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Macworld Asia 2011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今日在北京开幕,来自苹果全球产业链上的设备提供厂商、中下游的软件应用开发商,以及销售渠道代表和内容提供商集体亮相。
Macworld昨天首次走进亚洲,落户中国,在北京举行。起的中文名字叫“Macworld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昨天去参加了开幕式。规模挺大的,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四层是主会场,上午10点多点正式开幕;三层是论坛、锋会;一层就是大家最喜欢的展览区。
先看开幕式,主要由各种演讲组成。会议开始后,是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周为民致辞,他说Macworld 大会以后将每年定期在北京举办,连续举办8届。北京的果粉有福了,虽然一些大牌可能不会参加,但国内市场上知名的Mac产品的厂商以及应用服务商还都来参展了,能够大饱眼福。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认为,下一个十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是移动互联网,而这一产业在中国刚刚开始。的确,新兴亚洲市场的移动设备及应用销售额呈井喷式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移动互联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中国联通是这次大会的“唯一”电信类赞助商
标签:
谷歌摩托罗拉竞争对手收购杂谈 |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消息太突然了,他们两家的保密工作做的实在是太好了!先佩服一下……
业内分析,此次收购除帮助谷歌获得摩托罗拉手中揣着的17000项专利权外,还整合谷歌的移动游戏平台,谷歌将形成“平台+服务+硬件”的全产业链化竞争优势。想来谷歌也是眼热苹果的硬件、软件、服务的垂直整合模式多时了,这次整合了摩托,终于梦想成真了。
加上市场普遍认为微软将在不久会收购诺基亚,那么,以后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之间将不只是企业间的竞争了,而是三个超级阵营的大战,是产业链的竞争,业界对谷歌阵营的战争力非常看好。
谷歌在操作系统和地图、应用商店、地图等已经有了雄厚的积累,摩托罗拉的手机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渠道都很强大,这样的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生态链是顺理成章的事。苹果在近年来利用专利诉讼的手段来抑制竞争对手的发展,谷歌曾吃了不少苦头,而在此次收购之后,谷歌也许将会挥舞“专利”的大棒,驱赶威慑竞争对手。
上面提到的是外斗,下面则是内斗。
收购会巩固Android的市场地位,但对于三星、HTC这些谷歌圈里的重要厂商,并购后,是否会妨碍Android阵营
标签:
杂谈 |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三家互联网业的巨头齐头并进,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是早已为大家熟知的消息了,最近又传出,三家互联网巨头要试水手机操作系统,能否成功呢?现在,市面上最热的手机操作系统无外乎四个:苹果的OS、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微软的Windows Phone、谷歌的Android。他们又能在其中分到几杯羹?
最早曝光的是腾讯的QPhone,然后是百度“秋实”据说在今年底前也会推出,现在,阿里研发手机操作系统的信息也被曝光。
这几家各有说词,百度李彦宏曾对媒体表示,正常启动一次iPhone需耗时45秒,百度将开发一款软件,在1秒内启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并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搜索框。
而阿里,要推手机操作系统的是其旗下阿里云公司,据说名称叫“天云”的操作系统推出时间还要先于百度,该操作系统是基于Android进行的再开发。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领域也成为他们的战略布局重点。有专业人士分析,虽然布局手机操作系统有助于他们产品落地、占领移动互联网的制高点,但手机操作系统其实是一个产业链条整合的过程。手机操作系统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产品,需要各大
标签:
android开发者终端厂商开放杂谈 |
Android已经超过Symbian,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据份额最大的操作系统;一年开发经验的Android工程师,月薪8000元,这已是国内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的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终端厂商选择Android作为其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并借助Androi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翻番;Android平台完全开放,开发者准入门槛低,热情高,软件品种可谓是五花八门。
可以说,Android现在是如日中天,业内人士对Android的期待很高。但是,风光无限的Android正在越来越不受谷歌的控制。
Android开发者常将Android Market当做试验田,随意发布或收回自己的应用,与苹果对其应用软件经过仔细检测相比,与拥有第三方签名认证机制的塞班平台相比,Android的开放,难免就不安全了,很多低劣的程序,甚至恶意病毒进入Android Market很让厂商和用户感到不安。
摩托可以说是Android最坚决的支持者,近日也大吐苦水,据称,摩托返修的智能手机中有70%是由安卓平台的开放性以及第三方应用开发者糟糕的应用所导致的。为此,包括摩托在内的多家Android阵营终端厂商,均计划采取了自己开设Apps store的办法,来解决这类问
标签:
诺基亚塞班手机操作系统杂谈 |
