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3-06-16 14:26)
标签:

尼采

非理性主义

生命的意义

教育

分类: 哲学

事实上,正确理解人们,毕竟不是活着的真正意义,错误地理解人们才是活着。一而再再而三地误解,然后在重新考量之后,又再次误解,才能知道自己活着。

——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

 

生命的意义,其实这是一个本质主义、理性主义的命题。追问一件事情的意义,就是希求这件事情能有超出它本身的作用——在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时间里都有作用的作用。这个命题的反面——没有意义,似乎就是如果一件事只对

标签:

哲学

理论

视角

教育

分类: 哲学
        别站在你的角度看我,你看不懂。
                                      ——迈克·杰克逊

 

一个理论其实就是一个看事物的角度(绘画、设计里的流派也一样)。当然,理论自己不会承认这一点,这样会显得它狭隘。它不会说,从我的这个角度看事物是这个样子,而是说,事

(2013-05-19 15:01)
标签:

山水画

意境

教育

分类: 杂文

    从小就听大人说“意境”这个词,从小就不明白意境是什么意思。有时似乎明白点,可又明白得模模糊糊说不清道不明。于是得出结论:凡是有那么点含含混混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觉时,就叫有意境。

    但我心中非常清晰明白的是:这样的结论不能令我满意!


标签:

偏见

哲学

教育

分类: 哲学

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偏见。

可是,我怎么知道那些偏见是偏见?是因为我掌握了不是偏见的“正见”,于是一切偏见都在我的“真理天秤”上原形毕露?还是以自己的偏见为标准,把凡不合己见者统统斥为偏见?如果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正见,说别人是偏见,是不是也是一种偏见?

对这些问题,我有一种根本性偏见:人,只能获得偏见,无法掌握正见。

 

(2013-03-07 13:51)
标签:

知识

感受

教育

文化

分类: 哲学

“哪里有知识之树,哪里就有天堂”——最古老的和最现代的毒蛇如是说。

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尼采《善恶的彼岸》

 

 

(2013-02-06 16:20)
标签:

教育

概念

感受

分类: 哲学

你可曾一个人出去散步过?坐在一棵树下,不带书,没有伴侣,完全自己一个人,然后去观察落叶,听水波轻拍岸边的声音,听渔夫的歌声,观看鸟儿飞翔,以及你自己此起彼落在脑中追逐的思绪。如果你能够独处并且观察这些事,你就会发现惊人的丰富内涵。

——克里希那穆提

http://s16/mw690/49ff92b4gd545f9e1440f&690
一朵巨大的花,火车头那么大……


    通过概念、定义去感受事物是单调的,没有调动感受力,更没有发挥感受力的丰富性和不可预测性。

    通过概念、定义去感受事物,就像老师拿着一个纸牌大小的火车头模型,给150名学生讲解火车头是什么样的。学

标签:

教育

作业

分类: 杂文

    到今天为止,将近一半的同学交选修课作业了。

    看交来的文字,心中越来越沉重。

    每年都有同学上网抄,但没有今年抄得这么多;

    每年都有同学抄得很离谱,但没有今年这么离谱!

    比如有位同学在“文章”里如此“夸”我:

    “记得开始上第一节佛禅课的时候,讲台上的那位老师格外的引人注目。很特别的短头发,这个发型足以让我联想到这门课的性质;很洪亮的嗓门,而且歌唱得很好听,整个人看上去就是很乐观积极的面貌。”

    天哪,我的头发不长不短很不特别好不好!我什么时候上课唱歌还唱得很好听了?

    还说:

    “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放一些有关佛的音乐,让我们能够放松心情,这些音乐能够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有所感有所悟。”

    天哪,我什么时候放关于佛的音乐了?我上课没这么多媒体好不好!

    这是从哪儿抄来的?

    更要命的,是有三位同学

标签:

不二法门

情感

分类: 哲学

自由的代价就在于保持永久的警惕。——马基亚维利

 

而保持警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恐惧。

恐惧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生活不能没有恐惧,我们要和恐惧周旋,但不要消灭恐惧,永远要和恐惧共存。

当《少年派》让我意识到这一点后,又看到叔本华说:

标签:

少年派

电影

影评

文化

分类: 杂文

http://s9/mw690/49ff92b4gd027fbfd7a48&690这部电影有趣之处,在于它情节起伏清晰,引人入胜,可最后居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于是引起观众的各种分析。而观众的分析,用心理学的名词来说可以叫“补缺作用”或“投射作用”,其实都是观众自己心态的体现。
    大家议论最多的,是两个故事版本哪个为真。

我也说说自己的感想。不过,我既没看原版小说,也不知道导演拍这部戏的任何构思,所有想法都从观影而来,也属“补缺”和“投射”。

 

电影开始时,相信科学的父亲要求孩子不能同时信三个宗教,说:“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没信。”其实又拜佛又拜关公还拜基督的人很多啊,我身边就有。拜一拜心中得个安稳,能算什么都没信吗?父亲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基督教不会

(2012-05-08 16:16)
标签:

春天

嫩叶

红色

杂谈

分类: 杂文

   http://s11/middle/49ff92b4gbf821cb4cf6a&690

    前两天在花城广场,远远看到一棵大树,满树枯叶,觉得很奇怪,都夏初季节了,怎么还会有如此完整的一树枯叶呢?走近一看才发现全错了,哪里是枯叶,满树都是嫩红轻薄的嫩叶。

    打小从课本里留下个印象:嫩叶都是黄绿色的,从来没有睁眼看看现实中的树叶是什么颜色。唉,我们的眼睛让学校教育给废啦!

    都知道秋天有红叶,可春天的红才叫生机勃勃呢!

http://s9/middle/49ff92b4gbf82290eaa18&690

 

花城广场这棵大树叫笔管榕,远看像一树枯叶,走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