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国江南人
北国江南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800
  • 关注人气: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苏东坡

乌台诗案

纪录片苏东坡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他少年得志,年纪轻轻便扬名天下;他人生坎坷,几度浮沉但秉性始终不改;他的词冠绝古今,林语堂说他“不可无一,难得有二”,他有太多太多的头衔,却最自称“东坡居士”——是的,他就是无数中国人崇拜欣赏的永垂不朽的文化人物——苏轼。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在三苏中苏轼的名气最大,才气最佳。嘉佑元年,二十一岁的苏东坡参加高考,一战成名。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人生的恩师——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称赞让苏轼名扬天下,而这名扬天下也为苏轼的一生坎坷埋下了伏笔。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心灰意冷,在这个远离京城的小地方,苏轼找到了几分慰藉,在艺术上迎来生命中的高峰。好友亲朋,音信全无,孤独寂寞之时,他写出了《卜算子·缺月桂疏桐》;游历板桥,观赤壁,他写出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在黄州开始了耕地种田的生活,他耕作的土地在城门以东,“东坡居士”的称谓由此而来。 两次去杭州,无论是通判还是太守,他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疏浚西湖,建设苏堤,杭州百姓拍手称快。西湖的诗情画意给了苏轼灵感,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横空出世,西湖成为了今天的“西子湖”。 年逾花甲,苏轼被贬儋州,他做好了一去不复返的准备。但他老当益壮,开课讲学,教化百姓,海南随后出现了宋代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他介绍朋友的药方,帮助不计其数的人远离瘟疫;他修筑水井、桥梁、道路,儋州从此有了苏公井、苏公路、苏公桥…… 正如北大赵冬梅教授讲的“身处逆境中却活的生趣盎然,苏轼不是第一各,也不是最后一个,但他却是活得最淋漓精致的那一个”。
我们怀念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用自己炉火纯青的艺术语言将黎明百姓的凡常心境不平凡地表现了出来,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文词书画都造诣高深的全才,更是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历程为我们演绎了困境中的生命的绽放,他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遇到什么——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阅读    收藏 

“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这部纪录片的最后,给出了这样的结尾。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是什么使这样的故事成为永恒?看完了这个记录片,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河西走廊的名字,早有耳闻,只感觉这是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名字。央视《河西走廊》记录片,以史诗般的表现形式,再现了两千年以来,河西走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发展演变史。我惊叹于编剧的巧妙构思,悠悠千年,用10集的篇子展现的恰到好处。我也感叹于河西走廊的精彩故事,每一个人物、事件,让人印象深刻,更加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向往。河西走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①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张骞是一位勇者,他有勇气,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有毅力,在逆境中不改变气节,终于完成使命,封博望侯,名垂史册。他是河西走廊的开辟者,他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第一次将中国和中亚的一些国家联系起来,河西走廊的故事,也从这里,满满的开始。

② 还记那个叱咤疆场,横扫千军的骠骑将军吗?还记的他为汉朝,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的杰出贡献吗?他是霍去病,一代军师奇才。在那个匈奴肆虐的时代,他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马踏匈奴,建立了一代功勋。是他,真正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的通道。

③ 常惠,西汉著名外交家,我的老本家,曾经多次出使西域,经过河西走廊。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他违反皇帝命令,出兵攻打曾经杀死汉朝使者的一个国家(地区),扬我大汉尊严。

④ 中原战火纷飞的岁月,河西走廊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保存站。郭瑀是在这样的时代中的一个大儒,他的学生刘昞后来成为了河西士林领袖。河西走廊为战火中的中华文化提供了传承的载体,为战乱之后儒学的复兴奠定了了希望。

⑤ 鸠摩罗什,曾经被软禁17年,命运之神眷顾他,最后被救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是一个外国人。正是他,翻译佛经,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⑥ 敦煌翟氏家族,他们是著名的莫高窟的修建家族。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被称为敦煌壁画艺术的极品。飞天的形象,美轮美奂,拥有很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最早认识这个是从认识樊诗锦开始的,她曾是敦煌博物馆馆长,有机会一定要到莫高窟看看。

很遗憾我不是历史学家,没有能力为写这篇文章提供信手拈来的素材。或者也可以说故事太多,简略的笔触似乎更加合适,在这里,隋炀帝举行了盛大的万国集会,阔端(元朝河西地区领袖)和萨班(藏族领袖)通过会谈实现了蒙古帝国对西藏的管辖;在这里欧洲使者鄂本笃争取去北京大使的资格,最后遗憾的一病不起;在这里,明长城一直从嘉峪关延伸到了山海关,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慢慢开始;在这里林则徐颠簸在流放的路上,但心中对于天下,从未忘记在这里;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现了石油、镍矿等宝贵的资源……

