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阅读家长孩子精神世界 |
分类: 教育漫话 |
不阅读的家长咋撑起孩子精神世界
肖纲领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持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全国20个地区的10279名出生于世纪初前两年的00后,去年阅读量超过5本的不到50%,其中年满18岁者中有63%没有读过一本纸质或电子书;有31.7%没有可借书的图书馆,只有18.7%在图书馆借过书。此外,家长对他们选书的影响仅占9.6%。
阅读对于个人、国家乃至民族发展的意义重大且深远,是个人增长知识、提升视野、塑造性情的有效途径,是国家时代文化积淀与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不竭动力。正如作家布罗茨基所言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大力提倡并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是每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各地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社会也形成了一股因阅读而带来的“书香风”,国务院于2017年颁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更是推动了全社会对于阅读的齐抓共管。
但从该调查的数据来看,00后们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存在阅读量偏低、阅读种类单一、图书馆利用率低等现
标签:
00后阅读堪忧家庭 |
分类: 教育漫话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中有63%一本书也没读过(包括纸质书和电子书)。
而“00后”不爱读书的现状更令人担忧。据了解,该项目从2013年起通过随机抽样对全国20个省份112所学校的1027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逐年追踪调查。至2017年,这批学生都已是初中毕业后满一年。数据显示,在这批“00后”的被调查者中,有12.2%的人在2017年里除了课本以外,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一本也没读过;而全年读过1-5本书的占38.8%,年阅读量超过5本书的不到5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选项越来越多,读书逐渐成为一种次要选择。但青少年群体在最该读书的年纪、最适合读书的人生阶段,阅读量却严重不足,此种现象令人揪心。”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钟洪尧表示。
如今,受教育水平已不再是影响人们阅读的最重要因素。过去,书籍属于高雅的“奢侈品”,看似遥不可及。但时过境迁,如今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阅读的成本极大降低,便利程度上升,阅读方式也灵活,基本都能保证人人可阅读。“00后”不读书,到底缘何?
现实世界中,纸质书、电子书、有声
标签:
毕业生离职职业规划 |
分类: 教育漫话 |
近日,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了《2016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该届学生毕业一年内的离职率高达46.33%,且数据较2015届和2014届毕业生不降反升,离职原因依次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想改变职业或行业”“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工作要求和压力大”等。
从这份报告可见,不少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面临“初次就业盲目,职业初期换工作随意”的不合理现象。在这个快节奏、强调择业自由和岗位合理流动的时代,除了少数特殊岗位,那种“一
标签:
艺术教育文化修养 |
分类: 教育漫话 |
标签:
良好教育教育缺乏社会惩罚 |
分类: 教育漫话 |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作用越发彰显,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理应加大,但该报道说明,在一些偏远和贫困
标签:
寝室私人订制学生配合 |
分类: 教育漫话 |
近年来,寝室矛盾日益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5年的调查发现,在1355名大学生中,曾
标签:
上理工校庆文化 |
分类: 教育漫话 |
10月29日,是上海理工大学的大事,该校举办了“致敬历史,开创未来——上海理工大学建校110周年‘致敬历史’”的主题校庆活动。为了迎接110周年的校庆,学校从年初就开始启动筹备活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举办了围绕师生的各类学术和文娱活动,校庆当日,不少校友都回到母校,以多种方式为学校庆生。(10月31日中国日报网)
高校校庆流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说法,每逢十年校庆,更显隆重。近年来,时常有一些高校因为校庆过于奢华,体现出较浓的“官场味”,教授、
标签:
评论大赛获奖名单 |
10月20日,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颁奖仪式暨教育舆论研究和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具体获奖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