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嘉谚
张嘉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095
  • 关注人气:2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论、评论与诗学

生态关联的研究视野和价值观念

——《盛唐生态诗学》后记

作者:王志清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面对《盛唐生态诗学》这部书稿,我在心底里升腾起的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羞涩与惶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所追求的仍然是那看得见而却摸不着的感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异常宏富,卷轶浩瀚无涯,而且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再生的活力,不断地在生殖与升值,任何理解和诠释都是微不足道的渺茫。真不能说我也能够窥其一斑,尝其一脔,更不敢说有什么创见与新意。先贤圣哲们如高山隆耸而让我仰止,作顶礼膜拜的朝圣。我能何为?

一、本书讨论的两个内涵之界定

盛唐山水诗是一种十分奇特的文学现象。盛唐山水诗形成了以王维为代表、为核心的山水诗流派,形成了很特殊的山水诗写作的“文化群落”,出现了中国古典山水诗的高潮和顶峰,并奠定了中国美学的主流趣味。为什么会出现王维,出现以王维为代表和轴心的山水诗群,出现诗风相近的山水诗?我们以为,这些从本质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生态的结果。此著着重研究并揭示盛唐山水诗派生成的“生态原因”、生态形式以及与作品的生态关系。鉴于此,就有两个概念问题需要首先来加以界定的。

其一是盛唐山水诗群落的内涵。

传统的盛唐山水诗群落划定,是以时间(时期)为断限的,局限在开元天宝的有唐一代的极盛时期,前不见先锋而风气始开,后不见殿军而余韵不断,习惯上只是王、孟等少数几个人。而对诗人的划分则更不合理,圈子的断限,一般而言,圈定王维、孟浩然等在山水诗上特别活跃的几个诗人,甚至排斥了李白、岑参等在山水诗上成就卓著、风格独特者。我们在本书中的考虑,从地域上看,则北有以王维为领袖的北方诗群,南有以李白为中心的南方诗圈;而从时间(时期)上看,则上限到沈、宋,下限到钱、刘。

其二是盛唐生态的内涵。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述环境各以某种特定的实体为中心,由具有一定地域关系的各种事物的条件和状态所构成。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我们并不同意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但是,地理环境也是起着决定性意义的某一重要方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对文学和人的气质形成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而我们所说的盛唐生态之内涵,还不仅仅是“地理环境”,不仅仅是指自然气候、温湿度、地貌、植被等,是指盛唐的那个时空,包括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乃至山水园林等等的生态时空,更是指一种关系,是一种生态关联的视野和价值观念。因此,生态思维的研究视域,不是生态学与文学的简单结合和相加,或者是在二学科之间找到了一个共生区,而更在于我们找到了系统关联的方法论意义的研究内容与形式。

因此,我们所说的生态思维观,不仅是自然观,也是社会观和哲学观,是一个以天地为空间,以人的文化活动为中心,以诗人的精神创造为对象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以生态思维来研究盛唐山水诗派的发生,把其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现象,不仅重视诗人本位、作品本体的研究,而且是把作家、作品作为生态位放在生态大背景中形成“链式化”系统研究,多方位揭示盛唐山水诗派生成的“生态原因”及其作品的生态关系,展示盛唐所以出现山水诗高潮的生态优势。

 

二、本书运用生态思维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研究限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多在诗意上玩味,属于阅读欣赏型的发微,对诗的解读除了文学的,就是经学的和社会、历史的,使研究“孤立无援”,也因此而产生了一些聚讼不清的难题。我们力图以生态的系统观和生态的价值观,而对盛唐山水诗群形成的诸要素进行综合考察。通过此研究,旨在揭示盛唐山水诗群落生成的生态背景及其生态关系,解开盛唐出现山水诗高潮的“谜”底。

生态学原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生态学广泛地向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历史、美学、伦理、哲学宗教等学科渗透,推动了各种新兴学科的产生。于是出现了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伦理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等。生态学已经发展到人与自然普遍联系和互为关系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意义,已经成为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我们以期借助生态思维而形成的文学生态观,更深刻地涉及文学发生的许多本质性的问题,主要还在于实现“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意义,形成生态系统观的观照思维和方法。

