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产经/公司 |
分类: 管理 |
忧患精神与企业经营
文/卞华舵
中华民族忧已、忧人、忧国的忧患精神,是对于国家和人民生存的关怀,是对个体和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忧患以生,才能安乐以死。
中华民族文化的忧患精神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是忧已精神。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孟子·告子下》中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举例说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贤达人士最初都是生活在艰辛困苦之中,正是这种艰辛困苦,磨难了人生,砥砺了人生,锻炼了人生,丰富了人生,从而使他们能在以后大有作为。孟子认为,人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标签:
西方管理智慧密码 |
分类: 管理 |
西方管理智慧密码
文/卞华舵
如何师夷之长技呢?当代中国企业最值得向西方学习不是知识和概念,也不是成功者的什么经营秘诀,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隐蔽于知识和概念背后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知识、概念、秘诀都只是智慧表层的东西,是一种雕虫小技。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才是最高层面的智慧,但遗憾的是国内企业在学习西方智慧时只热衷于雕虫小技,关于介绍西方智慧表层的书籍大行其道,相反很少有人关注西方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次智慧。
我们对西方经营管理智慧进行了探索。西方经营管理智慧的密码是什么呢?依笔者之见,相比于中国式的企业经营管理,贯穿西方经营管理智慧有二条主线,其一是科学精神,其二是如何实现有效管理。具体地讲西方经营管理中注重实证的价值取向,思考问题时注重假设前提、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分解问题的方法论,标准化的解决问题方法构成西方科学管理智慧的密码。
一、从一个案例说起
让我们从一个案例说起,管窥一下西方人
分类: 管理 |
中国古代识人谋略
文/卞华舵
用人首先要知人识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古人有言曰:“知人则哲。”善于识人是一种极高的智慧。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许多企业在识人时屡屡失误,如何识人呢?中国古代的识人术想必会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以智慧。
中国古代识人的方法很多,从多角度对人才进行识别,较为典型列举如下。
孔子的言行观察法:“君子远使求之而观其忠。烦使之而观其能。猝然问之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廉。告之以危而观其节。”,从人的言行得失对人才进行判断。通过言行考察人的“忠、能、智、信、廉、节。”
王阳明心志审度法:“躁於其心者,其动妄。荡於其心者,其视浮。忽於其心者,其貌惰。傲於其心者,其色矜。”
分类: 管理 |
中国人性特点扫描
文/卞华舵
不一定。中国人的个性就是不一定,中国人的事情有变动性,抓住这两句话管理就比较容易掌握住精神。中国人满脑子都是“不一定”,中国人最喜欢说不一定。同样一个中国人,有时候这样,有时候那样,不一定。中国人说一定的时候,结果也常常不一定。中国人的应变能力最强,弹性最大,适应力也最好。中国人最爱,也最擅长变来变去。中国人的基本性格,就是“不一定。”
差不多。凡事都差不多,中国人的口头禅是“大概、估计、几乎、相差不大。”胡适先生早年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性中的差不多性格。
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
分类: 管理 |
“水”性管理的六大要素
卞华舵
道家哲学贵“灵”贵“柔”,而“灵”与“柔”又以水的特质来体现。水处柔弱,柔能克刚;水处流动,流水不腐;水处卑下,善于迂回,知迂回则无损;水善于忍让,善于融通,善于渗透,在一派柔弱之中,得以流畅,充满活力,这才是具备了真正的力量。
“贵柔”是道家很重要的处世哲学,其伦理意蕴在于崇尚“谦下”、“不争”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的性格,是道家“灵”与“柔”精神的生动体现。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
“灵”和“柔”的思想为当代中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笔者认为至少对当代企业有六点启示。
第一,处流动,流水不腐。 道家以水的形象来指导为人处世。我们来看一下水的具体形象吧!水除了自己流动以外,水流还不时带动其它
分类: 管理 |
中国MBA教育的十大问题
文/卞华舵
1、教材西方化、偏学术化。从各高校MBA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我国著名高校的MBA课程设置与国外著名院校的课程设置几乎完全相同,几乎全部内容是西方理论和西方企业经验介绍,尽管对当前我国经济、企业管理有少量介绍,但不成体系,而且使用的教材也是国外教材的翻版,国外教材是来源于外国的企业实践,存在着不尽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案例教学是MBA培养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而我们的状况是案例缺乏,特别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案例较少,大部分是国外“进口”的,中国的MBA教育不但教学课程照抄照搬国外MBA的课程,而且案例也大多为国外案例。这样很多MBA学生对国外经营管理的概念熟悉,而对国内企业的现状很陌生。
2、录取制度注重考试、数理,而忽视经验、经历;有管理潜质的人考不上MBA,高分录取的常不具备管理潜质。
3、教学方式是灌输式,而非互动式、体验式,重知识而非重能力和技术。
4、教学模式是学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
5、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我国MBA师资很多是从传统管理专业转过来的,是专门从事理论
标签:
决策成败 |
分类: 管理 |
标签:
科学发展观谋略 |
分类: 管理 |
分类: 管理 |
孙子兵法与企业商战谋略
文/卞华舵
中国古代兵法谋略典籍浩如烟海,《孙子兵法》是其中的集中代表,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皆把《孙子兵法》奉为经典,尤其是日韩企业家精心研读《孙子兵法
分类: 管理 |
企业管理的东西方逻辑差异
文/卞华舵
理性精神是对理智的崇尚,是认识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理性精神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坚信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可以凭借智慧和知识把握自然对象,甚至控制自然过程。理性精神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人们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