昨天,诺基亚全球CEO艾洛普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两个重要的消息:一是诺基亚支持塞班操作系统至少持续2016年;二是,否认了诺基亚与微软的收购传言。
Symbian将死的论调早两年就已流传,在年初诺基亚和微软战略合作时,诺基亚未来的高端手机将采用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使得Symbian的地位变得更为尴尬。上个月诺基亚又宣布了外包塞班的消息,这些都让人觉得诺基亚好像马上要彻底“放弃塞班”了。
尽管采用塞班手机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下滑,但在诺基亚与微软的整合似乎还没有理顺之时,诺基亚还是需要靠昔日的王牌系统发挥余热,就目前看来,塞班仍然能够给诺基亚带来很高的利润。
市场调研公司Ovum曾在诺基亚和微软合作时预计,塞班操作系统在部分市场将持续至2016年。昨天,艾洛普的表态也是证实了这一时间,这也是诺基亚首次对外公开2016年这一时间点。
Symbian 成立于1998 年6 月,是为了对抗微软及将能够运行开放操作系统的移动通讯终端产品引进大众消费领域,由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和Psion共同持股的独立私营公司。所以说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诺基亚从开始的对抗微软,到现在与微软结盟。
标签:
科技企业稳私流量黑客杂谈 |
难道现在科技越进步,“偷、窃”就越严重吗?有这样的感叹,源于这两天看的央视新闻联播及新闻30分:索尼爆发规模最大的用户数据外泄案、韩国政府调查谷歌非法收集智能手机用户位置信息、联通“偷流量”……,硬件厂商、互联网巨头、运营商,都有份。 “偷”你流量、“窃”你隐私等行为现在已经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先来看看索尼,索尼近日已经遭遇网络黑客三次攻击,最近一次黑客还将窃取的索尼用户的姓名和部分电子邮件地址,在一家网站上公布。此前大量PlayStation 3用户的详细个人信息在前几轮攻击中被暴露,索尼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指责。
索尼回应:索尼公司在第一次数据泄漏后,拖延了一周多才通知顾客。此次第三波攻击,索尼还没有采取更多的举动和回应。
解决建议:除了加强数据安全问题外,索尼在数据泄露后拖延了通知用户的时间让大家不满意。在真诚道歉基础上,及时采取挽救措施。
对企业的影响:索尼公司市场份额跌幅超过6%。在线网络服务现在已经是索尼运营的核心业务,索尼自称一直在加
标签:
隐私移动互联网杂谈 |
上周有媒体报道,两位英国的工程师发现苹果秘密跟踪iPhone 4和3G版iPad用户的位置信息,iPhone手机在定位功能关闭后仍在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因此用户毫不知情。而且手机的“跟踪定位”也有Android的份,安装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看惯了FBI、007、侦探小说的人一定会心惊肉跳!去年的“3Q大战”也可以看出人们对隐私问题的关注。在这次事件中,反映最快的是各国政府,韩国、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已经开始着手调查该事件是否违反本国隐私保护法。
而普通用户虽然心存隐忧,但绝大多数还是比较镇定。身边的iPhone 和iPad朋友,认为虽然苹果有侵犯隐私嫌疑,但相信苹果不会把信息泄露给犯罪分子,依然会使用iPhone手机。
面对质疑,谷歌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安卓系统手机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进行位置信息分享,所有传送给谷歌服务器的个人位置信息都是匿名的,也不能被反追踪到某位特定用户。苹果的乔布斯对此,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强硬态度,前天在email里表态:iPhone并没有跟踪用户信息,反而是基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手机可能在跟踪用户信息。
这
标签:
数字出版百度盛大共赢杂谈 |
4月11日,盛大文学正式推出了云中书城Web2.0版,其“
标签:
平板电脑it消费者化杂谈 |
平板电脑是对笔记本和智能手机产品的一个补充,而非取代,它为企业产品开发、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机会,并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现在是时候开发平板电脑的商务应用了。
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日前公布的最新报告中称,企业不应再拖延使用平板电脑的时间,否则将有可能落后于竞争对手。
企业IT消费者化的大趋势已经呈现,这场‘IT消费化’的革命不是由企业的IT部门、CIO们自上而下地开展,而是由对信息渴求,对新技术、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方法充满奇思妙想的员工们发起,在工作场所使用此类产品将会成为留用员工和提高生产力的关键。正是基于此,一些公司甚至鼓励其员工自行购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以满足工作之需,并将这些消费类技术和产品整合到企业的IT系统中。
而那些还没有准备好的企业,威胁就在眼前了。Gartner认为,CIO们应该避免再犯他们
标签:
百度文库侵权商业模式杂谈 |
最近百度文库版权纠纷一事闹日沸沸扬扬,一直以来,百度文库的版权问题都是作家们的心头之痛,而且时不时也有一些作者来讨讨公道,但还没有集体的力量,百度也一直保持沉默。直到“3.15”,50多位作家联手声讨百度文库的“战书”,说百度是个窃贼公司,偷走了大家的作品,百度才有了回应。百度的回应是要用技术手段从源头控制用户对侵权作品的上传。其后,当双方谈判破裂后,百度又声称自身是免费分享平台,拒绝承认侵权事实。由此,声讨百度的作家群体快速扩大,韩寒连发谴责性质的博文。外界广泛的质疑,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百度终于在3.26 发布声明致歉,称三天彻查。这次行动很快,处理力度很大,3.27我上百度文库,以前的小说、文章、资料等,10篇中有6、7篇都被删除了。
双方争论的焦点:百度(资料分享)vs.作家(侵权盗版)
百度一直坚持,文库作为免费文档分享平台,所有的文稿、档案等资料均来自网友上传,此前没有任何广告或盈利,虽然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