这里是河西走廊,这不仅是一个地理标记,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使命——绵延不绝的中国历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和继承发展弘扬的光荣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些,这里的故事,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永恒。

再次重复片尾的那句话,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河西走廊加油,中国加油。

阅读    收藏 
标签:

本科教育

大学

美国大学

哈佛大学

博克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首屈一指的大学,哈佛以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卓越的学术追求,高水平的教师学生,影响深远的社会服务而独步全球。近年来国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批判可谓甚嚣尘上。哈佛、斯坦福、耶鲁等世界名校被奉为圭臬,成为了国内大学顶礼膜拜的对象。而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站在当事者的角度看待美国的大学。

德雷克·博克于1971~1991年期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以领导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修订和学术机构改革而著称于世。本书的直译是“我们未尽潜能的大学”,副标题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们如何可以学得更好”。意译的题目是“回归大学之道”。从书名翻译上,我们对全书的观点可见一斑。作为一位为哈佛大学奉献了20年的校长,博克没有为哈佛的骄人成就而沾沾自喜,相反,他站在了批判者的角度,理性的反思以哈佛为代表的美国本科生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遭到了前所未有批判,本科课程缺乏统一目标、本科教育贬值、功利主义盛行…… 批判归批判,真正能给美国教育开出药方,解决所批判问题的寥寥无几。与众多批判者不同的是,博克结合自己领导美国最优秀大学20年的经验,更加理性,深入的探讨美国本科教育问题,并试图为美国教育开出药方。

第一章中,作者回顾了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由此来整体性地思考美国本科教育质量到底提高与否。南北战争之前大学与宗教联系密切,课程统一,注重人文,追求智力训练与品格塑造。南北战争结束后,宗教对大学的影响力减弱,科学课程地位上升,赠地运动引发了大学改革。二战后,《退伍军人再适应》法案颁布,经济发展的需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学,美国大学开始迈入大众化阶段。大学发展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缺乏统一的教育目标,尤其是通识教育的目标,让一些学者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缺乏信心。作者认为,本科教育质量下降的说法缺乏历史根据,但本科教育质量本应该比现在更高。在本章最后作者给出了无解之解,本科教育评价方法和提高与否都仍有待历史检验。

第二章作者主要探讨了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大学里的教师注重科研与校外咨询,以至于忽视了教学与学生吗?提出问题之后,作者通过数据论证证明对大学教师的批评言过其实啦。同时,作者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迫使教师们学术领导们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之外更多的投入于教学。他们不会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方式。因为难以判断,当学生在学业或其他方面取得进步时,大学教学究竟贡献了多少。作者认为美国大学有以下六大问题:对大学角色认识不同、缺乏合作、忽视教育目的、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忽视教学方法、忽视课外活动。作者认为最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怎样改进教学方法,怎样让道德发展与公民教育回复应有的地位。章末,作者再次强调,大学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今高等教育系统缺乏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大压力。我们的评估方式重视的是学生的入学成绩、教师的科研声望。总之,大学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没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机会。

第三章是关于大学的目标。作者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目标:表达能力­——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清晰地认识和界定问题,分析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利益关系,搜集资料并分析不同资料之间的关系,围绕某一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道德推理能力——让学生严谨地思考如何处理道德两难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公民意识——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民主信念和民主意识,更有效地参与民主进程;适应多元文化——让学生学会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和睦相处;全球化素养——建立一套知识基础,让学生适应出现的国际问题,把握可能出现的基于;广泛的兴趣——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为就业做准备——大学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职业准备。

第四章讲的是学会表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一方面企业社会对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非常认可,而现实中多数本科生表达能力乏善可陈。另一方面表达能力培养在大学里却不受重视。书面表达被一些行政部门和其他学科教授们视为传授标点、拼音等简单的机械活动,口语表达专业性差,相关课程不被重视。良好的表达能力将让学生终身受益,所以大学必须精心遴选表达课教师,给予丰厚报酬,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

第五章的标题是学会思考——关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而言,学生本科学习对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不高。问题根源在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会迁移,评价方式弊端让学生满足于争取高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呢?作者指出(从教师的角度):1.通过苏式教学法的运用来提高。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心齐,面谈,担责,反馈)。3.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4.对学习及时进行反馈。多数教师认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而在事实上,填鸭式的教学法在大学里依然大行其道。考核方式考题形式也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为啥教师们心行不一呢?首先,教授们一脉相承自己学生时代的教学方法。其次,苏式教学法要求高负担相对于灌输法更重,有可能让教师感到自己不足。最后,学生们已经适应了填鸭教学,未体会到苏式教学法的妙处。结论,改变困难重重,但绝对有可能。此外作者还提到了数理推理、专业课学习与思考力的培养的关系。最后(从学生角度),作者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以下几方面有关:一学生在学习上时间花费多少。二、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是否积极。三、学生课后与教师同学探讨时间多少。

