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偶然看到孙俪因捐助而出现“捐助门”,又看了其它一些类似案例。感觉有必要梳理一下相关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分析,试图提出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故事一:
一位朋友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连续九年,后来不幸的是,这位朋友患了晚期肝癌,就不能继续资助这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了。这位学生的家长见许久没有收到资助款了,就找上门来,得知朋友的近况后,这位贫困学生的家长并没有表示出丝毫的同情,反而很生气,说道:“你不要和我讲什么,我听不懂,你答应捐助我的孩子上完大学,现在什么情况我不想知道,我已经几个月没有收到钱啦!你们到底给不给!”。
故事二:
2005年,一个名叫“丛飞”的名字被广大中国百姓记住了。他在十几年间,把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
标签:
杂谈 |
今天重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我对路遥的命运有了更多的思索。他本来能够写出更多不朽的作品,只可惜,太拼命了,只活了短短42年。也就有了今天的话题:什么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活法。
如果给对人生影响最大的事情排个序的话,我想大多数人会同意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应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了健康,其实什么也就都没有了。可是有些人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颠倒了这个顺序,通常会把自我价值的实现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为此而不惜牺牲健康。这就是路遥的悲剧所在,也是许多精英中年夭折的原因所在。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活出精彩来,活出价值来,活出幸福来,应当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课题。把这个
标签:
杂谈 |
心流:通向人生幸福之门
美国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在研究创意过程时发现,在一幅画创作顺利时,有些艺术家会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感觉不到疲惫,仿佛全世界只有画画这一件事,直到创作结束。之后的研究里,他访谈了大量的象棋选手、舞蹈家、攀岩者试图找到其中缘由。后来他把这种状态叫心流。即是指人们处于当下正在着手的某个事情或者某个目标时,人们忘我投入、沉浸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持久的愉悦感。具有以下特点:明晰的目标、明确及时的反馈、应对挑战的技巧、强烈集中的注意力、行动和意识的融合、掌控的感觉、自我意识的消解、时间的扭曲和内在奖励行动本身就是目的。
心流不是凭空产生的。心流的产生有三个阶段:
第一、心流产生的基础:明晰的目标、及时的反
标签:
杂谈 |
小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书。这样一个人沉浸在书中,时间过的飞快,书中的情境历历在目,总能清晰地回忆起书中的故事。那时候书太难找了,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饥似渴地看,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就这样,一本本名著被读过了,所有的零用钱被买了书,所有的闲暇时间都交给了书本。读书,只有是在独处的时光中才能很好地完成。
很多人害怕独处,在独处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位朋友总是在老婆出差时打电话叫我去他家,吃饭、喝酒、洗澡、吹牛。很多人苦于独处,感觉很痛苦。他们总想在人堆里生活,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将,或是和人不痛不痒地聊天。他们独处时会产生孤寂感,感觉无力,感觉不被人需要,感觉什么也做不了,感觉恐惧,有悲伤感,会怀疑自己的价值。
标签:
转载 |
1
有人说,成年后有两种人,一种是成熟,一种是老。而不少人俨然已经成为后者:年纪轻轻,却总是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为现状焦虑,却没有勇气和毅力去改变自己;做任何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现在的你是否也像这样:生活习惯凌乱,整日浑浑噩噩,为未来焦虑,但依旧毫无方向和意义地虚度时光。
和大力有一年多没见面了,最近见到他,惊得我下巴都要掉了。现在的他,身材挺拔,肌肉有型,笑容灿烂,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