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桂锋
曹桂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20
  • 关注人气: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很久不发文了,发现账号不能登录了。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香玉剧院”原来只是“八年大计”?

作者:曹桂锋

2022年2月20日,河南郑州有一座大剧院落成。据说这个大剧院历时八年才建成,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逾2.4公顷。这座剧院,原名叫“香玉剧院”,在启用时却改名为“豫剧大剧院”。

此前的报道说:“香玉剧院”建设是百年大计,剧院用常香玉大师的名字命名,既是为了纪念常香玉大师,也是为了圆常香玉大师的一个心愿。“因为61年前的老豫剧院成立时也没有一个像样的院址,这也是她终生的遗憾。建设“香玉剧院”是中国豫剧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在弘扬常香玉精神,传承常派艺术。

大剧院建成了,可是,常香玉大师圆梦了吗?我看没有。

首先,常香玉大师说没说过自己的梦想是“建一个大剧院”,目前存疑。以前没听说过,现在听到的是媒体的宣传。之前的宣传,无论是项目申请,到资金批复,还有号召企业家和常派弟子捐款,都是打着“香玉剧院”的旗号。说是为了纪念常香玉大师,是为了圆常香玉大师的心愿,现在来看也不过是一句谎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作者:曹桂锋

2月20日电,豫剧大剧院历时八年终于落成,当日,河南豫剧院新院址暨豫剧大剧院落成启用仪式在郑州举行。

豫剧大剧院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逾2.4公顷,是一座集日常排练、创作演出、艺术展览、交流展示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和豫剧特色研学基地。

豫剧大剧院建成,本来是一件大喜事。但是,戏迷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不是本来要建“香玉剧院”么?怎么现在变成了“豫剧大剧院”?

我从网上搜了一下,发现“香玉剧院”的地址在“郑东新区白沙组团内金光路与郑信路交叉口东北角”,而“豫剧大剧院”的位置在“芦医庙大街与美秀路交叉口东北角”,不是一个位置。看来这是两个不同的剧院,于是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是,从网上搜索到的数据来看,两个剧院无论是投资、建筑面积、剧场座位等都基本一样。难道河南真的肯为豫剧花这么大的资金,同时建两座大剧院?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2022-04-22 15:26)

格林,你还好吗?

作者:曹桂锋

几年前从网上买了一本《重返狼群》,讲述了美女画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采风中意外收养了狼王遗孤,为其取名格林,并带回成都喂养。但繁华的都市无法容纳一匹野性的草原狼,李微漪带着格林重返草原,一路追寻狼群的踪迹,历经严寒酷雪,终于目送它成功地重返狼群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读来感人至深。但是由于该书长达四十七万字,平时又杂事缠身,并未认真读完。后来知道还有一部同名的纪录片电影,但是只是在网上看到了片段,无缘观看整部影片。

前几天,在网上很偶然地看到了这部电影,才认真地看了一遍。这部电影是画家李微漪和亦风用平时记录的影像编辑而成的,但是这段独一无二的经历却是专业电影无法比拟的。观看的过程中我几次落泪,深深地为李微漪和亦风的大爱精神而赞叹,被小狼格林的聪明、真诚、勇敢、有情有义而打动。

电影中几个情节尤其令我不能忘怀。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为什么说吴桂云版本的《钟馗》比裴艳玲版本的更合理? 作者:曹桂锋 最近对比了裴艳玲和吴桂云两位艺术家的河北梆子《钟馗》,发现裴艳玲版本的《钟馗》存在几处错误,而吴桂云版本的这个戏对这些错误都进行了改正,而且情节更加简练、紧凑了。

首先说说揭皇榜的环节。 先说说古代的皇榜是干什么用的。 皇榜是古代公开宣布重大事件的方式,一般分两种: 一种是悬赏的,悬赏一般分为求贤和通缉两大类。求贤有时纯招人才,有时是宫廷遇上了麻烦事,比如皇帝得了什么疑难杂症等等,需要求专人。通缉,也就是张贴皇榜求高人捉拿罪犯等。揭皇榜就是看皇榜的人自诩能够达到皇榜要求,揭下皇榜前往拿赏。揭皇榜需要十足把握,如不能完成要求,即被视为欺君犯上。当然如能顺利完成,一般会得到重赏和重用。

