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培训师褚立欣
培训师褚立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3
  • 关注人气:4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专家知而言,智者问而听。提问在管理沟通中为什么比说重要呢,原因如下:

1、提问是为了获取信息,提出的问题可以帮助员工反思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逻辑,引导谈话走向解决方案。提出好的问题是引领大家向前一步的理想方法。

2、提出问题要比带着专家或者上司的姿态去进行一场对话更有引导和合作性。

3、每个人都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向员工提问表明你在乎他们的观点,这必然会增加他们的动力,提高士气。

4、提问更有益于倾听:讲的太多会让周围的人厌烦。你在提问的时候是在邀请对方讲话,邀请别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作为管理者的目标的核心--准许和鼓舞员工发挥创造力,更有动力的做出最大贡献,帮助员工承担他们的责任。

5、提问帮助你避免讲太多。额外的收益还有,它帮助你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方的故事上,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思维。

6、最重要的是,提问比告诉员工怎么做有一个关键的优势:回答者对他的回答有责任感,因此他更有可能去做自己刚刚说过的事情。

(2014-03-27 18:58)
服务创新,无论是“服务”,还是“创新”如果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都是非常大的话题,更何况把两者结合起来,我很难给出在哪个点上的具体建议,因为点是无法预测的,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由于文化的不同,对服务的关注也是不同的。只能给出基本的思路,到底如何做,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细细的琢磨。

1、客户期望值的把握

(2013-06-03 22:44)

   赣州的课程结束,网点主任周主任打来电话说,课程中推荐的书籍非常好(《4点钟起床》、《奇特的一生》、《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影响力》、《怪诞行为学》。)

    针对服务,询问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立欣把这些年看过优秀的书籍整理推荐给大家。
http://s3/mw690/66caba8fgde4108748bb2&690

    下面三本是偏理论的,任何岗位要想做好,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理论就是武术中的“道”,方法,就是武术中的一招一式。理论有了,服务方法及方式可以随心所欲,否则学到就是一招一式,自己会很辛苦。
    当今的市场竞争,已由过去的“商品竞争”演变成“服务竞争”。那么如何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呢?

  1、注重员工的先天素质
  众所周知,个人素质的差异会导致服务的差异。因此首先要做好员工选拔工作,这就要求经理把好员工招聘关。我们需要的是有一定社会关系和交际能力,聪明、灵活、乐观、诚实、有文化、有气质、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给公司带来一种朝气,给服务注入一股活力。

  2、注重员工的后天培养
  在员工加入公司用后,我们便要做好其培训工作。首先,应让他们了解协和、融入协和的企业文化;其次,再针对服务员和收银员岗位说明、公司的服务规范及其它制度对其进行理论培训,在其理论培训通过考核后进入实际操作培训,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给他们竖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其在优秀的员工指导下进行操作,最后理论和实践考核全部通过后方能上岗;第三,在上岗后仍要通过班会或其它组织形式对其进行培训,以不断增强其服务意识。

  3、重视、关心员工
  做为管理人员,不可能整天与顾客打交道,而只有一线员工才是真正与顾客面对面。所以,我们首先要真心为
标签:

邓中彪

深圳

取悦

革新

顾客满意

杂谈

分类: 沙龙活动

T深圳褚立欣:

 讨论:公司是否应该取悦于顾客?(愉悦:超出客户的期望而产生的令人感动的情形)
发言保持30字以上,1234有序发言。


T上海潘泽君:

1、感觉一直矛盾与取悦顾客与专业之间的差异,当然有能协调的部门,但是很多时候会发现从销售的角度与咨询培训的角度的为难。我的建议是适当的取悦于顾客,当我们认为的对的时候要坚持!还有业务人员必须配合老师去适当的取悦顾客。

 
S深圳石子欣:

2、凡事有度,取悦客户需要注意方式,不卑不亢的取悦还是必需的,客户心情愉悦沟通起来会顺利很多。每个人都有被赞美及被理解的需求,客户也不例外。取悦的前提是要坚持大的原则,不应该是毫无原则的取悦。

 
MT郑州李智:

3、在不违反职业道德和社会法规的前提下,取悦于顾客那是必然,因为公司存在的本质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在这个前提下,因为社会的现状就是“冰箱都制冷,彩电都有影。”我凭什么选择你?即使选择你的实质结果就是在满足我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能做的更好,固且可以把这称之为取悦于顾客。正如我在一公司所见到的一条标语:“我们的研究来自你的需要”,就充分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