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岳阳

文化

    从文化遗存浅谈岳阳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陈湘源

  岳阳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楚越文化的交汇点,是湖湘文化的摇篮。地方文化的形成,皆受制于人们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特殊的人文关怀。岳阳地处八百里洞庭与万里长江的交汇点上,洞庭湖的波澜壮阔,扬子江的风涛诡谲,汨罗江、新墙河的灵动多采,孕育着岳阳激越冲突型的文化思想。江湖虽然水患连年,但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既是理想的渔猎农耕家园,可又潜伏着突发性危及生存的险情,因此,它迫使生活于此地的人们要从长计议,互帮互助,开拓前进。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培育,于是,形成了岳阳文化的三个特点:忧患意识、进取精神、乐善品德。它贯穿于岳阳九千年文明史。台湾学者余光中称“汨罗江是蓝墨水的上游。”余秋雨称:“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贬官文化’”,“在这里(指岳阳楼),中国文

标签:

岳阳

文化

永不磨灭的“艺魂”

──记巴陵戏一代宗师李筱凤

陈湘源

巴陵戏艺人尊称李筱凤为的“一代宗师”,是因为他不仅艺术造诣高深,唱念做舞、吹打弹奏、编导演全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他为建国后巴陵戏的传承与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李筱凤老师虽然离开我们39年了,但他那种悉心进取,精益求精的艺术创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冒雪演《骂曹》

 旧时戏班,每年两起两散,腊月二十三是下半年散班的日子。无家可归的艺人惶惶不安,有家的都急切地盼望着演完最后几本戏,

标签:

岳阳

史论

30、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撰写递送于何时?

  由于范仲淹千古雄文《岳阳楼记》的巨大影响,古往今来,研究岳阳楼文化的人们,多言及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以下简称《求记书》)撰写递送的时间,皆认为是在庆历六年。笔者以为不妥,故试一论之,以求正于方家。为便于问题的探讨,先将《求记书》全文引录如下:

  六月十五日,尚书祠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知岳州军州事滕宗谅,谨驰介致书,恭投邠州四路经略安抚、资政谏议节下:

  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古今东南郡邑,当山水者比比是焉,因山水作楼观者处处有焉。莫不兴于仁智之心,废于愚俗之手,其不废而名与天壤齐固者,则有豫章之滕阁,九江之庾楼,吴兴之消暑,宣城之叠嶂,此外无过二三所而已。虽

标签:

岳阳古墓葬

                  岳阳小乔墓怎么葬在城墙上

                          陈湘源 

  游岳阳楼的游客常有人发问:小乔为何葬在城墙上?确实,小乔墓原不在此地,是在岳阳楼北约一里处的市一中北面围墙外,抗日战争中被日冦飞机炸毁。1993年,岳阳为了发展旅游事业,便于游人参观,故将小乔墓重修于此。现在的感觉是在城墙上,若是东汉末年,则在城墙内的山上,因为仅光绪六年重修岳阳楼,就“移进楼址六丈有奇”。当然,这只是为了弥补决策失误的解释罢了。

  关于岳阳二乔墓,《明一统志》云:“三国吴二乔墓,在府

标签:

《柳毅传书》

浅探

杂谈

《柳毅传书》故事原地浅探   陈湘源

摘要:唐人李朝威所作《柳毅传》,既具思想性,又具艺术性,故对后世影响极大。2004年,国家邮政局印发《柳毅传书》特种邮票时,曾引发了一场故事原地纷争。笔者从早期传奇创作的取材,故事主人公原籍,洞庭湖的传说产生的背景与遗迹,文献记载与文化积淀诸方面考察,认为《柳毅传》故事原地在洞庭湖。

关键词 《柳毅传》 故事原地 洞庭湖

《柳毅传》是唐代李朝威创作的传奇小说,最早见载于唐人辑录的小说集《虞初志》中。李朝威生卒年代不详,据有关资料记载,只知道他是陇西(今甘肃)人,活动于唐代中期的唐肃宗乾元年间。《柳毅传》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唐代仪凤年间,书生柳毅长安赴考,落第南归,道从泾阳探访同乡,遇牧羊女自言乃洞庭龙女,受舅姑和丈夫泾河小龙虐待,托柳毅传书洞庭龙君。柳毅慨然允诺。柳毅仗义至君山,依龙女所言循桔井下湖传书。洞庭龙王有弟钱塘君,性刚暴,闻之遂杀泾河小龙,救龙女归,欲以许配柳毅。柳毅肃然陈词,婉言拒绝,始罢。后来柳毅迁居南京,娶范阳卢氏女,一年后,方知即洞庭龙女化身。后同归洞庭湖。

《柳毅传书》的巨大影响。因为《柳毅传》这个故

标签:

陈湘源

慈氏塔辨析

慈氏塔的性质与始建年代辨析

陈湘源

摘要:岳阳慈氏塔是湖南现存最早的宝塔。它是礼佛的佛塔,不是压胜的风水塔。关于它的始建年代历来有“晋创”、“唐建”和南宋等几种说法。所谓“晋创”、“唐建”是前人将原乾明寺所建浮屠、南屠与慈氏塔混为一谈所致。现存慈氏塔建于南宋淳佑二年,是抗金名将孟珙为弘扬“以善良为本,以慈悲为怀”的精神修建的一座佛塔。

关键词:慈氏塔  性质  始建年代  辨析

  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位于岳阳市古城区洞庭南路(原塔前街)宝塔巷。塔高34.575米,占地面积46平方米,为七级八方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宝塔。座基为花岗石砌筑,浑厚坚实。第一层原有东西相通的塔门,清康熙大修时为加固塔身而封闭。自二层以上,每层东西南北四面各砌佛龛1个,内置精雕细刻的弥勒佛石像,各层高翘的石质檐角上皆挂铜风铃。顶上置重约两吨的铁刹,由相轮、宝盖、圆光等组成。相轮底座由八根铁链(因年深月乆锈蚀断毁五根,1965年8月10日又被雷击断一根,今仅存两根)连接塔身的扁铁,既起着加固作用,也起到避雷针的作用。塔身次第低矮,层层收缩,层檐间用叠涩法,上以青瓦堆塑莲花图案,线条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