徐复观先生指出:“方法是研究者向研究对象所提出的要求,及研究对象向研究者所呈现的答案,综合在一起的一种处理过程。所以真正的方法,是与被研究的对象不可分的。今人所谈的科学方法,运用到文史方面,实际还未跳出清人考据的范围一步,其不足以治思想史……”(《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代序:《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与态度问题》P1)笔者试图以生态思维来研究,是基于这一学科自身突破的需要,基于其内在发展逻辑推演的必然,是此学科研究危机要求我们改变旧有视野而激生出来的研究智慧。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来研究人类文化,在学术界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包括古典文学,使文学研究具有更为广阔的前途,发掘新的学科的增长点,开拓新的研究途径,这是文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课题以期借助生态思维而形成的文学生态观,更深刻地涉及文学发生的许多本质性的问题,主要还在于实现“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意义,实现“全面视镜”的考察,形成生态系统观的观照思维和方法。在理论的开展上,体现了对各种生态位所组合成的系统现象的最大综合上。在研究的方法上,以跨文化视野,追求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方法和思路,以生态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视野观照盛唐山水诗及诗派,把生态环境视为具有共同生成机制与深层意义结构的文化符号系统,使盛唐山水诗派的作家、作品成为生态位而进入“生态链式”,以期使各自独立的现象形成生态关联的系统研究。既重视文献考证,同时也重视理论概括,既有宏观的群落特征描绘,又注重诗人的个体研究。以文史的站位,而借助于文化生态理论来解析和阐证。

 

三、本书的框架及前期研究概况

 

美国E·P奥德姆对生态位做过一个通俗的解释 :“如果我们想和人类社会上的某个人相识,我们首先要知道他的地址,就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但若要真正了解他,我们就要比他的邻居或同事了解更多。我们对生态的研究要如此,了解栖息地只不过是开始,要确定生物在自然群落中的状态,我们就必须了解它的活动性,特别是它的营养和能量来源,以及它的代谢率和生长率,它对所接触到的其他生物的影响,它在生态系统中对主要功能的影响或者能够影响的程度如何。”(《生态学基础》P26)在此解释中,生物体不仅有生态源中的生态位,而且有生态功能上的生态位。此论对笔者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书框架的形成,都具有很有价值的启发。

此书稿形成一个系统研究的框架,即从生态环境的多维性、生态主体的自发性,生态资源的充裕性、生态秩序的完美性等方面来全面考察和研究,对盛唐山水诗派形成的“生态”作全方位的考察,具体到文化策略、政治制度、历史事件、社会生活、自然条件、文学遗产、接受趣尚、民间风俗等,以社会的人文价值为基点,更注重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把思考的理论观点贴近生命本源和生命的存在,用生态系统观和价值观看待社会。

此书稿写作前,我先做好一个框架,然后按照既定方案边写边发,收编在此书稿中的文字,也就只有最后一篇关于刘长卿研究的文章还没有发表了。两年时间里,此“专题”发稿  情况如下:

 

盛唐山水诗群落的自然生态观及生存状态(《学海》2002,4期)

佛禅“自性”与盛唐精神及山水诗形态(《甘肃社会科学》2003,4)

自然环境的生态优越与盛唐山水诗派的生态取向(《东北师大学报》2003,5)

盛唐的文化策略与山水诗派生态 (《社会科学辑刊》2003,5)

接受期待与盛唐山水诗的文化生态 (《天津社会科学》2003,6)

盛唐山水诗“派”的特殊生态  (《东方论坛》2003,4)

“王维模式”的文化诠释 (《深圳大学学报》2004,1)

盛唐休闲风气与诗人的别业创作生态 (《北方论坛》2004,3)

盛唐山水诗派的语言策略及其艺术效应 (《延边大学学报》2004,3) 

盛唐诗人的人格范型与自然品藻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2)

美在自美:盛唐山水诗美观的生态本位特质 (《内蒙社会科学》2004,4)

盛唐山水诗群落的生态阐释 (《贵州社会科学》2004,5)

孟浩然诗水意象解密(《山东师大学报》2004,5)

“美不自美”:中唐诗美的人类自我中心观特征(《江淮论坛》2004,6)

盛唐的城市化进程与诗歌回归主题(《东北师大学报》2005,1)

流贬:人性诗性的急转弯——沈宋与盛唐山水诗群的关系(《学术论坛》2005,5)

现将发表了的文章重新梳理,并作了适当修改,形成如斯书稿形态。

 

