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hello树先生娱乐 |
在12月的某一天,打开PPS或是迅雷等各大视频网站,很醒目的看到的《hello,树先生》的版面。几乎是王宝强的本色演义外加极大的人物内心突破的影片。
影评里该片的分数似乎不高,亦或是多数人都没有看懂。把他寄希望为一部纯粹的文艺电影,文艺的清新之风当然是无法完全结构这部片子的。
电影大体上是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的,即以树的的结婚点为转折。在此之前,树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中国农村男性形象:没有赖以生存的技能、在村里辈分很高、人缘不错、家境困顿、但却终日无所事事。在这样彷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树几乎是没有任何令人称道的光芒点,甚至没出息、懦弱。但另一方面,在这种对生活无可奈何的状态下,树又是极其渴望被关注、被尊重、甚至是被爱的,这从影片中他与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中都不难看出。
影片的转折点在于树的结婚,他遇到了小梅。小梅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她漂亮、是城里人、有主见。像一缕微微的光照进了树“活着没意思”的生活里。树希望小梅走进自己的生活中,希望自己走进一片全新的生活中,被人重视、尊重的生活中。
但结婚前夜,一个小小的导火索毁灭的这一切。就是树的滴滴没有把树一直渴望的“皇冠”车借来作为树的婚车。树在村里人面前扬眉吐气的物质消失、与弟弟的矛盾爆发。终究几乎以一个失心疯般的状态懵懵懂懂的结完这场婚。
于是,整个世界在树的眼中淡漠了下来。埋藏在他心中的“树”,渐渐枝繁叶茂的遮蔽起他生活中那略微闪过的阳光。那棵树是树的父亲惩罚树的哥哥而失手吊死哥哥的树,是树在寻找哥哥的途中与父亲发生矛盾是父亲也逝去的树,是纠结与迷茫、恐惧、徘徊中的精神之树。
树渴望通过婚姻引领自己走上全新生活的理想终归还是被湮灭了。反而,在这恐惧与困顿之中,是收了冥冥种逝者灵魂的附着或是内心的结症,树拥有的一点点神棍的力量。他一直渴望的被关注、被尊重,却因这力量意外的获得了。
但这力量终归是不稳定的,也不是永恒的。最终一切生活都淹没在那棵参天的树中,一株没有叶子却巍巍然耸立的树中。
究其实,影片表达的是“树”这样一个青年形象对于现实的困顿挣扎,渴望改变但却无能为力的彷徨与最终的衰落。他最后的归宿,是带着老婆孩子住进新房子。但即便是这,也只能在他天寒地冻的幻想中越走越远……
标签:
杂谈 |
逝者如斯夫
标签:
不可复追杂谈 |
分类: 谜.Mystery |
六月的天气,预想中的炎热很识时务的迟迟未到。这个季节的这座城市,有些让人心生怜悯。在生活的浮躁之中一些小小的精致竟成为一种奢侈。
时间在一些人手中昂贵如金,在一些人手中卑贱如泥。而我在手握着这些光阴的时候竟然是莫名的不知所措。与D相约去陕历博,从上古到秦汉。支离破碎的瓦片到精雕细琢的金银,每一件无不透出仙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关于它的种种伟大与精深是我所不能描述的,但在这徜徉之中我却更加想到我们到底在瞻仰些什么,我们丢失了些什么,人们创造出博物馆是在展示人类的智慧也是在更多的提醒我们自己的遗忘么。
古人说一箪食一瓢饮足矣,简单之中孕育的都是大智慧。人类往往容易忽略的就是最重要的。
我最惊叹于的不过是他们一只陶罐上的图腾,一片瓦当上的写意,一鼎青铜上的雕琢,着这些影影灼灼之间看到的古人的一份用心,对生活的用心。他们不肯错过每一个生命的美好与细节,一只碗、一把梳,都要细细的纹饰上自己的信念与审美。
