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7-11-29 20:36)
分类: FPGA
一个VHDL程序代码包含实体(entity结构体(architecture、配置(configuration)、程序包(package)、库(library等。
一、数据类型

 

分类: MATLAB
      在我们使用计算机进行编码,如写FPGA硬件语言时,数据往往是以补码形式表示出来的,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一些数据,需要使用matlab辅助工具来生成,生成后再写入到文本从而作为程序的数据源,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二进制或十六进制数, 但Matlab有个缺点,就是目前我所了解的函数都只能转换无符号十进制数,转换出来的也是无符号数,也就是正数,负数似乎不能直接转换,那么如果有负数据存在,如何转换为我们需要的二进制补码呢?之前一直在做FFT,需要离散的正弦信号作为数据源,这个问题就从那里出现了,研究了半天,终于得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们转-9,用二进制补码表示为10111,此为5位有符号二进制数,但如果它表示的是5位无符号数即23,即直接可以用Matlab转换,我们发现,32+(-9)正好等于23,因此我们可以用多于2^5的2^n来与要转换的数相加,如还可以64+(-9)=55,二进制表示为110111,扩展的只是符号位,截取低5位即可。
注意一点,如果原数是正数就不要相加,直接转换即可,如果是负数则需要此处理。
  
标签:

杂谈

分类: FPGA
为提高频谱密度,一般采取在采样数据后补零的方法,其实质就是增大周期,但频谱的分辨率会下降。
频率分辨率可以理解为在使用DFT时,在频率轴上的所能得到的最小频率间隔,f0=fs/N=1/Nts=1/T,其中N为采样点数,fs为采样频率,ts为采样间隔,所以Nts就是采样前模拟信号的时间长度T,所以信号长度越长,频率分辨率越好。DFT的频谱分辨率仅决定于截取连续信号的长度。
泄漏效应:
利用DFT得到的频谱中除了原始信号中确实存在的频率分量外,还有一些原始信号中并不存在的频率分量,这种现象就是泄漏效应。
泄漏的产生与信号时域截断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分辨率越高,泄漏越少。可以想象,当截取的长度趋于无穷大时,泄漏将趋于零。
要想不出现泄漏,只要确保截取时长等于频率成分周期的整数倍即可。另外注意,采样频率必须是信号频率的整数倍。
但对于分析的未知信号,由于不知道其包含哪些频率成分,不可能控制采样频率是各频率成分的频谱的整数倍,也不可能控制截取长度正好等于各频率成分周期的整数倍,而且为了提高频谱密度必须进行补零操作,因此频谱泄漏是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