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水纹路,70后,两个女生的妈妈,“在家练”社群发起人,wx公zhong号“水纹路的岛”主编和主笔。
“在家练”的意义,不仅止于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锻炼,更倡导一种可持续可实现的健身观和方法:获得学习能力,有效规划时间,在没有教练和健身房的情况下,也能有规律地有目标地锻炼。运动不会是每日时间表上的霸主,而是可以毫不费力就坚持下来的人生诸事之一。
目前我们有九个500人大群,关注订阅号,会看到各群主及MM们的健身心得及加群信息。有启发、有鼓励、有伙伴、有支持,找到我们,和我们一起,做又燃又活力的辣妈。
越来越多很少运动,却想要开始动起来的MM找到我们,意味着我会被同一个问题轰炸无数次:“什么运动最有效果?”
我就问:“亲爱的,你想要的效果是啥呢?”
我很希望得到的回答是:我想精力更充沛,睡得更好,想让自己更健康。
可是有10次有9次,是这样的:
“就是减脂的效果啊。哪种运动会瘦得比较快?”
如果严谨地回答,我应该说:
第一,任何一种运动
标签:
杂谈 |
这是本岛(订#号“水纹路的岛”)发表的第65篇原创文章。来自岛主兼“在家练”一群主水纹路童鞋。“岛主年方40,95~02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住过中北楼,爱到教二自习,在数学楼后的小树林撩过汉,在女生食堂门口摔过马趴……
上一篇头条长微博,我发了那篇孕期运动的文章,网友说,大妈脸皮肤差。昨天我又手贱发了下面这张。
却有留言说:法令纹要注意了。
标签:
杂谈 |
'怀孕的时候该怎么运动?'这个问题我也向微博上的健身大拿们提出过,一直没有具体答复。大概是因为怀孕的准妈妈情况差异太大了,很难有统一答案,甚至连相对统一的答案都不会有。
有的妈妈常年长跑,怀孕时也坚持,到晚期也可以跑2、3公里,而有的准妈妈不怀孕的时候,爬个北京郊外的小山包都觉得累。显然,“怀孕的时候该怎么运动?”这个问题,和不怀孕该怎么运动一样,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才能做选择。
首先是作为一名孕妇的身体情况。这个必须要咨询医生,并且产检之后才有定论。有些特殊的身体状况确实需要静养,比
难得打开电脑了,连写email和约稿文章都是用的手机。今天为了查询微博的一个数据,这才开了电脑。到博客上看一下,居然已经用了十年零六天。十年来写了上千的博文,记录了小悠的成长,这些文章回头去看,自己也会高兴或者流眼泪。很多养育和相处的细节,如果当时不写下来,我自己都忘了。不知道博客会不会一直在线上,如果哪天也像轻博客那样被下线的话,那我的这些文章,是不是都会丢掉,还得找个机会都存下来,等小悠长大了,给她看。可惜小豆就没有这样的际遇了,我再没有时间和心思写下那么多育儿的文章了。
标签:
杂谈 |
今天上午我带豆在小区游乐场玩,来了一个小女孩儿,三岁左右,拎着一个小袋子,里面放了一个芭比娃娃,娃娃的头发散落在外面,一看就是一个新的漂亮的娃娃。
她来的时候,正好站到我和小豆身边,小豆看着她,我就说“一个姐姐来了,看,她的娃娃真漂亮,头发真美。”小姑娘说“她的头发像一朵花。”这个妹妹,很会表达。
当时游乐场里三两岁的小孩不少,只要有小朋友靠近她,她就推开,一边推一边说“走开,这是我的芭比娃娃,走开。”推了好几个小孩,还差点把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她的姥姥或者奶奶说了三次“不能推。”但是并没有发现小女孩儿是因为不想别的小朋友玩她的芭比娃娃才动手推人的,所以奶奶说完“不能推”之后,又继续想自己的心事去了。
这时候小豆爬过去,想抓芭比娃娃,小女孩一脸怒气,把芭比娃娃甩到身后背着手,说“你走开,这是我的,你不能抓。”我一把握住小豆的手,先对小豆说“这是姐姐的芭比娃娃,不是你的,如果你想摸一下,必须要姐姐同意才可以。”然后我又对小女孩说“这是你的娃娃,你不同意,妹妹不会碰的,你放心哈,如果你不同意,任何人都不可以碰的。”这时小豆
标签:
杂谈 |
我不喜欢边看剧边跳操,或者听个英语或评书跳操,而是非常专注于跳操,体会每个动作身体的感觉,尤其是力量和拉伸,体会动作的角度强度不同时肌肉的不同感觉,时间长了会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有助于运动进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动作。也就是说,运动时我需要“内观”,心神合一,对我来说,运动效果会更好。