另一种是宣布重大事情的皇榜,比如皇帝登基、皇帝结婚皇帝立太子、天下大赦、宣布殿试结果等。这种皇榜只是宣布重大事情的结果,不是悬赏的,所以不是用来揭的。 在裴艳玲版的《钟馗》中,有一个情节是钟馗看到皇榜,公布的状元是不学无术的终南山县令之子常风,于是怒揭皇榜,闯进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作者:曹桂锋 1985年,裴艳玲自筹资金,排出了河北梆子《钟馗》。钟馗前半部为小生扮相、老生唱念,后半部则更似架子花脸和武生的组合体,有从两张半桌凌空翻下接7个摔叉以及单腿朝天蹬三起三落拾扇等高难度动作。这出戏一经演出,便获得极大成功,风靡海内外,并被拍成了戏曲电影。 但是,1997年7月,裴艳玲由省梆子剧院调入省京剧院,由此改唱京剧。1998年,裴艳玲做起了改河北梆子《钟馗》为京剧的工作,1999年1月,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裴艳玲演出新排的京剧《钟馗》。 裴艳玲的京剧《钟馗》成功吗?真的很难说,本人没有看过,也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多观众喜欢看的还是河北梆子的《钟馗》! 不得不说,有些剧目是有剧种属性的。每个剧种都有自己擅长的剧目,这些剧目换个剧种演,观众看了就觉得不是那个味儿,不好接受。比如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花木兰》,马金凤大师的《穆桂英挂帅》,评剧大师新凤霞赵丽蓉的《花为媒》,黄梅戏大师的《天仙配》等等,别的剧种也演,但是怎么演也演不过原来的剧种。河北梆子《钟馗》就是这样的剧目,只有河北梆子才能唱出那种激昂、悲凉、沧桑,别的剧种演,就没有这个味儿。 在裴艳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杂谈

 

裴艳玲罢演事件分析
作者:曹桂锋
以前从网上买了本二手的《裴艳玲传》,记得里面有一段内容是关于裴艳玲罢演的一次经历,印象颇深。后来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儿有必要拿出来说说。可是再去找那本《裴艳玲传》,却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裴艳玲年轻的时候,在梆子剧院,演出过一个很有名的剧目《宝莲灯》,她在剧中扮演沉香。在演员表的排名中,裴艳玲排第三位,前两位是齐花坦和田春鸟。裴艳玲很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名字应该排在第一位,但是也没有提出过异议。有一次剧团在河北沧州(大概是)演出《宝莲灯》时,排在头两名的齐花坦和田春鸟突然去省里开会去了。剧团临时换了两位演员顶上,肯定这两人没有齐花坦个田春鸟的名气大。剧团在排演员表时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1jubsAzy7p74xFcY040

 

为什么说裴艳玲不能立派
作者:曹桂锋

在我的文章《邯郸豫剧:有东风,无北派》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了要想成立戏曲艺术流派应具备的一些条件:

1、首先该戏曲艺术流派要有区别于其他流派的鲜明的特征。唱腔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辨识度要高,观众一听唱腔就知道是哪个流派。也就是说,戏曲的流派主要是以唱腔来划分的,每个流派都有自己鲜明的唱腔特色。

2、每个戏曲流派都有大师级的代表人物,在全国或者豫剧届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这种知名度有时候是跨越了戏曲圈或者至少跨越了本剧种的小圈子的。

3、每个戏曲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这些代表剧目很多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每个戏曲流派都有广为流传的经典唱段。

5、要有大批的传人。流派没有传人是无法传承,无法成派的。要想成为流派,必须有大批的优秀的传人,来继承和发展流派。

反观戏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常香玉

1942

河南

难民

赈灾

文化

逃荒路上的曲曲乡音
常香玉不仅购粮舍粥,让灾民孩子免费读书,还经常给灾民义演
见惯了逃荒路上的饥饿和死亡的灾民,听到这声声豫剧,会有怎样的温暖

http://s1/mw690/47c4c238hd06b543ea800&690

提到救助河南灾民,其时定居宝鸡的常香玉,是一个绕不开的角儿。  除了设立“难民营”帮助灾民,常香玉还经常义演,为灾民募捐。
  逃荒中,伴随河南灾民的,不只是饥饿、贫穷,还有豫剧。
  【常香玉不仅帮助逃荒灾民
  还购粮运回河南分发】  

  宝鸡市志提到了常香玉对河南灾民的救助:设立“难民营”供河南灾民居住,经常购粮舍粥,让灾民孩子免费读书,经常给河南灾民免费演出。
  “常香玉建的‘难民营’我住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常香玉

马金凤

崔兰田

陈素真

阎立品

桑振君

魏云

文化

排名 姓名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博文

很久不发文了,发现账号不能登录了。

“香玉剧院”原来只是“八年大计”?