全书除“绪论”部分外共十二章,可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至第四,是“生态背景”研究,用生态思维来解释“背景”,背景不单纯是生成条件的研究了,而是把各自独立的现象以彼此因果、互相生发的生态关联来研究。我们非常看重盛唐山水诗人们所活动的生态环境,重视这种生态环境对诗人的制约和感发,正在于说明盛唐山水诗派存在的生态环境的极其优越性,正在于肯定这种生态环境对山水诗人和山水诗群所产生的“生成”的生态意义。第二部分是五至七章,是对“派”的生态形式研究,所有的山水诗人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诗人与山水外物的关系,形成了“群落”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态位”都处于整体联动中,一枝摇而百枝动,互动互生的生态场。第三部分是八至十一部分,是自然观、审美观、宗教哲学观及文学语言观的研究,深入到诗人本位的层面,走进诗人的心灵,与其在思维和情感上获取同一经纬度的站位,揭示盛唐山水诗派生成的内在原因。最后一部分是山水诗群落的“个案”分析,选取了山水诗群落中四个关键性人物以研究,回到文学,回到文学现象的本身,重视诗人本位和作品本体的研究,把作家、作品作为生态位放在生态大背景中形成“链式化”系统研究。

 

四、本书作者研究的作风与短长

 

我一直以为,一切的解读都是误读。特别是诗歌的解读。很多的诗歌让我常读常新,现在读是这样的理解,过些时日则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读出全然不同的面目。我肯定也是误读。我也只能是误读。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三个层面:原型层面、现实层面和审美层面。审美的意义就是超越理性的思考,具有超理性的品格,既不是非理性的,又不是理性的,而且也是对现实生存的超越。因此,文学文本不可能有众口一词的判断,研究者毕竟不是被动的阐释,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迎合作家的创作意图,而应该有他自己的批评自觉与批评个性,有各自独特的批评旨趣。

我历来坚持,批评的主观性参与,因为这是批评者自由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的宗旨和目标。钟惺《诗归序》云:“夫真有性灵之言,常浮出纸上,决不与众言为伍。而自出眼光之人,专其力,壹其思,以达于古人;觉古人有炯炯双眸,从纸上还瞩人。”张戒《岁寒堂诗话》云:“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固不可预设法式也。”这些观点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很有代表性的,都强调了文学研究的创造性,强调了研究中性情参与的意义,也是文学研究的价值标准的形象概括。 中国传统的文学研究,尊重研究中对文本“逆迎”的体验和“邂逅”的境悟,就是进入对象,进入文本内蕴的深层次。文学创作时所特定的“此在”性,要求文学批评者在研究时必须作性情参与的全副身心的投入,而且要“自出眼光”,方可体悟到文本独出的“真有性灵之言”。沈德潜云:“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各人读之,随其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唐诗别裁·凡例》)此论表明,在文学研究中性情参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会因为性情之“浅深高下”的程度而决定了研究者对文本理解的层次。弗莱说:“批评家在阐释的时候讲的是诗人,而在评价的时候他讲的是自己,更多是讲作为时代代表的自己。”看来,中外文学批评在性情参与和珍视文本所提供的暗示这一点上是趋向一致的。

因此,我习惯于即兴敷衍,感激成文,多直觉体悟。毋庸讳言,考证是我的短项,我更无心于为文学家编制年谱,排比陈年往事,或者作仕迹交游、作品系年的研究。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就忽略材料考据而空泛作论,只是不迷恋于细微末节的考证而以考据自娱,不满足于静态分析,也不能专注于发微钩沉,而是追求在古典文献资料的运用和整合中形成古今的对话,追求文献考证与理性思辨、审美体验的融合,而研析隐藏在材料之中的对作家心态和社会文化语境。我一直这么认为,文学研究也必须首先是文学的,而不是其它,超出了文学本身,文学的美感特质和艺术规则,文学研究就会异化为历史的或伦理的附庸,或者压根儿就是历史的伦理的研究。

应该说我本质上还是一个“温温恭人”,行文作论似乎多了些“惴惴小心”,特别是因为缺少学术自信心,也便缺少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度,更难能有多少突破了。如此而已。

 

《盛唐生态诗学》

作者:陈铁民

王志清兼治史和论,打通古与今,另辟蹊径,立足于创新,尝试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盛唐山水诗,他的《盛唐生态诗学》不仅仅是对于盛唐山水诗研究的突破,而且是开辟了一门新学科。

    本书将文学与其它学科打通,实行跨学科研究,以生态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实现“全面视镜”的考察,在传统研究方法的突破、研究思路的超越、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思想观点的更新上,都具有意义。文学和生态学有何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我国古代对这个问题有过许多论述,如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等等;盛唐山水诗人的歌咏自然、与之交融契合,也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所以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盛唐山水诗,并不是生拉硬扯的套用,而完全是基于研究自身突破的需要。