第六章讨论的是关于品德的培养。通过列举社会与大学发展现状,指出了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道德教育。传统观点认为道德教育可以间接在其他课程中培养。作者认为道德推理课程相对更容易提升学生道德推理能力。除此之外,通过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保证自己行为不引起身边重要人物反对,学会避免与自己的行为准则冲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从校方的角度看,权威人士的以身作则,校领导对争议事件,不合道德事件的解释与处理,纪律的制定与执行等都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第七章讲的是培养合格公民。众所周知,大学的职能之一是人才培养,而培养的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合格的公民。作者在书中写道,“绝大多数教授都认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一名负责任的公民是大学教育‘最基本’或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同时,大多数教师也认为大学里各种课程,活动,本科教育目标已经足以保证培养合格公民。作者再次反思,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我们是否已经“仁至义尽”?结论:在公民教育方面,大学的表现是失败的。作者随之提出了更具体的公民教育计划:首先要明确大学所能达到的公民教育目标(不应该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政治主张,同时不可放弃公民教育的责任),开设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的四门课程(美国民主概况,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基本原理,美国参与世界事务方面的课程),其次还可以通过校园活动的改革促进公民意识的培养。最后的最后,作者指出最最重要的是说服大学领导与教师重视实施公民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第八章讲的是多元文化,近40年以来,美国的校园日益多元化,处理不同背景、种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大要务。在此之中,尤其要注重处理黑人与白人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对于前者,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人的交流与合作。

第九章讲的是为全球化做准备。作者提出了帮助学生为全球化做准备方面的四个目标。1.培养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2.将学生培养成谙熟世事,富有思想,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3.培养学生足够的敏锐性,理解不同社会与文化,在日趋国际化的社会中高效的工作。4.拓展视野,通过比较的视角了解本国与他国。目标制定容易,但针对这些目标所制定的措施实施情况怎么样?应该如何改进呢?第一,课程。国际课程利用率不够,学校提供了机会,但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应该做的不是粗略的让学生学习几种文化,而是教会学生消除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误解。第二,英语学习。同写作一样,不受重视。应该充分提高师资水平和重视度。第三,海外教育,比率太少,应该加大资助,扩大数量,延长时间。第四,国际学生,难以融入当地文化,难以促进全球化。应该通过研讨会,共同居住等加强国际学生的融入。作者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展望中指出,美国学生应该重点掌握两门课程: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理解不同的文化。

第十章探讨的问题是培养广泛的兴趣。本章中对通识教育多有提及,指出了四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第一,经典名著课程。第二,概论课程。第三,围绕几种主要思想方法组织通识课程。第四,指定选修课程(美国最常见)。四种模式各有利弊,理想的方式应该是混合运用,扬长避短。

第十一章的题目是为职业化做准备。一方面传统的人文教授们反对职业教育:1.职业教育着眼于技能训练而非学生心智的发展。2.学生将职业看的过重,助长了功利主义。另一方面,大学不可能完全回避职业教育:1.生源危机。2.容易让学生走向一种误区——工作等于赚钱。3.大多数学生渴望大学教育能够为未来职业做准备。

第十二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展望未来。“美国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使美国大学骄傲自满起来,但事实上,美国大学危机重重:从多数研究结果来看,大学教育让学生在各方面进步不明显。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作者将答案定为了教师不愿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也不想探究新的教育方式。在改善本科教育质量方面,我们的大学缺乏足够的压力。

通读全书,我们不得不令人敬佩:博克是一个非常具有危机意识的人,懂得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同大多数心系国家的美国学者一样,博克看到了美国大学繁华背后的荒芜。这些荒芜对普通人而言或许无伤大雅,但对精益求精者而言,则断不可接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能够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理性的分析美国本科教育的各方面问题,在肯定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发现不足,追求更加卓越的目标。

再看国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提出已有十几年,至今我们国家依然没有一所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别说大学啦,连一个世界排名前5的学科都没有。或许最重要的不是提出震天动地的口号,不是整天喊着我们教育经费不足,我们大学历史太短(香港科技大学咋解释),最重要的是理性的分析我们的本科教育,大学教育以一种前瞻的眼光看待现在与未来,想想我们如何可以做的更好。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