作者:曹桂锋

2022年2月20日,河南郑州有一座大剧院落成。据说这个大剧院历时八年才建成,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逾2.4公顷。这座剧院,原名叫“香玉剧院”,在启用时却改名为“豫剧大剧院”。

此前的报道说:“香玉剧院”建设是百年大计,剧院用常香玉大师的名字命名,既是为了纪念常香玉大师,也是为了圆常香玉大师的一个心愿。“因为61年前的老豫剧院成立时也没有一个像样的院址,这也是她终生的遗憾。建设“香玉剧院”是中国豫剧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在弘扬常香玉精神,传承常派艺术。

大剧院建成了,可是,常香玉大师圆梦了吗?我看没有。

首先,常香玉大师说没说过自己的梦想是“建一个大剧院”,目前存疑。以前没听说过,现在听到的是媒体的宣传。之前的宣传,无论是项目申请,到资金批复,还有号召企业家和常派弟子捐款,都是打着“香玉剧院”的旗号。说是为了纪念常香玉大师,是为了圆常香玉大师的心愿,现在来看也不过是一句谎

作者:曹桂锋

2月20日电,豫剧大剧院历时八年终于落成,当日,河南豫剧院新院址暨豫剧大剧院落成启用仪式在郑州举行。

豫剧大剧院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逾2.4公顷,是一座集日常排练、创作演出、艺术展览、交流展示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和豫剧特色研学基地。

豫剧大剧院建成,本来是一件大喜事。但是,戏迷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不是本来要建“香玉剧院”么?怎么现在变成了“豫剧大剧院”?

我从网上搜了一下,发现“香玉剧院”的地址在“郑东新区白沙组团内金光路与郑信路交叉口东北角”,而“豫剧大剧院”的位置在“芦医庙大街与美秀路交叉口东北角”,不是一个位置。看来这是两个不同的剧院,于是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是,从网上搜索到的数据来看,两个剧院无论是投资、建筑面积、剧场座位等都基本一样。难道河南真的肯为豫剧花这么大的资金,同时建两座大剧院?

(2022-04-22 15:26)

格林,你还好吗?

作者:曹桂锋

几年前从网上买了一本《重返狼群》,讲述了美女画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采风中意外收养了狼王遗孤,为其取名格林,并带回成都喂养。但繁华的都市无法容纳一匹野性的草原狼,李微漪带着格林重返草原,一路追寻狼群的踪迹,历经严寒酷雪,终于目送它成功地重返狼群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读来感人至深。但是由于该书长达四十七万字,平时又杂事缠身,并未认真读完。后来知道还有一部同名的纪录片电影,但是只是在网上看到了片段,无缘观看整部影片。

前几天,在网上很偶然地看到了这部电影,才认真地看了一遍。这部电影是画家李微漪和亦风用平时记录的影像编辑而成的,但是这段独一无二的经历却是专业电影无法比拟的。观看的过程中我几次落泪,深深地为李微漪和亦风的大爱精神而赞叹,被小狼格林的聪明、真诚、勇敢、有情有义而打动。

电影中几个情节尤其令我不能忘怀。

 

为什么说吴桂云版本的《钟馗》比裴艳玲版本的更合理? 作者:曹桂锋 最近对比了裴艳玲和吴桂云两位艺术家的河北梆子《钟馗》,发现裴艳玲版本的《钟馗》存在几处错误,而吴桂云版本的这个戏对这些错误都进行了改正,而且情节更加简练、紧凑了。

首先说说揭皇榜的环节。 先说说古代的皇榜是干什么用的。 皇榜是古代公开宣布重大事件的方式,一般分两种: 一种是悬赏的,悬赏一般分为求贤和通缉两大类。求贤有时纯招人才,有时是宫廷遇上了麻烦事,比如皇帝得了什么疑难杂症等等,需要求专人。通缉,也就是张贴皇榜求高人捉拿罪犯等。揭皇榜就是看皇榜的人自诩能够达到皇榜要求,揭下皇榜前往拿赏。揭皇榜需要十足把握,如不能完成要求,即被视为欺君犯上。当然如能顺利完成,一般会得到重赏和重用。

另一种是宣布重大事情的皇榜,比如皇帝登基、皇帝结婚皇帝立太子、天下大赦、宣布殿试结果等。这种皇榜只是宣布重大事情的结果,不是悬赏的,所以不是用来揭的。 在裴艳玲版的《钟馗》中,有一个情节是钟馗看到皇榜,公布的状元是不学无术的终南山县令之子常风,于是怒揭皇榜,闯进

