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哲学研究 |
标签:
杂谈 |
分类: 哲学研究 |
作者的话
许多年以来,我常常惊异于一种不可言喻的光明,每每让我醉于生命之喜悦。这种超越的生命经验,在古希腊人那里,在柏拉图哲学中曾经得到了深刻印证。柏拉图的“洞穴之喻”、《第七书简》向我绽放出了真理的光芒。直观和逻各斯这两种真理的打开方式,既让我兴奋,又让我困惑。
标签:
杂谈 |
分类: 哲学研究 |
一、“有”之问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有关Sein
标签:
杂谈 |
分类: 哲学研究 |
三、逻各斯、无蔽与到场
&nbs
标签:
杂谈 |
分类: 哲学研究 |
小引
费希特的知识学,是一种“识论”,有万象唯识的味道,不过它是用Ist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各国传媒 |
1.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各国传媒 |
CNN可以直接访问的地址是http://asia.cnn.com/(亚洲版,中国新闻更详细)
CNN可以通过简单代理服务器访问的地址是http://207.25.71.5/
标签:
宗教学者逻各斯知识生产费希特 |
分类: 哲学研究 |
按照费希特的意思,要理解“学者的使命”,首先要理解“人的使命”;他认为这是一个“最高深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知识学中“最高深的问题”。“最高深”的不在于“人”是什么的问题,而在于人的“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人有使命吗?如果有,是谁派遣的?他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关于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老问题。要理解费希特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首先就要搞清楚“使命”这个概念。德语说Bestimmung,有规定、规章、用途、目的、使命等意思,但“规定”这个意思是最直白、最原初的,其他的意思是从这个意思派生出来的。费希特非常喜欢这个动名词,而且经常在“规定”这个意义上使用。如果我们把人的使命转换成人的“规定”,似乎有点不知所云,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进一步的理解。黑格尔把“使什么成为什么”的“规定”,称为“本质”(Wesen)。如果按这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