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服装

马褂

兜肚

马蹄袖

对襟

北京

文化

分类: 老北京物件
   服饰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因此她把服饰放在人类生活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首位。在我国的史书中,人们不难从《舆服志》上找到当时社会部分服饰的颜色、样式以及演变的情况。至于北京,由于她是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因此北京人的服饰就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文所写的北京服饰,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北京人的穿着打扮。从服饰上说,北京在17世纪中期,满族入主中原,清迁都北京以后曾有过一次大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大致内容就是以旗袍、马褂、 发垂辫来代替过去的宽袍、大袖和蓄发的传统装束。

晚清服饰

   在这一变革当中,北京的服饰不仅吸收了满族的式样,同时还将满汉服饰加以融

标签:

红星二锅头

烧锅

北京酿酒厂

黄秋芳

文化

分类: 老北京小知识

一出现即受追捧,50年来畅销不衰
    20世纪90年代以前,凡路过建国门外八王坟的人都会闻到浓浓的酒香,因为建国门外大街南侧是北京酿酒总厂占地100余亩的厂房和近50亩的酒糟池。据上年纪的人说,原来每逢周末都会有不少人托亲戚朋友混入酒厂,接几桶红星二锅头的“静流”(原浆),因为它比勾兑出来的成品更纯、更烈,而且是自家泡制药酒的极品原料。但进入2 1世纪后,北京酿酒总厂更名为红星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老厂房被高档写字楼取代,老厂址上只剩下一座红星大厦,老酒友们只能在高楼大厦的缝隙里去觅红星的身影了。
喝烧锅酒是老北京人的习惯
    今年60岁的张世荣,从小每天到胡同口的小酒铺给父亲老张打二两酒铺自制的烧锅酒。遇到年节,老张还会嘱咐他把普通烧锅酒换成二锅头,改善一下生活。可新中国成立后,胡同口的小酒铺关闭了,老张便开始了每天到外面找酒喝的生活。
    明清时期,除了皇家御用特制的名酒外,民间也出现了不少酿酒作坊,当时因其酿酒的方法被称为“烧锅”。由于朝

标签:

南锣鼓巷

糖人

面人

腰鼓

秧歌

阿龙

老北京

草堂纪

文化

分类: 老北京小知识

 

老北京叫卖

胡同节开幕了

阿龙和78岁老爷子

标签:

中轴线

钟鼓楼

火德真君庙

地安门

http://news.folkw.com/Fuke_Files/BeyondPic/2007-2/5/Img248029155.jpg

http://news.folkw.com/Fuke_Files/BeyondPic/2007-2/5/Img248029156.jpg
修复后的火德真君庙

  从古都北京的景山上向北眺望,可见一条笔直的街道从南往北直达巍然耸立的钟鼓楼下。这条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是京城中轴路的一部分。在这条街道的十字路口处原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古老城门,最初叫北安门,是北京皇城的北门,清代改称地安门,民间俗称其为“后门”。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门式的建筑,面

(2008-07-01 09:07)
标签:

留学

圣约翰大学

毕业证

清心女中

稳婆

周村

文化

分类: 老北京小知识

http://reading.cersp.com/gallery/UploadFiles_8180/200606/20060613101801560.jpg

 

民国21年(1932年)7月,圣约翰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毕业证书。这种中英两种语言的毕业证书通常是教会学校的产物,在中国历史的其他阶段是很少见的。

 

http://reading.cersp.com/gallery/UploadFiles_8180/200606/20060613102234235.JPG


民国11年(1922年)12月,清心幼稚园园长颁发给学生的肄业证书。

 

http://reading.cersp.com/gallery/UploadFiles_8180/200606/20060613102234553.JPG

标签:

羊头马

羊头肉

白水羊头

马玉昆

老北京

文化

分类: 老北京小知识

《燕京小食品杂咏》里有段竹枝词是专门赞誉'羊头马'的:'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洒得如雪飞,薄薄切成与纸同'。

鼠标滚轮放大/缩小图片

  '羊头马',大号马玉昆,从他这儿往上数,几辈经营羊头马。马家的羊头肉在京城算是一绝,选料极严,'羊头马'每天亲自到'汤锅'(屠宰场)选白色的羊头,羊龄一般不超过两年。选料回来,把羊头里外拾掇得干干净净,连羊舌头都要抻出来拿刷子刷,然后,根据老嫩程度下锅。

  羊头肉是白煮,味道全淡,吃的是羊肉本身的鲜味。在早北京有位专门写老北京风情掌故的作家叫金受申,老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一书中,对羊头肉详加描写:'北京的羊头肉,为京市一绝。切得薄如纸,撒以椒盐

(2007-12-29 07:53)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文化

感悟随笔

休闲

谈天说地

老北京

经典段子

分类: 老北京小知识
    我待见你(喜欢),甭借(不用), 挨墙靠壁儿(靠边),挨着牌儿(依次),插车(插为二声,堵车),自己个儿(个为三

声),话碴儿,上赶着,敢情(原来),落忍(忍心),邪乎,邪性,较劲儿...你姥姥的,你丫找抽哪.(北京土话)麻溜儿,

颠了,屁颠颠 逗闷子.撂挑子,捅篓子.

例子1:说你一大老爷们儿家,一大早清儿的就站在当院满嘴跑火车,半点

儿不着调我隔着窗户纸这都运一脑门子气了,您这是唱的哪出儿啊?对,没错,就说你呢.

例子2:你还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原本一老实巴交的人,现在学会耍猫儿腻了,见天皆当街晃荡打油飞,时不

时的整出点汤儿事,再不就是胡吃闷睡.你自个儿照照镜子去,好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