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移动TD网络在部分城市的即将开通,TD网络的经营工作将走上前台,不过,从目前的消息来看,中移动还没有对外透漏任何经营细节,特别是TD网络的市场定位问题。
然而,最近我看了两篇文章谈到TD的市场定位,一篇大意是以高低端定位,另一篇是以品牌定位,且不论正确与否,这确实也说明到了考虑TD市场定位的时候了。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市场定位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定位人群(Who),二是市场定位手段(How),缺少任何一个方面谈市场定位都是不全面的。同时,市场定位是分阶段的,市场进入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的市场定位也不同,在这里我们仅谈市场进入期的TD市场定位。
常规方法是对4P乃至6P进行详细分析后,再套用SWOT框架,于是大概一个市场定位战略就显现出来,但是,全球的通信行业有垄断的性质,是市场与计划经济共同起作用的行业,如果不了解来龙去脉,分析的结果可能是不符合实际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为什么发展3G?,总的看来,发展3G有4个方面的原因。
1、在发达国家,语音业务已趋于饱和,移动业务缺乏新的增长点;
无论世界怎么变,我对你的真情没有变
通信产业经过近30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影响了人们长期以来的生活与工作习惯,通信产业的产品是一种服务,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的需求,这种传递的质量在提高,传递的内容更加宽泛与深入,而正是这种产品与众不同的特性以及技术的看似复杂性,让很多专业的市场研究及经济界人士涉足很少,目前还是仅仅局限于通信界人士探讨其经济特性,过去讨论的
1G、
8月7日新浪网消息: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区的通信行业数据显示,移动电话用户累计1570.7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3万户。
其实还应公布移动通信收入增长的数字,这里没有。
单就这个数字,按照正常观点来看,有以下思考:
1、北京市的移动通信市场趋于饱和;
2、用户需要发展,但用户的发展是靠抢竞争对手的用户,而不是发展没有手机的用户,
3、发展用户的同时,更要注意的是稳定老用户,因此,客户关系维护政策要多出台;
4、收入的增长主要不是靠用户的增长,而是要通过出台刺激话务量的政策来提高收入,或在增值业务方面发现亮点;
5、最后,这个数字可能导致的的结果是:北京的价格战将会变的更加惨烈,因为双方都会认为只有通过抢占对方用户才能最有效的增加收入;其实,价格战的结果将会大大刺激话务量的增长。
相对于日韩来说,欧洲的3G发展缓慢,截止到2006年6月,3G用户达到3763万户,占总移动用户的5.4%,主要3G制式有WCDMA,HSDPA,CDMA2000
1X,目前在欧洲开通3G的运营商主要有两个,分别为Vodafone和和黄3公司,欧洲的3G运营商在运营3G网络时虽有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值得我们吸取教训。
1)、起步失误
2000年前后,欧洲开始拍卖3G牌照,此时,欧洲发达国家的移动用户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人口总数的60%,语音业务已经趋于饱和,为了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开始把以3G为主的数据业务作为增长源泉,欧洲的运营商把未来的希望都压在了3G上了,其实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语音业务还是主导,但由于热情高涨,政府主管部门高价拍卖3G牌照,运营商也通过高额费用买下了3G牌照,由于资金被大量占用,无更多的资金建设网络,同时,欧洲的运营商普遍采用WCDMA的制式,在2004年以前,相对于CDMA2000来说
韩国是全球 3G发展最快的国家,截止到2006年9月3
3G争吵多年,有满怀希望者,以日韩为榜样;有略带悲观者,以欧美做参考。但做为即将上马的中国3G,务必要深入了解先行者的运营轨迹,找出做的好的原因,查出做的差的问题,现在首先让我们走进邻居日本,去了解日本3G的运营。
日本是全球最早提供3G的国家,2001年10月份NTT
DoCoMo第一个推出基于WCDMA制式的3G服务FOMA(WCDMA的品牌),日本提供3G的移动运营商有3家,分别是NTT
DoCoMo、KDDI和Vodafone KK(后被软银收购),其中NTT DoCoMo和Vodafone
KK运营WCDMA,KDDI运营CDMA2000,截止到2006年9月,3G用户占总移动用户的61.22%
,日本已经真正进入到了3G时代,下面我们主要对NTT DoCoMo和KDDI的情况做一介绍。
1)、网络制式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2G时代的语音业务已经增长乏力,日本数据业务发展较早,主要是利用2G的网络,但日本最
3G的话题多是数据业务,在中国移动通信史上,到目前为止,能称得上成功的移动数据业务案例就是“移动梦网”,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移动梦网”现在出现了困境,如果以2005年为时间点,那么在2005年以前的“移动梦网”是成功的,2005年以后是否能转型成功还不能过早下结论。
2005年以前的“移动梦网”可以称之为是“移动梦网“的前半生。下面让我们看看”移动梦网“的前半生是如何辉煌的。
2000年9月,中国移动召集上百家SP探讨商业合作模式,11月,“移动梦网”计划正式发布,从此中国移动一改传统移动通信的商业模式,扩大了产业链,走向了与产业链各方多赢的商业模式,中国移动自己定位于“移动门户+移动网络提供商”,开放WAP和短消息平台,并实行公平接入,所得收入中国移
每一台CDMA设备或手机中都要使用高通公司的核心芯片
这两天,高通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董事长汪静频频露面,一是指责中国3G牌照发放过慢,二是宣布华为、中兴终端未获其TD授权,于是高通的一场收专利费的宣传战开始拉开。
毋庸质疑,TD的专利谈判出问题了。
高通是谁?一句话:这是个贩卖标准的企业,谁用了它都会上瘾,它想做微软加英特尔。
TD的专利之争,其实就是标准之争,当1990年,贝尔大西洋和纽约电话公司支持CDMA时,小公司高通开始了标准策略的表演,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高通就成为了通信标准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大公司。
标准之争是信息产业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你可以把它看着是上帝的宠物,也可以看着是人间的祸害,如何理解呢?消费者一般都喜欢标准,降低了学习的成本,于是有利于市场的推广
1994年7月19日联通成立大会 2002年1月8日联通CDMA试运营
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失,生命周期何其短,因此在年轻及壮年时把握住每次机遇是人生成功的关键,企业也是如此,都有个生命周期的问题,做的好的企业可以横跨几百年,做的不好的就很快夭折了,因此,企业务必在其所从事行业的蓬勃发展阶段,紧紧抓住各种机遇,才能获得市场的主动权,
经常看到有关WiMAX与3G的讨论话题,好象有点白热化的程度。
其实,3G目前好象是正房,WINMAX是偏房,而作为偏房的WINMAX想夺正房的地位,那作为正房的3G非常不乐意,那么两者如何相处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官方老爷来协调,否则官方老爷觉也睡不好。笔者作为看客,在欣赏热闹场面的同时,很无聊的对两者的优劣势做了个比较,以与众人共享。
1、WIMAX的目标在于实现宽带接入的无线化,3G的目标是实现移动通信的宽带化,两者发展的初衷与设计的目标不同,但两者最终要走向融合。
2、3G已经占有时间与市场优势,截止到2007年2月,全球在建3G网络已达495个,用户接近4.5亿,而WIMAX目前仅有24个网络进入商用阶段,因此WIMAX在未来要解决终端、平台标准,网络漫游、用户的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这条路会很漫长。
3、WIMAX在全球要解决频谱资源问题,而3G在这方面不成问题,目前WIMAX正在极力加入3G大家庭,但是加入以后要和3G抢占频谱资源,在中国将来主要和TD抢占频谱资源,这可能是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4、虽然WIMAX在传输速率方面优于3G,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