    王志清的研究,不是迷恋于细微末节考证的那一种,他似乎不善于考据与笺注,也不擅长于发微钩沉的述证,而长于思辨,长于审美,追求动态分析,专注于“六经注我”的智慧解读。但是,这不等于说他忽略材料考据而空泛作论,他是既重视理论概括,又注重文献研究,追求文献考证与理性思辨、审美体验的融合。

    王志清对盛唐山水诗群落形成与山水诗高潮出现的原因,作出了新的解释,虽然他的这些看法不一定能马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成为定论,但这些观点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化具有促进作用。

               王志清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               定价:27.00元

 

《盛唐生态诗学》内容提要:

 

文学和生态学有什么关系?研究唐诗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本书作者
另辟蹊径,尝试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王维和盛唐山水诗,力图以生态的
系统观和生态的价值观,对盛唐山水诗群落形成的诸要素进行综合考察,旨
在揭示盛唐山水诗群落的生态背景及其生态关系,解开盛唐出现山水诗高潮
的“谜底”,更深刻地涉及了文学发生的许多本质性问题。作者以社会的人
文价值为基点,更注重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把思考的理论观点贴近生命
本源和生命的存在。

《盛唐生态诗学》图书目录:

绪论 盛唐山水诗群落的生态阐释
一、“生态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二、“生态思维”的研究思路及特性
三、人性与自然在生态意义上的本质对应性
第一章 自然环境的特优性与诗人山水因缘的依赖性
一、特殊优越的自然生态与诗人的因缘依赖
二、自然环境的人文化进程与山水诗群的归依自性
三、山水自然中的静美精神与诗人的归寂之态
第二章 城市的迅猛发展与精神家园的执著守望
一、盛唐城市化的形制与特点
二、全新生态与构筑精神家园的意义选择
三、“回家”的生命状态与价值指向
第三章 特殊的文化策略与文...

 

《盛唐生态诗学》编辑推荐与评论:

 

盛唐山水诗是一种十分奇特的文学现象,又是一个很不容易阐释清楚的现象,研究者甚众,在这一领域要想有所突破是很有困难的。但本书作者钟情于此,也执著于此,不怕困难,另辟蹊径,立足于创新,即把盛唐山水诗放置于广泛的生态系统关系中研究,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突出生态本位观和生态价值观,形成独特的研究视境与话语系统,终于写出了这样一部很有特色的论著。

 

《盛唐生态诗学》作者介绍:

 

王志清,南通人,1953年出生,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研究会·王维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江苏分会副秘书长、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等。撰写了《纵横论王维》等5部专著,在30余种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对盛唐诗歌和王维具有独特的研究,日本著名唐诗学者入谷仙介赞其“八宗兼学”;著名学者霍松林认为他的王维研究“探微抉奥,胜义纷呈。视角新颖论析精密,新意迭出”,具有“拓土开疆的意义”。其创作与理论曾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

 

阅读    收藏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论、评论与诗学

按:近日为参与一个诗学研讨会,主要心力用于感悟思考“诗的本体张力”诸问题,释读蓝马“恩歌”的系列文章已有七八篇,但只好暂时停顿下来。博客的更新也顾不上了。权且把感悟思考“诗的本体张力”的一个副产品——对“文学性”的所思一得奉献给诸位博友吧。

(此稿还须修订,请暂勿转载)

 

什么是“文学性”?

 

张嘉谚

 

 

什么叫文学?文学的性质是什么?认定文学作品要看哪些品质?有什么衡量文学作品的基本标尺吗?以上问题,可一言以蔽之,看其有没有文学性。那么,什么是文学性呢?笔者没法一一查找古今中外文学大家是怎么说的,也没法一一查证中外古今文学理论专著都下了些什么定义。只就本人数十年与文学的不解之缘与对于文学尖端表现的诗歌所作的些许研究,对所谓“文学性”作如下认定:

 

所谓文学性,是指诗人作家内心情、象、意之艺术化的语言表现。

 

“情、象、意”三者,可说是文学最为基本的质素。将情、象、意为之“艺术化”,按文学法则(即运用特殊的技艺构成、融会、化合),这“法”的要素,不可缺失;加上“言”(语言文字)为必不可少的传达要素。文学之为“文学”最为根本的五大质素“情、象、意、法、言”就具足了。之后,就可考察作家选择的精神意旨或写作方向——“道”(文学之道)是什么了。这 “五字通道”的文学性,可以看成如下一个简明公式:

 

 

文学性==法(情--意)言——道

 

 

以上是在下研究诗学多年所得。不妨再简单解释以上六个字。“情、象、意”是文学性最基本的三种特质,文学的内蕴便是这三大特质的体现。“法”为表现文学内蕴必不可少的手段、路径、方式方法,“言”即传达媒介。以下不妨分别解说:

 

1.         “情”。

 

情态中包含各种感情及其状态:热情、温情、冷情、激情;情绪、情愫、情结、情怀……定然状态不一;

 

2.         “象”。

 

在文学中的“象”,有人、事、物、景四大类别,即人象(人物、人类)、事象(事情、事件)、物象(物体、物品、物件、动物之类)、景象(景点、景区、风景、景致之类);“象态”可分为“静象”与“动象”两种:静止的或运动的人、物、景之“象态”随处可见,“事象”必有发展过程,一般也应视为动象。有一种对于文学艺术非常重要的“动象”,这里必须强调——那就是“想象”,它有“艺术的皇后”之称。

 

3.         “意”

 

意,既包涵了名词性的意思、意味、意趣、意匠、意旨、意义、意图、意境、意向……美意、善意、恶意、恨意之类;也含有动词性的立意、创意之类。在文学作品中,主题思想与精神意识之类亦属于“意”的范畴。文学活动中“意”的运思便是思想与精神因素的文学体现,因此“意”比起“情与象”,显然更加重要。如果“想象”被称“皇后”,那么,“创意”就当视之为“君王”了。

 

4.         法。

 

情、象、意三基质及其变化是缘“法”而生,沿“法”衍变的。“法”指种种艺术法则、写作方法、文学手法、技法等等,比如感知法、观察法、构思法、表现法、行文法。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更注意那些具有冲击性的悖谬、反讽、荒诞、黑色幽默等等,都属“法“的范畴,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5.         言。

 

情、象、意、法等质素融会起来,怎么能见?又怎么让人感知明白?幸好有一个让人可以具体目睹的要素:“言”(语言文字)。如果说“法”是情、象、意、言、道的“隐态”粘合剂,那么,“言”(语言文字)对情、象、意、法、道的融化性就是“显态”融合素了。

 

6.         道。

 

那么,“道”是什么呢? “道”就是道路及其延伸的目标。种种“道”千差万别:政治之道与学术之道,为官之道与经商之道,教治之道与法治之道…肉体之穴道与武器之弹道…;然任何“道”,必有分别:大道与小道、黑道与白道、正道与偏道、便道;善道与恶道、邪道等等;皆由求道者自个儿取舍抉择。

当然,最高层次的“道”已是“混沌态”或指向“无”的状态,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那是形而上的境地,是为终极的永恒诱惑了。

 

可见,以上“五字通道法”中的六个字,都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它们以种种形态交互渗透、化合成为情象或情意、意象、形象等等,而后或网织或构型,使文学作品浑然成一有机生命体。特别是“语言”,它既可内化为心语,又可外化为文字让人目击,是它将情、象、意、法、道等各种质素水乳交融一体化的,难怪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为人们所公认。

 

2013年3月初

11月5日略改

阅读    收藏 
(2008-09-28 04:51)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论、评论与诗学

暗示性批评 

张嘉谚

    

    现代批评可否提倡暗示性?


     现代人既然感到时间紧,现代知识既已大面积普及,常识又何须一再重复;即便卓识在握,也大可不必故摆排场,将思想包装过分复杂化,使接受者不耐烦,嫌罗嗦。


    批评要追求暗示效果,应当简洁、明了、少说废话。


    可以大跳跃,可以留空白,甚至允许某种意味的“混乱”——让其提供的心理暗示取代理性化推理逻辑。


    暗示性并不反对准确性,它所制造成的某种意味的模糊,对把握浑然一团的艺术总体,说不定歪打正着,反而达到更高层面的准确。

 

     暗示性的批评古已有之,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司空图的《诗品》,其中就蕴藏了多少绝妙的批评的暗示性。


    现代批评丢掉了“暗示性”这一传统,岂不可惜!


    让暗示性重新走进现代批评,以显现当今批评的别一种风致,别一种前景。


    艺术家、诗人与作家都有五花八门的暗示法——比喻、拟人、拟物、隐喻、象征、寓言……

   

批评家寻求暗示性,从中可以得点什么启示呢?


写于1985——1995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