作者:曹桂锋 1985年,裴艳玲自筹资金,排出了河北梆子《钟馗》。钟馗前半部为小生扮相、老生唱念,后半部则更似架子花脸和武生的组合体,有从两张半桌凌空翻下接7个摔叉以及单腿朝天蹬三起三落拾扇等高难度动作。这出戏一经演出,便获得极大成功,风靡海内外,并被拍成了戏曲电影。 但是,1997年7月,裴艳玲由省梆子剧院调入省京剧院,由此改唱京剧。1998年,裴艳玲做起了改河北梆子《钟馗》为京剧的工作,1999年1月,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裴艳玲演出新排的京剧《钟馗》。 裴艳玲的京剧《钟馗》成功吗?真的很难说,本人没有看过,也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多观众喜欢看的还是河北梆子的《钟馗》! 不得不说,有些剧目是有剧种属性的。每个剧种都有自己擅长的剧目,这些剧目换个剧种演,观众看了就觉得不是那个味儿,不好接受。比如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花木兰》,马金凤大师的《穆桂英挂帅》,评剧大师新凤霞赵丽蓉的《花为媒》,黄梅戏大师的《天仙配》等等,别的剧种也演,但是怎么演也演不过原来的剧种。河北梆子《钟馗》就是这样的剧目,只有河北梆子才能唱出那种激昂、悲凉、沧桑,别的剧种演,就没有这个味儿。 在裴艳

标签:

杂谈

 

裴艳玲罢演事件分析
作者:曹桂锋
以前从网上买了本二手的《裴艳玲传》,记得里面有一段内容是关于裴艳玲罢演的一次经历,印象颇深。后来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儿有必要拿出来说说。可是再去找那本《裴艳玲传》,却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裴艳玲年轻的时候,在梆子剧院,演出过一个很有名的剧目《宝莲灯》,她在剧中扮演沉香。在演员表的排名中,裴艳玲排第三位,前两位是齐花坦和田春鸟。裴艳玲很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名字应该排在第一位,但是也没有提出过异议。有一次剧团在河北沧州(大概是)演出《宝莲灯》时,排在头两名的齐花坦和田春鸟突然去省里开会去了。剧团临时换了两位演员顶上,肯定这两人没有齐花坦个田春鸟的名气大。剧团在排演员表时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1jubsAzy7p74xFcY040

 

为什么说裴艳玲不能立派
作者:曹桂锋

在我的文章《邯郸豫剧:有东风,无北派》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了要想成立戏曲艺术流派应具备的一些条件:

1、首先该戏曲艺术流派要有区别于其他流派的鲜明的特征。唱腔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辨识度要高,观众一听唱腔就知道是哪个流派。也就是说,戏曲的流派主要是以唱腔来划分的,每个流派都有自己鲜明的唱腔特色。

2、每个戏曲流派都有大师级的代表人物,在全国或者豫剧届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这种知名度有时候是跨越了戏曲圈或者至少跨越了本剧种的小圈子的。

3、每个戏曲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这些代表剧目很多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每个戏曲流派都有广为流传的经典唱段。

5、要有大批的传人。流派没有传人是无法传承,无法成派的。要想成为流派,必须有大批的优秀的传人,来继承和发展流派。

反观戏

标签:

常香玉

1942

河南

难民

赈灾

文化

逃荒路上的曲曲乡音
常香玉不仅购粮舍粥,让灾民孩子免费读书,还经常给灾民义演
见惯了逃荒路上的饥饿和死亡的灾民,听到这声声豫剧,会有怎样的温暖

http://s1/mw690/47c4c238hd06b543ea800&690

提到救助河南灾民,其时定居宝鸡的常香玉,是一个绕不开的角儿。  除了设立“难民营”帮助灾民,常香玉还经常义演,为灾民募捐。
  逃荒中,伴随河南灾民的,不只是饥饿、贫穷,还有豫剧。
  【常香玉不仅帮助逃荒灾民
  还购粮运回河南分发】  

  宝鸡市志提到了常香玉对河南灾民的救助:设立“难民营”供河南灾民居住,经常购粮舍粥,让灾民孩子免费读书,经常给河南灾民免费演出。
  “常香玉建的‘难民营’我住

标签:

常香玉

马金凤

崔兰田

陈素真

阎立品

桑振君

魏云

文化

排名 姓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