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人所渴望的最终目标呢?也就是说一旦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就死而无憾了。难道是争名夺利,雄霸天下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于这一切都已得到并绰绰有余的秦始皇等人为什么还会产生更强烈的欲望 —— 长生不老呢?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俱已足,又思娇柔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良田置得多广阔,出入又嫌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要问世人心田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显然,人来到世上不仅仅是为
人之所以寻找、不断地寻找,是因为他有需要。
人有两种需要:一是肉体的需要,二是心灵的需要。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类似这样的一切都是肉体的需要。还有一种心灵需要,比如两岁的小孩子,他吃饱穿暖了,身上也没有病痛,一时离开了他母亲,他就会哭,他的哭是为什么?在身体方面虽一无所缺,但他那小小的心灵需要母亲的爱;等他渐大一点,母亲就不能满足他心灵的需要,他要朋友,他要娱乐;等他到大学,母亲、朋友、娱乐仍不能满足他……不是吗?请看: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意思是指人身体需要的重要性。无论对于古人还是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这话一样适用。
经过六十年代自然灾害的人们对这句话的含义是有很深的体会的。 在那一代人的心里,若能够吃一辈子的饱饭,
根据约珥国际新闻(Joel News International)的资料,「诺基亚复兴」在1991年开始,当时路德会牧师马尔科伊维斯托( Markku Koivisto )患上末期癌病,却奇迹般地治愈了。 |
|
这几年,经常听见基督徒抱怨传媒忽略基督教的声音,反对基督教价值观的言论却不时见报。几个人去政府大楼示威,记者也会报道,但我们几千人上街和平游行高呼「耶稣爱你」,几十万人参加葛福临布道大会,报纸几乎一字不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