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 16:02)
11月23日参加江西赣南二日游,首站参观梅州平远卧佛山下的大佛寺。下午经寻乌抵达安远,上山采摘甜柑、脐橙,不限量品尝,大快朵颐。夜宿三百山度假区,浸泡天然温泉,旅途劳顿一扫而光。初冬山区昼热夜寒,温差竟达十多度(14-29C)。
(2019-07-07 09:20)
丁未革命与塔护村
在辛亥革命之前,广东饶平县黄冈镇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武装起义一一“黄冈丁未革命”。
1907年5月22日,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及陈芸生、陈涌波、余既成等人在黄冈发动了反清起义,一举占领黄冈城。清潮州镇台黄金福带兵前往镇压,历时6天的起义遂告失败
(2019-06-08 12:15)
风光旖旎七星岩
今天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七星岩可说是大自然创造、赐赠的一处锦绣遗产。
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之北,天柱岩、石室岩等七座石灰岩峰耸立于仙女湖、青莲湖等五大湖之上,排列如北斗七星;湖上有山,山内有洞,洞中有河,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被誉
“岭南第一奇观”。喻称“千年诗廊”的摩崖石刻,是岭南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之一。
我曾两次游览七星岩。第一次孤旅独游,时间仓促,抵达即包乘电瓶车'巡游',然后登临天柱岩浏览景区秀色美景;翌年与同事们参加'肇庆二日游',也因行程紧凑而'走马观花',未能如愿'快旅慢游'。
肇庆古称“端州”
,原是宋徽宗赵佶未登基之前的封地,他曾被封端王。公元1118年,赵佶御笔亲书将端州改名肇庆,意为“喜庆吉祥之始”,沿用至今。
肇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特产端砚与湖笔、宣纸、徽墨并称“文房四宝”。另一名产是裹蒸粽,馅料有糯米
(2019-05-18 20:42)
美丽的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坐落在风景优美、郁郁葱葱的桑浦山南麓。1979年开始筹办,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潮汕史上第一所正规大学,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
汕大现址,文革期间是汕头市中学的五七学校总部及五中、十二中等分校所在地,俗称'劳大'。我在读的九中分校农场位于距此不远、往莲塘方向的五里亭南侧,曾来这边开会、劳动、看电影等。
现在的汕大图书馆、大礼堂、荷花池及林荫大道西边一带,以前是五七学校的菜地、稻田,我们曾来这里帮忙插秧;也曾在西侧“猫头山”上挑黄沙泥供给基建;那时的日月坑水库,现已变身汕大的日月湖,堤下平台竖立着12尊现代艺术风格的铜人雕塑。
(2019-04-12 20:42)
谒访潮汕名贤郑大进故居
这是一则在潮汕大地流传了几百年的传奇故事:清乾隆年间,即将赴任直隶总督的郑大进回其家乡揭阳县梅岗都山尾村(今揭东玉滘镇山美村)省亲,山美村与邻乡池厝渡素来不睦,而池厝渡乃大村,山美村系小村,因此乡亲们趁机找已升任封疆大吏、大权在握的郑大进出面为之撑腰出气。
可郑大进当即劝诫乡亲说:“强弱之不敌,父老所知也。世有千年池厝渡,而无百年郑大进。奈何修怨以害子孙乎!”言下之意是不能因逞一时意气,而让后代人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两乡人闻此十分敬佩郑大进的高尚品格与宽广胸怀,从此两个乡村各自约束,相安无事。“世有千年池厝渡,而无百年郑大进”成为了潮汕家喻户晓的劝和名言。
放
(2019-03-09 20:38)
小公园与《红牡丹》
今年春节期间,多年来一直被冷落甚至荒废的汕头小公园,经由'穿衣戴帽式'修复装饰后,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外地旅客前来'打卡'逛游,其热闹程度出人意料,成了新春佳节的'网红'。
小公园曾经是老市区商业中心,最引人注目是百货大楼、小公园亭以及建于民国时期的骑楼群。正是这些颇具特色的骑楼群,与后来在全国热播的优秀影片《红牡丹》喜结“良缘”。
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80年摄制故事片《红牡丹》,扮演女主角红牡丹的姜黎黎因此成了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由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至今仍广为传唱。
影片中一段精彩镜头就是在小公园片区最繁华的安平路拍摄。因影片的主要背景系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香
(2018-10-01 14:31)
一首几代人传唱的老歌一一《我的祖国》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香港大学作《一首歌,一个时代》演讲时,问及在场听众的人生启蒙歌,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回答的是《我的祖国》。龙女士又问: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谁知话音刚落,全场立即从低到高响起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大合唱,场面感人。
《我的祖国》作于1956年,系电影《上甘岭》主题歌,
(2018-09-12 17:50)
日前乘坐老同学的小车前往距离汕头市145公里、位于福建平和县大溪镇的灵通山游览。
灵通山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有闽南第一山之称,曾名大峰山,直至明末著名大学士黄
(2018-08-26 17:53)
访樟林古港(2018年8月25日)
今天上午冒着处暑季节的炎热,乘坐101公交车前往澄海樟林,游览樟林古港与秦牧先生故居。
樟林位于澄海区东里镇,因'遍地樟木,枞灌成林'而得名。樟林曾是清代粤东地区商旅的“通洋总汇”,帆樯云集,货栈成行,是潮汕红头船的启航圣地。据有关史料,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的100余年间,从樟林古港乘坐红头船到暹罗(泰国)的潮人就达150万人。
鸦片战争之后,汕头港逐渐取代了樟林港。樟林港虽早已繁华不再,但遗迹犹存。樟林古港现被定为南粤古驿道8个示范段之一,并入选“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今日周六,恰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七月半中元节。走过古港广场,沿着古港河岸览赏,一眼望去,古港河
(2018-01-05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