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标签:
财经 |
标签:
财经 |
标签:
财经 |
标签:
财经 |
曹远征:我想说的宏观金融改革都清楚了,现在微观金融,风险管理都跟这些紧密相关。我想在未来中国金融有两个问题大家会看到非常明显,第一个是 央行讲的竞争在放开,今后的利率还会很高,利率是个市场体系,并不是放开自然就会降低的,它是货币市场信贷跟资本市场,长期收益曲线没有形成,这是产品非 常稀缺的原因之一,不仅金融产品稀缺,而且衍生产品稀缺。
这个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体会,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股权问题,最核心的汇率,这个市场可能是未来金融机构本身的产品创新和风险定价问题。
第二是治理结构改善和其他方面都有很多问题。2004年我们改革的时候,要叫银行变成一个真正的企业。如果进一步改革的话,我希望从微观还需要 做更多的工作,包括可以讨论为什么金融机构需要国有持这么多股份,也包括如果对民间开放,能不能民间不要去竞争什么金融机构了,办银行并不一定办的好的, 为什么不能开放,使大家共同来,既促使金融机构的机构改善,同时也给民间资本提供新的渠道。
互联网金融是个革命,它的革
标签:
财经 |
由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英才》杂志联合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智力支持的2012产业中国年会于2012年12月21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产业转型与升级之路。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论坛上阐述了金融变化、尤其是金融脱媒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曹远征认为这是中国近年来发生最重要的变化。
标签:
财经 |
新华网新加坡6月13日电(记者胡隽欣)中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日前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届黄祖耀新中金融与银行业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使用是满足国际需求的结果,“始于贸易”但“不止于贸易”。
曹远征指出,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2008年底到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机高潮时出现的“美元荒”,使得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新兴市场开始考虑通过本币结算减少地区贸易受到非本地区货币波动的影响,同时推动本币贸易融资,减少对非本地区货币贸易融资的依赖。这种务实合作的需求最先产生于亚洲,其中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蓬勃发展、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深化使得加强本地区金融货币合作显得水到渠成。因此,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始于贸易”。
而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开放,因贸易在海外积累的人民币头寸如果没有良好的投资渠道,将削弱人民币使用的动力。如果人民币国际使用不能深化,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的范围就难以扩大,因此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不止于贸易”。
曹远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香港在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国内地外汇管制的大前提下,香港能为境外头寸拥有者提供理财、存款以
标签:
财经 |
新浪财经讯 4月14日消息,央行今日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对此,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新浪财经指出,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扩大将促进汇率市场化。
“这是预期中的事情,”曹远征说,过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呈现单边现象,或贬或升。而此次央行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形成上下浮动的双向浮动机制。
“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产生重要意义。”曹远征说,“央行将不再成为唯一的供应商,市场能够加入进来。这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合理化。”
关于央行此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曹远征指出,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将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利于要素价格市场机制的形成。不仅促进经济发展,也将使央行利用利率工具来调节经济的作用扩大。
外贸企业方面,曹远征进一步指出,企业是根据汇率和利率的波动来决定生产和销售,要素价格市场机制的形成将会促进企业资源配置合理化。
标签:
财经 |
和讯银行消息 2012年3月28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2012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针对目前热议的银行业暴利问题,会后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和讯银行表示,讨论银行业高利润总量是没有意义的,应从银行的资产回报率看待银行的盈利能力,较高的利润总量不代表银行的盈利能力强,目前银行业资产收益率水平较低。
曹远征指出,目前国内银行业掌握资源优势,同时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银行业较高的利润总量是必然结果。企业的债务资本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决定,只能提供短期的流动性贷款,这对企业的经营和规划也带来很多的困难。通过发展债券市场,中国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过渡的问题都会相应的有所改善,并且分解银行的高利润总量。
3月9日,在深发展2011年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肖遂宁对此回应称,“银行业既非暴利,也非高利,目前银行业资产收益率只有1%,而一般制造业这个指标能达到5%”。
发布会上,曹远征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表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可能不是人民币自身的
标签:
财经 |
中国网1月17日讯(记者 徐娜)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1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测算,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就该数据,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联线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他表示,GDP同比增长将继续回落,一季度会将至8%左右,现在还不能看出是否有硬着陆风险。
曹远征表示,GDP数据是在预期之中的,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甚至比预期还要高一点,预期201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将继续回落至8%水平,三、四季度将有所回升。此外,GDP值同比增速的回落是属于正常的范畴,在政策方面不会有大的调整和变化。
当问到经济硬着陆风险时,他说:“硬着陆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及欧债危机的缓解程度;另一个就是房地产受政策的削弱影响程度。”所以他认为,现在谈经济是否有硬着陆风险,还为时过早仍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