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安全感

稳定与提升

萨古鲁

静哲心理

分类: 随笔
人的很多挣扎与纠结来自于既渴望物质的稳定,又渴望精神的提升。有时甚至将这两者置于2选1的境地。于是为自己制造出了一局困境。 

去追求稳定、安全、有保障,还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向往去追求一种未知的可能?




印度瑜伽大师萨古鲁如是说:


 

标签:

亲子关系

赢在起跑线

儿童成长关键期

埃里克森

分类: 亲子关系




 

标签:

静哲心理

孩子对抗父母

父母有效沟通

分类: 工作室的活动内容


昨天在公众号里发了一篇关于父母效能训练的活动。一些朋友对于活动形式、内容和目的不是很清晰,于是问了我一些问题。

 

我在这里给大家一并解释一下。

 

活动具体的形式是怎么样的?


每次活动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起阅读和讨论每一个章节的重点内容。第二部分,结合自身,将自己的困惑和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来。第三部分,使用书上的理论重新解读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具体问题练习新的沟通方式。

 

标签:

亲子沟通更有效

静哲心理

分类: 工作室的活动内容




人生很奇妙,你常常不知道在下一个转角,你会遇到谁,会和他发生怎样的故事。

 

在我打算做工作室的同时,一个年轻人闯入了我的生活。虽然我们的年龄相差了二十多岁,但我们可以无话不谈,一聊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现在她成了我的助理。

 

善于思考的她,常常把我们聊天后的心得记录下来,分享给她的朋友们。我觉得她所分享的内容,值得分享

(2019-05-28 13:45)
标签:

南京心理咨询

亲子关系咨询

婚恋咨询

分类: 工作室的活动内容
这是我写在工作室公众号上的第2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表示感谢。(工作室公众号是静哲心理,请在公众号里搜索并关注)

昨天通过大家帮助转发,公众号的首篇文章已经被一千多个人阅读,关注的人数也达到了七十多人,赞赏有了四百多元,甚至还有一些陌生的朋友想和我联系一起做事或做咨询。实在太让我感动了,感谢大家的鼓励和帮忙!

所以我觉得,这个工作室从一开始就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大家。我只是建立了一个可以和大家深度交流的平台。后面我想就一些主题来讲微课或者写一些文章,我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你们对什么主题最感兴趣呢?可以留言告诉我,我会选择关注人数最多的主题来聊。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日本的一个电视连续剧叫《深夜食堂》。我特别喜欢《深夜食堂》里面的那种氛围,
标签:

静哲心理

心理咨询

南京心理咨询

分类: 工作室的活动内容




 

2003年我去中科院心理所读教育心理学专业开始,我和心理学亲密接触了16年。2005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之后,开始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到如今也已经有14年了。

 

十多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也从一个常常被称为姐姐的人,变成了一个常常被称作阿姨的人。人变老了之后,体重虽然增加了,但

标签:

庄子

嘲笑

分类: 随笔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了这么一个故事。北海有一条巨大的鱼,名字叫鲲,其长几千里,它竟然可以化而为鸟。变成鸟之后,它的名字叫做鹏,鹏向南海迁徙时,击水行至三千里远,而后环绕着旋风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斥鷃讥笑大鹏说:我腾跃而起,不过飞至几丈高就落下来了,在蓬蒿之间飞来飞去,也就达到了飞翔最得意的境界,而它还想飞到哪儿去呢?

 

庄子说,这是大和小的区别。

 

标签:

佐野洋子

难熬的日子

分类: 随笔




 

佐野洋子女士写的《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活》真是一本有趣的书。是她在年老之后写的一本书。

 

她七十岁的时候,被发现乳腺癌转移到了骨头,她马上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标签:

癌症

分类: 随笔
又一个大学同学死于癌症。癌症简直就是这世界上最凶残的连环杀手,人类想尽了各种办法试图消灭它,手术、化疗、基因治疗。但所有的方式都被它暗中讥笑,因为几乎所有消灭它的方式,都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最先重整旗鼓的往往是顽强的癌细胞。

如果拿癌细胞和当代所有成功的企业做比较,我发现,那些成功的企业几乎都具有癌细胞的特质。

癌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无限增殖,几乎成了“不死”的永生细胞,而正常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不断地在各个地方开分公司,并且具有无限复制下去的潜能,永不倒闭,那我们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家成功的企业。

癌细胞的第二个特征是接触抑制现象丧失。当正常的细胞生长到彼此会触碰到的时候,它们就会自动停止生长,而癌细胞却不会,它的分裂和增殖并不会因为相互接触而终止。相反,它们会继续增殖,进而形成立体细胞群。当代的企业也不会因为市场的供应已经足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停止生产。同样,即便已经有了足够的生产企业,新的企业仍在层出不穷。

癌细胞的第三个特点是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故癌细胞容易在身体里分
标签:

埃伦兰格

生命的可能

分类: 随笔


这两天在看埃伦·兰格写的《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埃伦·兰格是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女性,一生获得了很多奖,其中一项是“成人发展与老龄化研究成就奖”。作为一位传奇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改变美国的伟大女性,她的个人经历已被好莱坞改编成了电影《逆时针》。

 

通过做了大量的实验,她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深思的观念:当我们把疾病的诊断当成是自己稳定不变的身份来看时,疾病就变得更加难以痊愈了。同样,如果认为自己老了,那么衰老就会加速。

 

她把一些老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让实验组的老人住在一个封闭的、布置成五十年代的环境里,谈论五十年代发生的事情,而且要求他们用现在式来谈论。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