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先生的文 |
林少华君《且听风吟》误译十例
施小炜
日前读报,见林教授少华指责小炜“掉以轻心”,不该“认为村上的东西很简单”,以至于居然只“用了一个暑假就翻译出来了”一本不足十万字的村上随笔,而“我尽管已出版50多部译作,至今仍然如履薄冰。”(见09年2月6日文汇读书周报尹月朱自奋文)小炜倒也听说林教授译了该书,但不知道林教授用了多长时间。不过“如履薄冰”的端正严肃之态度,自然令人肃然起敬,足以奉为举世之楷模的。起码足以让“掉以轻心”的小炜奉之为楷模,今后译书时自当铭记林教授教诲,多花些时日,切勿再让林教授“很吃惊”。然而小炜窃思:一,译书态度的端正与否,恐怕是不宜也不易以时间的长短来量化计算的;二,决定译文质量的,恐怕还不仅仅是译家所持的态度和所花的时间。譬如说我们的楷模林教授吧,既是以“如履薄冰”的态度译书,那么对原文的理解、对译文的斟酌,不言而喻,想必是慎之又慎百般揣摩惨澹经营的喽――林教授自己用的好像是类似“近乎宗教的虔诚”这样的表达。然而,以如此虔诚之心精雕细琢出来的译文,倘若竟然还会错误百出的话,那么,恕小炜出言不逊,恐怕读者就不得不怀疑那译者的资质与能力,不得不怀疑他是否适合当一名“翻译家”――而且还是“著名的”――了。
林教授翻译的一部《且听风吟》,中译文字数还不足四万,而其中无法为之辩解的误译就超过120余。即平均不到四百字就有一处误译!对待这一数字,“著名翻译家”们是如何看的不得而知,而小炜胆小心怯,窃以为就应当归入骇人听闻的一类里去了。况且,这个数字还是大大的手下留情,没把诸如“ドーナツ”(糖奶糍、甜面圈)译作 “油饼”、“パズル”(拼图)当成“智力玩具”、“派手なワンピース”(花哨的连衣裙)译成“漂亮连衣裙”、“ボタン?ダウン?シャツ”(扣领衬衣。即button down,一种领尖处有扣眼、可扣住的有袖衬衣)译为“无袖衫”、“ヘヤー?リンス”(润丝、护发素)当作“洗发香波”(二者倒还有那么点关连,算得亲戚)等等,算做误译,此外还有诸多漏译也统统都没有数进去呢。
限于篇幅,以下仅举十例,村上氏原文与林教授译文对照,附上简析,聊供有兴趣的读者诸贤共赏奇文,顺带证明小炜所说“林译有误”并非“无稽之谈”。附言一句:小炜提供的,只是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当然是小炜的理解,欢迎众位方家叱正),不必视为“定译”。因为如正式推出译文的话,小炜今后定会遵循“楷模”的教导,再多花些时日,精琢细磨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