有些健身操是力量和有氧结合在一起练,某些动作需要控制肌肉慢慢做,而不要过多用到爆发力,呼吸也要随动作节奏,这时候如果不够专注的话,爆发力控制不好,手臂或腿就会一甩一甩的,很影响对肌肉的训练(白花了时间呗)。比如你可以把腿踢得很高,但是要在半空控制住却很难。前者爆发一下就行,后者却需要肌肉有力。
尤其当肌肉感到酸痛的时候,更需要专注于这种感觉。我知道酸痛感是阻止很多麻麻坚持下去的大敌。怕受伤放弃,还有就是痛啊忍不了放弃。这就很需要当感到酸痛时好好体会,用心体会这个感觉,学习它,渐渐才能发现酸痛的底线,是不是要达到受伤的那个地步。有麻麻觉得会受伤就放弃了,其实肌肉觉得酸痛很多时候是正常的,尤其一些大众健身操,想受伤还难着呢。只要热身充分了,这些大众健身操很少听说做完
标签:
杂谈 |
老赵最近超忙,上厕所都在打电脑的局面,家里的笔记本电脑也被他随身携带了(害我晚上没法写稿了台式机在小悠那屋),今天晚上又没回家吃饭。幸好我爸爸来了,和小悠相处甚欢,多少缓解了老赵总不在家带给小悠的丝丝焦虑。
今晚赵童鞋又没回家吃晚饭。饭后豆儿小悠和我各种扮演玩了一会儿,小豆吃奶后交给我妈抱着,我陪小悠洗漱,上床,念了一篇安徒生童话《会飞的箱子》,熄灯,我躺到小悠身边。
“妈妈,什么时候你才能陪我一整晚吖?我起床一睁眼都看不到你,也看不到爸爸。”她如今完全独睡了。我们聊了会儿这个话题,她突然哭起来,狠狠抱紧我,说“妈妈,我爱你,永远爱你。”
我俩正倾诉衷肠,那边厢豆儿开始哭。“妈妈,再抱一分钟好吗?”小悠知道我要离开了。又抱了一分钟。那边豆儿开始嚎了。小悠推开我。我转身出门,身后小悠也开始嚎了。
我给豆儿喂上奶,正喂着,小悠梨花带雨跑进来,抱我,哭着说“妈妈我爱你,明天见,晚安”。我怀里的豆儿也不吃奶了,转头看着姐姐。小悠又亲她,哭着说“豆豆,对不起,妈妈过来晚了,让你哭了。”然后一叠声说爱我们,晚安,明天见,又跑回去睡了。
最后我妈妈陪了她一小会儿,
标签:
杂谈 |
前次家长会后。
“小悠,老师说你是个善良的孩子,我真开心。”
“老师觉得班里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孩子啊。”
“是爸爸找老师问你的情况,她单独说的吖。”
“那爸爸应该问问老师说的善良具体指什么?和你理解的善良不一定一个意思。妈妈,你先告诉我你觉得老师说这个善良指什么。”
“啊,我想大概说你不捉弄同学吧。”
“也是。我不捉弄同学。但比如***,我也挺烦她的,但我不捉弄她。那你理解的善良什么意思?”
“差不多啊,也这意思,觉得世界很美好。”
“妈妈,我就不喜欢你总爱炫耀,总觉得自己家人就特好特好,自己就特好特好。”
“嘿,这不是炫耀好不好,是自信。我要不觉得自己特好特好你爸能这么十几年如一日地爱我吗?”
“唉呀,又来了,服了你了娘娘。最不爱听你臭美。”
“我臭美我开心。”
“大哥,别臭美了行不大哥,让我好好吃饭,别打扰我!”
亲们,博克以后写得更少了,欢迎订阅俺的微信公众号:yoyohedodo,名称是“水纹路的岛”,我的长博以及纸媒文章都将在公众号里发表。
前日在微博上转载了一篇尹建莉的文章,讲从小要求孩子作业不能出错会产生什么后果。看到有家长的留言说,粗心大意的错还是需要纠正的,只是注意方法巴拉巴拉吧。面对错误,家长总是很难淡定,大概有几方面的原因吧,对于一些家长来说,纠错就是习惯,或者说是强迫症,看到错误不指出就仿佛哪里痒痒了不去挠挠。还有一些大概是完美主义的诉求,自己就是力求什么都做到最好,所以看到错误就一定要纠正,否则会有情绪上的焦躁和道德上的不安。
还有就是家长大概也许不是很明白儿童的成长规律,把儿童当成年人看了,其实我都奔四了还经常口算菜价有差呢,7、8岁的孩子写作业不出错那倒是稀奇的事情。最好玩的是有一类家长,“你看人家的孩子都能次次得一百分,你为啥不能?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就一定能做到。加油!雄起!”此类正能量爆棚的家长,为毛人家老汉儿能拿诺贝尔奖能发明爱疯123456能百米跑8秒,你为毛不能呐?
我不是育儿专家,不过我是一名小学生的妈妈和我自己曾经是一名小学生,从我观察到的我女儿和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觉得不管是真正不会做的错误或者是粗心大意的错误,其实都没有必要立刻指出马上纠正甚至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