标签:
girl杂谈 |
分类: 谜.Mystery |
将近凌晨的时候,微卡轻轻地走上楼,水泥地面粗糙并且冰凉。罗安的房间仍旧透出昏黄的灯光,有些掉漆的桌上凌乱放着些东西,落满灰尘的几张碟片、吃到一半的饼干、铅笔、水杯,还有一本半翻着的法语小说《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里面是一些微卡可能个永远也看不懂的内容,当然罗安并不见得也能看懂,但是她喜欢沉浸于那种莫名而又无知的状态之中。罗安睡的很沉,额上有细密的汗珠,眉头紧锁。灯光在她脸上投下一抹抹阴影,可以看到脸上那层浅浅的汗毛。微卡羡慕这样安稳的入睡,在很多个这样的时候她总是异常清醒独自消化来自暗夜的种种不安的声响以及慌乱的遐想。房间的窗户半开着,微卡走到窗边,沉闷的夏夜,漆黑一片只有高低起伏在这乡间的虫鸣,也没有一丝风。微卡索性关上窗户,再关掉灯重新回到楼下。于是,整座房子再次陷入黑暗。微卡独自靠在楼梯间坐了一会儿,还是没有睡意、百无聊赖,只得再次躺回床上强迫自己入睡。
标签:
小巷日光休闲 |
小巷昏黄遗落残阳
青竹欲展
惊了雀儿一片仓皇
青砖黑瓦
却被霓虹粉饰新裳
日暮天光
只剩时光独坐空房
安静祥和的街道,休憩的老人,玩耍的孩子,闲聊的妇人,匆忙的的学生。来来去去,穿梭不断,不变的还是洒落一地的夕阳
有时候会沉浸于电影的世界之中,每一个人物、每一幕场景、每一段音乐、每一句对白、每一段转折,
鲜明的娓娓铺展开成为一段生命之中的故事。而这没一点,都多多少少的折射出我们的生活。
然而荧幕归荧幕,即便里面尽是我们生活的影子,但他们通常活的而更超脱,而余下这些观众继续回归平凡,人尽散去之后品尝那份独自的落寞罢。
不过那些精神至少教会我们思考些什么。于是,我便乐于这种沉浸与细微的观察。
有时候细细看来,一段平常的道路也会是很丰富的
一个懒散的地方终是造就出我这般懒散的人了
标签:
校园文化 |
大学的人是太独立或是太疏离,毕业几各奔东西,没有丝毫留恋,果断而决绝。
是象牙塔之外的现实冲击的罢。我们只是迫不得已么。
那本高中的同学录一直待在身边,跟着我颠沛流离。如今绕一圈又回到家。
其实很少翻开它,怕看见满眼的物是人非。
一个白纸的素描本子,每一页动用自己所有的美术细胞精心设计
留给每个人尽情涂鸦。不做作,随心书写用心记录。
是不是每个人在回想时都会觉得高中时更加充实的呢?
中国的教育制度让成千上万的孩子们去挤独木桥,你死我活
但现在我确实要感谢它给了我生命中那一段不可替代并无法抹杀的岁月。
高中我们追寻梦想,大学我们面对现实
只有这些图画和文字承载着岁月的重量经历是将的研磨,熠熠发光
山寨作品:仿几米的画作,自己用水粉琢磨出来。作为大学纪念送给Z同学了
在高三的匆忙岁月,每天趴在高高的书摞下拾掇这些,并且乐此不疲。
狂爱大头贴的年代,而那时少年的青葱早已从脸上逝去,电脑也很给面子的只显示半张
标签:
天空 |
分类: 谜.Mystery |
过于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不敢触碰,他们如初生的婴儿般经久酝酿,纯净并且脆弱。
于是我们只能将此深深地藏于心底,像掩埋宝藏,只因它如此的珍贵、独一无二。
中午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一个关于天空的梦……
是经常做梦的人了,每次睁开眼时总是忘记或是只剩零星的碎片。
今天也是一样,但梦境中那片湛蓝的天空却让我震撼,是的我找不到词语来形容这种蓝色。
通透、纯净、深沉……只记得下面是一片城市的轮廓,然后整个画面都是被这片蓝色占据
这片梦境赋予我的蓝色。我想拿相机拍下确实失败。
或许是我文艺化了这个小小的梦的意义罢,但至少我看到的梦中的美景。
记得有人说梦是没有颜色的,是这样么。
常常会想,人的生命是有一半在睡眠中度过的。那么如果我们的这一半时间都是作着各式纯净或者有趣的梦
那么我们的生命是不是至少有一半是幸福的?
