省一流、全国知名”为学校发展目标,坚持“面向全体,为学生成长负责;面向未来,为学生终身成功负责;塑造心灵,为学生人格完善负责;尊重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育人理念,形成了学校人文荟萃、校风纯正的文化底蕴,构建了“真、灵、动、美”的学生培养模式,形成了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严谨务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如今崭新的学校,在时代中发展,在时代中成长,在时代中探寻新的特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基于对教育更深层的理解和更本质的回归,并以“一种行为”呈现在教师身上,作用在学生身上,学校开始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