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奥修,是一个让人很疑惑不解的人物。当你在听他的布道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圣人,是一位智者,也是我们共同的心灵导师。但是当你张开眼睛倾听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也会听见有人说,他是邪教教主,一个谋杀者,一个大骗子。看过奥修很多的书,就凭他的文字来说,怎么也不会让人觉得这个超脱俗世的人会和人们说的那个恶人有任何瓜葛。但是那些听上去言之凿凿的证据又让我们心生困惑。

    有时候我们就想会不会这也是一个迈克尔.杰克逊式的人物,一身真诚,却被全世界误解。就人类已有的劣根性来说,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那些事实呢?

    也许,我们需要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

    不管关于这个人的评价是怎样的,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很多思想和老庄不谋而合。尽管他们产生自不同的文化,但是他们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却对大道有了一个共同的瞥见,甚至是融于大道。奥修在生前的时候曾经讲过《庄子》和《道德经》,后经他的信徒编辑成书,国内也业已付梓出版。通过奥修的循循善诱的讲述,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道家两位先贤的思想。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古论经:百家兼具,了悟哲思
      金庸写小说,笔下的男子虽是林林总总性格各异,其中可如陈家洛般儒雅,如萧峰般大气,如郭靖般敦厚,如张无忌般天真,如令狐冲般洒脱,可总有一点是不变的--“侠气”。为侠者,不求高官厚禄,不求武艺卓绝,但求快意恩仇。侠者敢于特立独行,敢于做常人不能做、不敢做之事,比如萧峰阻止耶律洪基的大举入侵,比如郭靖镇守襄阳三十年,比如陈家洛反清复明,比如洪七公一生锄奸三百二十一人。再比如,杨过要娶自己的师傅。                         

      纵观金庸小说,可能再也找不出一个比杨过更贴近道家思想取向的男主人公。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追求自然本性的脱俗和个性独立的人格自由。就这样看来,与以儒家“兼济天下”为准则的侠客相比,道家实是很难出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道家衍生的只是与世俗叫板的西狂和与世俗井水不犯河水的笑傲江湖,杨过作为处于道家本性和儒家使命矛盾中的人物,一方他受到了郭靖儒家“家国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保持了道家的鲜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古论经:百家兼具,了悟哲思

老子“无为”的人生哲学解读

纵观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不难看出其中的核心思想即是“无”,“无为”,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由天道的“无为”进而延伸到人道的“无为”,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道是通于天道的,这样就把人生的终极关怀与形而上之道联系起来,从“道”的本质特征推出人的存在范式。陈鼓应先生说:“形而上的‘道’如果不与人发生关联,那么它只不过是一个空挂的概念而已。” (陈鼓应著《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26页)这也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明体达用的实践性及人伦日用色彩。所以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那么,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呢?“无为”是否指消极无所作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