喜欢看天空,通透的天空。他们如此的波澜壮阔或是呈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蓝色
想起那部日剧《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女主角的病床上贴满了各种各时的天空的照片
他们象征着什么?病床外的美丽世界、他们无与伦比的爱、生命的启念?都是罢
所以,我感念这一个小小的梦境,他,会构成窝生命中一半的美好了。
人物在天空下的剪影,那是完美的组合,是自由
远足时雨后的天空,棉花糖似的白云
标签:
江水老屋休闲 |
滨江公园靠的一条小路,岁月如斯、物是人非,清楚地记得去年曾在在同一个地点拍过一张冬天的景色
转眼又是一年,芳草吐春芽、江水漫来盈盈洒洒像是河道装不住似地
三月,樱花盛开的季节。这里却是枯黄的芦苇,日复一日侵润这水花的洗礼顽强的生长
路过这两所房子的时候曾评价过,这布景真的十分适合出现一个吊死女人的形象。在高高的角楼上晃荡出萧瑟的身影,爪凿每一个路人的心。不过想象与现实的差距便体现在此,老房子风雨飘摇到遥遥欲醉的时候依然没有发生任何刺激神经的惊悚故事,或者是我不知道也不一定。不过你看都已窗外桃花三两枝了。或许也是一种古老斑驳的浪漫吧
拍花了的图片,又是盈盈一水间。浮光倒影,微风过处。吹来吹去的是这一江凉意还是人们纷扰的心事?
标签:
厚黑学嫁给一个藏族男没有悲伤的城市休闲 |
西南连月干旱,土地龟裂。而这小城却依旧春雨贵如油般的下着几天阴冷的小雨,中午借着存款的功夫穿着小一号的制服去邮局取回当当的包裹。很满意这次的东西,一本《厚黑学》很有分量,不知何时能啃完这部中国人的哲学
中间的那本《嫁给一个藏族男人》是赠送的,本以为赠送的只是一本小小的杂志之类的,却是一本标价24元的书
凌乱的办公桌,很空荡。这个时候人都走完了,只有我坚守。无聊、无奈……
如此逼迫自己进入阅读状态吧,至少在这繁杂的世界我们可以找到干净的文字
标签:
黑白照片纯真年代杂谈 |
某天和妈妈一起整理照片时不经意间抖落出很多她们八十年代的黑白相片
当着一幅幅照片瞬间摊撒在桌面上时我不经被深深地吸引,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照片,色彩鲜明风格浮夸的彩色相片,确实纸质有着精致边角的黑白色,拿在手里是一种厚实的感觉。有几十年前的人与事,有妈妈那时差不多一个班的同学寸照,有年轻时的父母。
突然间看到那时的父母,他们出生于一个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年代,白手起家,历经风霜。到现在,把所有的东西都奉献给这个家,大爱无私。看着年轻时的父母,他们的曾经也像是现在的我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而现在,当岁月如开始腐蚀他们年华之时,我依然还如懵懂的少年体谅不到他们的没一点辛酸么。
当年妈妈的卫校同学互赠的存照,无意中发现左下角的是父母。而我只能一边感慨时间一边用心的记忆。
家里的旧相册,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我记忆中的相册,几十年?有些东西在我们不经意间遗忘,而有的时刻我们却需要铭记。这些八十年代的照片让我快要爱上那个质朴纯真的年代了。
年轻时的父母及朋友,穿军装的父亲当年也是英俊后生了。一个人人参军的年代,给人们缔造出了两个最为兼顾的友情阵营,战友及同窗。但现在很少有人再有战友,同窗再也不像曾经的情深意浓了罢。