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6-10-07 13:30)
标签:

集邮

文化

玄奘

分类: 关乎传统与文化
  国邮政于今年9月4日发行了《玄奘》特种邮票。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邮票第一枚为“西行求法”,图中风尘仆仆的玄奘大师背后,背了一个竹制的书架,这个东西叫什么呢?
  这个东西叫做“笈”。笈,形声。从竹,及声。本义:竹书箱。多用竹、藤编织,用以放置书籍、衣巾、药物等。这张邮票的图像来源,应该是著名的《玄奘负笈图》。虽然对此图中的僧人是否是玄奘还有争议,但在一般人心中,这个就是玄奘大师的形象。
(2015-03-10 08:44)
标签:

美食

蔬菜

野菜

马头兰

马兰头

分类: 花草虫鱼茶果蔬
  几天说到做“青团”也有用马头兰的,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野菜。马头兰是我们本地人的叫法,一般都叫马兰头。小时候总以为马兰头就是那个儿歌里唱的“马兰开花二十一”里的马兰,事实上这两种植物不是一种东西,后者是马莲花,为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
  我们春天里采来食用的马兰头别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属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马兰头原是野生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
(2015-01-14 12:29)
标签:

土草药

野果

蛇莓

覆盆子

自然

分类: 花草虫鱼茶果蔬
  知道为什么临海人把覆盆子这东西叫做“gēgōng”(音同“葛公”)。北三县的上乡人不知叫它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下乡人好像是叫它“小麦苗”(音,不知是否这三个字)。对于这种东西,网上也有见叫山莓、树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就是没见我们台州的这种叫法。
覆盆子
  因为读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覆盆子”——“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觉得这个好像是我们临海的“葛公”,再去网上查看图片,就确定了我的直觉是对的。
  覆盆子为蔷薇科植物(
标签:

台州

方言

厉害

塞夹

文化

分类: 还是方言接地气
  是一篇歪酷里的老博文,现在补充了一些资料,再在这里重新贴一下:
  临海方言把厉害叫“杀甲”,两个字都是入音,确实显得杀气腾腾。但是不是这2个字呢?虽然《临海县志》是这样写的,但我总有疑问。因为这个词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偏中性的。方言如果没有汉文记载,久了的确会变得如外国语言,若在自创文字或采取拉丁化的拼音文字,如韩国和越南,就真的成为异国文字了。就如广州人把厉害叫“谁垒(seilei)”,写成汉字应该是“犀利”,若时间久了,谁能确定今后书写出来的会是准确的汉字呢?
  那到底临海话里的这两个字应该如何写呢?记得我的一位同学曾说过,他怀疑是“塞夹”(临海话中,“杀甲”和“塞夹”读音是一样的)。他说,古代有一种很厉害的
(2014-08-18 13:04)
标签:

情感

才女

临海

吕霜

余季女

分类: 灵江两岸是家乡
  子恺先生以“衔泥带得落花归”为题材,画过不少漫画。这句诗来自我们临海的宋朝女诗人吕霜的绝句,全诗如下: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网上好多地方,都称吕霜是清末人,实际上,应该是南宋人。
  吕霜,浙江临海人,宰相吕颐浩之后。她能诗善书,已订婚,但未过门而丈夫已卒。家境虽然贫寒,却不愿嫁人。家中有旷地一方约两亩许,她挥锄开荒,种粮种菜。老天久不下雨,她提瓮汲水抗旱保苗,终于夺得丰收。平时,她终日闭门为人织绢。路过她家门前的人,只听到机声轧轧而已。尝作《七绝》云:“一年社日多忘却,忽见庭前燕子飞。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天天劳动
标签:

集邮

极限集邮

极限明信片

收藏

好玩

分类: 闲来藏点小玩意
  近,在淘宝网上看到有邮友出售一种特殊的“极限明信片”。为什么要带引号呢?因为我觉得这东西不能称为极限明信片,它只具有极限片的外貌而已。因为,这是用北京的明信片贴了柬埔寨的邮票,盖上北京的风景邮戳。不过,因为是非常好玩的东西,也就买了几枚。先贴图:
  一个国家的邮票,似乎只能用该国家的邮戳销盖吧?别国的邮戳,能不能销本国的邮票,真的不知道。但这样的奇怪组合,总不能算极限明信片吧?
  转贴《FIP集邮展览极限集邮类展品评审专用规则》里的一些相关条款,对照一下:
  第2条竞赛级展品 
  极限明信片应遵循尽最大可能使以下各项间和谐一致的原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