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2-05-20 17:43)
标签:

杂谈

     前段日子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在几场pk中落败的核心原因,肯定不是技术问题,因为这个因素打球前就已在盘口中体现过了,也不应该是状态问题,因为状态本身不是原因,状态是某个原因的结果。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意志品质方面的差异,通俗地讲打高尔夫球必须心狠手辣!

    近来我就是这么阴险地厮混于杭州周边各个球场,杀菜鸟,灭老师,成绩稳定在八十几杆。

    好像是上上周跟几个要好去安吉龙王溪切磋,大家都不愿清汤寡水地打卫生球,害怕打睡着了。按照前期约定link与我PK浪子与不凡,捉对厮杀,前九平打,后九视前九情况再议,一局500。

    前文说过浪子的长杆远而稳,短杆细且精,成绩一直徘徊在大七小八。link最近进步很快,五一节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把老顾扪在西湖痛打一顿,上一场还打了个82杆的今年最好成绩,不过今天我们化敌为友,心里希望他更

(2012-05-02 19:25)
标签:

杂谈

五月一日,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节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地去西湖参加劳动。在清晨的雾霭中,我紧握锄头站在十号工地的台子上望着远方。这时,战斗在软件行业的link来了,战斗在化工行业的浪子来了,就连在服务行业奋斗了40多年的蔡师傅,也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到了我们中间。劳动是快乐的,同时也应该是有价值的,我们一致同意在田间地头搞个团体比赛,同时为了进一步增添革命工作的热情,我再单独与link同志搞个比学赶帮活动。

     
打球动作不规范但成绩还马马虎虎的人,都是在打控制球,要么是控制动

标签:

杂谈

 

    话说老顾聊发轻狂,标榜菜鸟杀手,本欲自我调侃,却不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时引得杭州城好斗者义愤填膺,同仇敌忾。一石激起千层浪,且不说那些常被老顾欺凌的菜鸟恨得咬断牙槽,就是

(2012-02-16 17:18)
标签:

杂谈

 

大部分人虽然也算误打误撞爱上高尔夫,但有钱有闲是基础,有个先行好上这一口的朋友死拉硬劝为前提。老顾不是这样,他学球的起因很突然。

四年前的那个夏天,老顾单位在外地高尔夫球场会所开会,领导说与会者休息期间可以练习场畅打,打完把球杆还给球场并签上自己名字即可,会议结束可以到草地上去玩,啥费用都是单位承担。生性爱好运动的老顾跟同事们去了练习场玩了一个小时,好几个球都被他打飞起来

标签:

杂谈

    看到好几个高球名博写文章,说是要向一个叫老詹的人学习,以为高坛要出雷锋叔叔了,后来发现不是,原来京城那地方学习和切你的意思差不多。

    老詹本是个人名,现在有点名人了,究其原因除了天天体能,苦练球技,笔杆不辍,球友照片之外,应该还有点其他内在的东西,应该还有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否则不会红得都不太来得及搭理我们这些粉丝。想了些时候,觉得大概是老詹很真实,老詹用言行告诉我们:我就一凡夫俗子,取得一点成绩全靠苦练。

    高尔夫之所以吸引人,除了蓝天白云绿地之外,除了所谓的附庸风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把球打得高而直比较难,所以大部分人一旦把球打起来就有成就感,进而飘飘然地觉得自己天赋异禀,野心喷张……再进而又会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回事,天赋异禀但成绩很烂,大部分人纠结,不屈,奋斗,小进步,挫败,更纠结,更不屈……

    很多人天赋异禀的牛已经被自己吹出

(2011-11-14 12:31)
标签:

杂谈

     汇丰杯期间媒体采访王志文,问他为什么爱上高尔夫的人一般都不会放弃,王志文说这项运动和我们的人生太相似了,我严重支持这个观点,胡诌几点以示佐证。

    首先,高尔夫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运动,再好的运动员也必须时时对照正确的运动力学调整动作,一不小心就会偏离科学的轨道,造成成绩直线下降。人生也是如此,天生的劣根性和无常的生活环境会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思想,如果不能吾日三省吾身,迟早要背离道德,迟早要放弃理想,与我们主流社会渐行渐远。

    其次,高尔夫运动是十八洞运动,在十八洞中你会有抓鹰捉鸟的喜悦,也会有爆洞的沮丧,一个成功的球员,特别是业余球员,成绩取得不在于小鸟的多少,而取决于你爆洞的频率。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团队的强大不是取决于那个最优秀的人,而是团队中最短的那块板;一辈子的成就不是取决于某一次的辉煌,而是少犯错误,更不要犯

标签:

体育

    打了四年高尔夫,靠自己摸索,听球友教导,看比赛校正,动作改来改去,姿势越来越不像样子,好在成绩能够稳步提高。打一年时破百了,高兴;打两年时见小九,高兴;打三年时也能见小八,感觉高尔夫没有歧视我。期待早日见七……

    一直没请教练系统培训,动作不规范,不好。但错误犯得多,理解能力加强,找到正确方法不会再失去。我现在的动作依然是错误大全,谁都可以指正其中一二,但球场上方向稳定,距离尚可,短杆安全,80多杆不难。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点被我逐步做到:

    1、节奏。我一贯是快的,很快。快的目的很简单,想远;但高差点球员的快一般体现在启动快,这样带来的后果有两个,不远和失误。有一天终于找到拖拽球杆的感觉,终于感受左膝-身体-胳膊与球杆依次启动的细微感觉,成功就到了,其他所以问题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2、切下。刚学打球希望打高,总是习惯把球杆往天上撩起,后来学会平抽,但要有稳定的弹道和较好距离,击球时一定是沿着球的右沿切下,扎实的击球时只有一个短暂的切击声。

    3、送远。我打过两年右曲,想了

(2007-10-23 16:43)
            
 

     刚刚接触高球的时候就听单位高手们常把'No Touch'挂在嘴边,说打这个规则比球场规则难多了。然后就是亲眼见到两个高手在球场比拚,其中有一个洞特有意思,高手甲击球下球场排水沟,弓着腰乒乒乓乓打了半天,黑水四溅,打了七八杆总算把球打出来,再看球手那狼狈模样整个一下水道修理工。球手乙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球进池边长草,好象还陷入泥中,五六杆后弄出一个黑乎乎的泥球来。

 

    周日结对打'No Touch',我站在发球台上心里忐忑不安,暗自叮咛自己:有OB,有水的情况不用一号木,没把握的球尽量两杆过,千万不要蹈了前面描述的两位仁兄的覆辙。有了

(2007-10-04 16:50)
标签:

体育/竞技

体育

休闲

感悟随笔

     
 
                       

      打油高尔夫

 

 

 

(2007-09-24 16:51)
标签:

体育/竞技

               

 

球 童 的 尊 严

在高尔夫球场,球童有多么的重要,球手心里最为明白。曾经读过一篇博客文章,大意是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