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客七周年 |
标签:
资费移动互联网折扣随意打it |
新的时代,新的电信资费打法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信资费进化
《通信世界》的记者朋友来电约我写篇文章,说在资费设计、流量经营和中低端市场收入提升里挑一个选题。我毫不犹豫的说,我给你写第一个。在我的视线里,流量经营几乎是个伪命题,中低端市场收入提升是个慢变量,只有资费设计还有较大的空间,而且从目前来看,亟需“改革”,而不是“改良”。
“随意打”不是“非主流”
今天谈资费,与两年前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两年前,我在文章里、访谈里、媒体上说“中国电信语音资费还有大幅下降空间”,并引用软银总裁孙正义的判断“未来十年语音业务收入将只占运营商收入的3%”,几乎很少有真正的认同者,尤其是运营商朋友,也许是那
标签: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新营销平台新销售平台融合互联网 |
2012年2
标签:
海底捞电子商务传统企业位置经营流量经营 |
随着海底捞体的流行,这家火锅企业已经“被”带到另一个高度,甚至被形容为“人类已经不能拒绝海底捞了”,为海底捞平添一份神秘色彩。无巧不成书,恰好得到一个参观海底捞北京物流和生产中心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申请成为参观团的一员,正好可以借此一探究竟。
流水帐就不记了,就说一些关键“流程”和重要细节了。先是在望京店白吃一顿,然后用大巴把我们送去位于大兴工业园区的北京物流和生产中心。总算搞明白了为什么海底捞这么成功但店面并不多(北京也就17家),原来海底捞所有的食品半成品(就是我们平时吃火锅端上桌子的那些东西)都是这些自己的生产中心加工的,然后每天配送至各个门店(北京和天津的门店都是大兴的这个物流和生产中心负责供应)。如果门店太多,就难以保证菜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当然,就更不考虑加盟了,因为海底捞要全程掌控菜品和服务的质量。所以,现在北京和天津所有门店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荤菜有专门供应商供应,但生产中心设立了生化实验室,对菜品进行全面检测。
标签:
科技周鸿祎京东电子商务传统商业模式 |
这两天看到两条关于电子商务的消息,很有意思。
消息一:京东CEO刘强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东已完成逾10亿美元的C轮融资,目前到帐8亿美元,规模创互联网公司新高。京东计划最早2013年在香港或美国上市。来自微博。
消息二:凡客CEO陈年表示,凡客过生死关,期待成为另一个亚马逊。来自网站新闻。
乍一看,这两人各说的,细想一下,有玄机:他们在争第一,中国B2C第一平台,不管是不是事实上的,先做话语上的。因为不管是京东还是凡客,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成为中国最大的B2C平台。虽然看起来一个是卖数码的,一个是卖衣服的,实际上他们的目标都是什么都卖,而且都要成为中国的亚马逊。
为什么?因为京东也好,凡客也好,本质是卖场,卖场干的简单来说就是倒买倒卖的事,不论你是在线上卖还是在线下卖。唯一不同的是,作为线上卖场,竞争更激烈,价格更透明,所以卖场型B2C
标签: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网购it |
上篇文章提到,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电子只是手段,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才能找到那个最优的解。
具体来说,第一步需要做个选择题,也就是“要不要”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从全球来看,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各个角落,尤其像美国这种生活节奏快、物流和电子支付高度发达的国家,以及像日韩这种网络普及率高、生活节奏快、地域狭小的国家。从电子商务的环境来看,中国和他们不是一个量级的,因为电子商务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一个网站,实际上拼的是供应链、物流和售后服务。
那我们就看看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到什么程度,对传统企业才更有实际意义。从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主要指网络零售),大概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一、书盘阶段。以卖书籍和数码光
标签:
it |
通过此轮KPI改革,中移动期望能够打开通往未来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入口。
中移动对KPI文化的审视与再造赢得了人心。2011年精简后的KPI指标体系大幅加重对客户满意度和网络运行质量的考核,删减了包括数据业务、中高端用户数和集团业务在内的产品类和过程类指标,由19个实体指标缩减为13个,被外界和内部普遍解读为“高速扩张后的潜心修炼”。
在新的KPI设计中,中移动通过把客户满意度和网络运行质量两大指标的分值翻番,将经营和管理重点明确指向当前的短板,重在客户保有并试图提升客户价值。根据中移动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中移动的网络接通率优势与中联通、中电信逐渐缩小,在部分地区还出现被中电信超越的现象。
虽然数据业务、中高端客户数和集团业务不再列入公司层次考核指标,但仍会有关键指标进入专业和部门层次考核,将通过定期通报的方式进行约束。分公司对此的理解是,要集中资源抓服务
标签:
科技手机支付中国移动移动支付信用专家移动电子商务 |
分类: 移动互联网 |
最近三大运营商都在招兵买马,准备在移动支付上大干一场。这是其实以前也干过,只是那个时候虚张声势——最早应该是中国移动先搞出来的,然后中国联通跟进,但共同的特点是务虚,美其名曰战略性产品,其实是战略性展品而已。
但这次,是真干了!
原因不用多说,自我看来至少是来自几个方面:
一、管道到平台的转型。管道是运营商的立业之本,也是目前最擅长之处,但仅仅做这个不够,因为通道利润的持续走低是大势所趋,必须寻求的新的增长点,因此做平台是必须,基于手机和家庭通信终端的通信信息运营平台。然而在在这一过程中,支付逐渐成为瓶颈,因为越来越多的产品是跨行业的产品,这些不是话费里扣能解决掉的,其实这些在手机游戏、手机广告、手机音乐、手机电子书等业务的规划化发展和升级换代中已经明显体现出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不用说。支付,将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
标签:
科技中国移动电子渠道电子商务it |
分类: 3G |
最近准备将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的一点思考写出来,与大家探讨探讨。赫然发现,在这点上,号称比较“前卫”的电信运营商,从观念到行动上,都还比较落后,连中粮都在网上卖酱油了,中移动还没能在网上把手机卖起来。节前和运营商的朋友聊天,朋友也承认,没能在网上把手机卖起来,就是电子渠道的失职。
电信运营商没有理由不把电子商务搞起来,因为相对其他行业,有天生的优势:目标用户使用网络的频率高、产品很适合网上销售(标准化、体积小便于配送、不像食品那样存在保质期)、丰富的资源(网站、呼叫中心、门店等)……可是就是被远远的抛在后面,为什么?
我想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是“电信思维”——从来没有“电子商务”的概念,仅仅是停留在“电子”渠道层面。当然很现实的原因应该是还没到非做不可的程度,认为现有营业厅和社会渠道体系基本可以应付销售和服务压力,甚至更多的省市还在为如何通过电子渠道分流服务压力而头痛,怎么可能注意到电子商务的潜力。
标签:
科技京东电子商务杰克琼斯滞销品it |
最近和朋友聊天,不约而同聊到同一个主题: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
网络购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现在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没在网上买过东西的人可能比较难找。但是传统企业们一直认为,电子商务那是网商们的事儿,和自己没关系。
果真如此吗?
从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电子商务早就不是什么“非主流市场”,不是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市场。原因很简单,因为年轻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手机和电脑上,不光看,还买,也就是一部分购买力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当然这得感谢淘宝、京东们,是它们帮助这些年轻人建立起在网上不光看还买的习惯,因为往往习惯是最难改变的。
从201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进入这一市场,电子商务不再是纯网商们的游戏,因为电子商务不再是与传统企业毫无关系。在很多企业都发生过这样的“杯具”:企业自己不搞电子商务,结果代理商们见到网购市场这么火,纷纷上网销售,而且打出“**直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